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新疆青年科学家玉素甫江·玉素音:新疆在科研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今日新闻 2025年09月23日 01:50 0 aa

来源:环球网

点亮未来——“典赞・科普中国”系列报道

新疆青年科学家玉素甫江·玉素音:新疆在科研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新疆青年科学家玉素甫江·玉素音:新疆在科研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9月19日-20日,首个全国科普月特别节目《2025科普中国在行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为捕捉科技工作者在知识传播道路上的闪光瞬间,挖掘科学家精神在科研攻关与科普实践中的传承与绽放,《环球时报》特别策划推出点亮未来——“典赞・科普中国”系列报道。通过讲述有温度的人物故事、解读有深度的精神内核,让公众近距离触摸科研的严谨力量,真切感受科普事业的价值温度。

近日,《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玉素甫江·玉素音,多年来他深耕农业,一边围绕南疆特色林果开展科研攻关,一边面向农民、中小学生开展科普工作,用专业知识为新疆农业发展和科学普及注入活力。

“我们的科研始终围绕新疆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南疆的农业发展情况。”玉素甫江・玉素音的专业领域是土壤学,研究方向聚焦林果栽培管理,近年来主要围绕新疆红枣、库尔勒香梨、新梅等特色林果,开展水肥一体化、盐碱地改良和绿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在科研过程中,他深知技术落地的重要性,因此将科研与科普紧密结合,针对农民群体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肥料是植物生长的关键,但很多农民对肥料的了解不足,容易买到假肥料,导致减产甚至绝产。”玉素甫江・玉素音介绍,农民在肥料选择上存在不少误区,比如仅通过颜色区分肥料 —— 将白色的认作尿素,黑色的认作磷肥,却忽略了肥料中氮、磷、钾的实际含量。

为帮助农民解决这一难题,他不仅向农民科普相关标准,还传授简单实用的肥料鉴别方法。“我们会教农民把肥料放到矿泉水中,通过观察肥料的溶解度来初步判断肥料真伪,这种方法简单接地气,在果园、小麦地、棉花地里都很实用。” 此外,他还向农民推广行间生草种植技术,改善果园生态,“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好了,果子也会好。”

“我是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能回到新疆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我感到很荣幸。”玉素甫江・玉素音的求学经历丰富,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之后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前往日本进行硕博连读,2016年学成归国。

谈及回国的决定,他回忆起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2012年,国家提出‘中国梦’,当时我参加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的活动时,一位参赞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中国正在快速高质量发展,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所作为,你想成为发展的旁观者还是参与者?’”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也让他坚定了回国的想法。

“新疆当时也在大力发展,我作为新疆人,希望能成为家乡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不是旁观者。”2016年9月,玉素甫江・玉素音以高水平人才引进的方式加入新疆农业大学,从此扎根新疆农业科研一线。如今,他已在新疆从事科研工作近10年,见证了新疆农业的快速发展,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新疆农业进步添砖加瓦。

在谈到新疆科研资源时,玉素甫江・玉素音坦言,相较于沿海发达地区,新疆在基础研究和科研设备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但新疆拥有独特的优势——广阔的农业场景。“在内地,农民种植规模可能是十几亩、几十亩,但在新疆,连片千亩、万亩的种植基地很常见,这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他举例说,新疆棉花从播种到收割已实现100%机械化,水肥一体化、覆膜等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在大规模农业场景中能充分发挥优势,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投入100亿元建立人才基金,引进大量内地和国外人才,许多院士专家来到新疆建立院士工作站,带领当地年轻科技工作者攻关科研课题,为新疆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

除了服务国内农业发展,玉素甫江・玉素音还积极参与新疆与中亚国家的农业技术交流。今年6月,他在新疆农业大学为中亚国家学员开设农业培训班,讲解盐碱地改良和林果园管理技术。“新疆与中亚国家自然条件相似,我们的小麦、玉米、棉花栽培技术在中亚地区很受欢迎,通过技术交流,不仅能帮助中亚国家提高农业产量,也能推动新疆农业技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除了面向农民开展科普,玉素甫江・玉素音还十分关注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围绕土壤健康等主题为中小学生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科学兴趣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很多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之路都是从一次科普讲座、一个科学实验开始的。”

他表示,近年来新疆的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高校、自治区科协积极组织科普活动,还邀请了不少内地专家院士来新疆为中小学生举办讲座。“比如从事宇宙研究的武向平院士就曾来新疆开展讲座,让学生们了解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虽然新疆的科技馆等科普资源与沿海大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但孩子们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现在自媒体发展迅速,孩子们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我们也会利用各种平台,向孩子们传播土壤学、农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从科研攻关到科普惠民,从服务家乡到助力国际交流,玉素甫江・玉素音始终坚守在新疆农业科研与科普一线。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土壤学领域,不断探索适合新疆农业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同时做好科普工作,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科学普及贡献更多力量。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