花了将近38万,吃到的是冷菜和预制品!宾客吐槽,酒店发律师函,罗永浩出面“寻人”,整个事件持续发酵。据极目新闻2025年10月23日报道,在2025年...
2025-10-28 0
巨型车间里,重量相当于2000辆小汽车的钢铁巨无霸缓缓旋转,工人像蚂蚁般环绕其周。这个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3000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正悄然改变国际能源格局。
在大连核电石化基地,12台3000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最后3台于2024年4月29日全部完工交付。这批设备单台重量达3037吨,长度超过70米,外径5.6米,犹如一座钢铁巨塔水平卧于车间。
这一巨型装备的批量化生产,标志着我国重型石化技术装备制造能力稳步站上“3000吨级”台阶,具备了批量化、专业化、流程化生产能力。 中国一重集团作为这些反应器的制造者,已逐步成长为全球炼油、化工领域核心装备最大的供应商。
回望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尚不具备自主设计制造热壁加氢反应器的能力,完全依赖进口,长期受制于人。 当时,重型石化反应器作为石油炼化行业不可替代的核心装备,其技术被西方国家牢牢掌握。
改变始于1980年代初,机械工业部安排中国一重进行加氢反应器的国产化攻关。 第一台“国产化”的400吨加氢反应器,是一重与日本制钢的室兰制作所合作制造的。
艰难起步后,一重在1990年为镇海石化提供的400吨加氢反应器,已经达到日本制钢室兰制作所1987年产品的水平。
随后中国不断实现突破:抚顺石化400吨锻焊加氢反应器、齐鲁石化1000吨换代升级、神华2044吨煤液化反应器,直到浙江石化3000吨级浆态床加氢反应器。 装备重量实现了从百吨级到3000吨级的迭代,材料技术也同步创新。
三十余年磨一剑,中国一重连续30多年保持国内全部1000吨级以上锻焊容器现场组焊的业绩。 到2023年,一重已实现3000吨级锻焊加氢反应器市场占有率100%的绝对领先地位。
制造3000吨级的“钢铁巨无霸”面临诸多挑战。反应器超长超重超厚、内部结构特殊、焊接难度大、加工标准高。 每个环节都是对现有技术极限的挑战。
面对这些难题,中国一重成立攻关团队,创新设计制造了世界先进的3500吨自顶升式数字化托辊,奠定了极限吨位安全旋转焊接的制造基础。 他们还自主研发了超重型工件主焊缝收缩应力与重力平衡技术,有效保证了重型工件焊接质量。
更令人惊叹的是,中国一重自主制造了深孔全自动TIG焊机,突破了不锈钢衬管深孔自动对接焊接难点。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解决了眼前的生产难题,更推动了中国整个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进步。
“我们倡导的理念就是在大的工件上,做绣花针的功夫。”中国一重集团科技部部长郑新毅点出了关键所在。 在巨型装备上实现精密加工,是中国技术突破的核心。
这款3000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不仅是体型庞大,更在能源利用效率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传统工艺中,石油炼化产生的渣油难以有效利用,往往被视为“废料”,而新设备极大提升了渣油的转化效率。
与传统的固定床加氢装置相比,浆态床(也称为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具有对原料油的适应性更广、反应器内温度更均匀、催化剂可在线加入和排出、原料油转化率更高、装置运转周期长等优点。
这一技术可将渣油转化率由原先的45%左右提升至85%。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型原油进口国来说,这意味着每吨原油能够产出更多汽油、柴油等轻质油品,大幅降低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度。
在目前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形势下,加氢工艺尤其是渣油加氢工艺在炼油工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这款反应器为实现绿色炼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技术突破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价格“断崖式下跌”。曾经被日本企业垄断的百万千瓦级核电转子,单根进口价高达8000万元至1亿元,国产化后价格节省75%;国际市场标价20万美元/吨的高端石化容器,如今“一重制造”仅需7万元/吨。
“当核心技术握在自己手里,我们就从‘价格接受者’变成了‘规则制定者’。”中国一重集团生产部部长助理孟祥东道出了关键点。 这种转变不仅降低了国内石化企业的投资成本,更重塑了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
成本下降直接推动了产业扩张。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作为迄今国内最大的石油化工重大工程,其核心设备便包括中国一重提供的大型加氢反应器。 没有国产设备的价格优势,如此大规模的项目难以想象。
中国一重将自身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赋能的“助推器”,通过构建 “核心自研+外部协同” 的产业生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体跃升。
他们联合30余家齐齐哈尔本地配套企业成立产业联盟,建立技术共享平台,累计输出200余项专有技术。 这种“链式反哺”带来的蝴蝶效应正在不断延伸并形成良性循环。
刘伯鸣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基层创新“神经末梢”,成为技术外溢的核心枢纽。团队研发的核电主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技术、超临界转子表面强化工艺等12项“卡脖子”成果,通过技术培训、标准共建等方式辐射全行业。
一重还积极将产品外协向本地企业转移,本地配套比例已由原来不足20%提升至52%。 这种带动效应,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了一条充满活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
这款3000吨级加氢反应器的影响力远超国界。它推动中国炼化技术向大型化、一体化发展,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话语权。 随着中国炼化能力提升,对国际油价的议价能力也将增强。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国能源供给保障能力的提升,将改变全球能源供需格局。随着中国炼油效率提升和进口依赖度降低,国际能源署(IEA)等机构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中国在未来全球能源市场中的角色。
“中国一重将遵循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按照‘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统筹建设、分步实施、全面推进解决好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续写‘数字一重’建设新篇章。” 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增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全球能源观察家们已经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日本和德国的重型工业巨头悄悄调整了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他们将中国一重的批量化制造能力视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关键变量。
没有喧嚣的发布会,没有炫目的概念炒作,这些钢铁巨塔静卧在中国东北的海岸线上。但它们代表的制造能力,正使中国从能源进口的被动局面中逐步挣脱,悄然重塑着世界能源地图上的力量平衡。
相关文章
花了将近38万,吃到的是冷菜和预制品!宾客吐槽,酒店发律师函,罗永浩出面“寻人”,整个事件持续发酵。据极目新闻2025年10月23日报道,在2025年...
2025-10-28 0
文编|凌洋箭指苍穹,待命出征,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已矗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区,静待一声令下,划破长空。10月24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装测...
2025-10-28 0
巨型车间里,重量相当于2000辆小汽车的钢铁巨无霸缓缓旋转,工人像蚂蚁般环绕其周。这个中国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3000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正悄然改...
2025-10-28 0
GPS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也在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全球四大导航系统之一。然而,看看美国GPS超60亿全...
2025-10-28 0
温德姆酒店及度假村CEO Geoffrey Ballotti在周四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随着该技术在旗下8300家酒店中约7%的门店投入使用,本季度公...
2025-10-28 0
半年即翻番!日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
2025-10-28 0
覆盖范围更广 服务能力更强 应用场景更多中国北斗以全新姿态闪耀世界长春航空展,配备北斗定位器的空降尖兵从天而降;阅兵集训点,受阅官兵使用北斗定位系统,...
2025-10-28 0
证券日报网讯 拓邦股份10月2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机器人业务以部件为基础,逐步向整机品类拓展,覆盖服务、人形、工业、商用及医疗等领...
2025-10-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