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评论 | 百岁院士声明是对“傍名人”乱象的一次公开抵制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2日 23:59 0 aa

近日,我国解剖学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发布一则严正声明。声明指出,杨炯等人借钟世镇院士百岁生日之时,冒充其学生、冒领专属服装,与其纠缠拍摄录制相片视频达十几分钟之久,并与一些未经授权的相片发布在其微信朋友圈和研究所等公开场合以炫耀,造成“师出名门、行业翘楚、学术权威”的假象,扰乱公众视线以达到其商业目的。

声明发出后,当事人之一杨炯对媒体记者辩称,发朋友圈本意“是对活动予以点赞,对钟院士表达敬意,未拿相片牟利。”

其实,这个事件的问题不在于是否牟利,而在于是否诚实守信。若确实未经许可冒名拍照、暗示师生关系,就已越界。特别是照片中的一方是极具社会公信力的公众人物时,照片的公共属性便被大大增强。此时,衡量行为妥当与否的标尺,便不能仅仅停留在发布者“未牟利”的自我声明上,而必须考量其行为是否可能对公众产生误导,以及是否对他人权益构成事实上的损害。

众所周知,在公共空间,名望是一种社会信任资本,不仅承载着学术声誉、人格操守与职业伦理,也是公众判断真伪、优劣的重要参照。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与名人、专家、权威人士建立联系,似乎成了一条提升自我价值的捷径。于是乎,“傍名人”乱象丛生。一些人热衷于在各种场合与名人合影,并配上模棱两可的文字,暗示某种亲密或认可的关系;更有甚者,通过编造、夸大师承关系或合作经历,为自己的履历镀金,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背书。这种建立在谎言与投机之上的“链接”,以低成本攫取信任红利,却侵蚀着社会信任基础。

尤其在医疗、科研等高度依赖专业信誉的领域,“傍名人”“编造衣钵传承”的行为,不只是失德,更可能误导患者、扰乱科研与行业秩序。

在这样的背景下,钟院士的公开声明,就不仅是维护个人清誉,更是在捍卫学术的清朗与社会的信任秩序,是对“傍名人”乱象的一次公开抵制,展现出难能可贵的较真精神。

对于杨炯等人而言,若确有误会,应以事实澄清,当然也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予以廓清。

无论如何,这个事件都应当成为一个警示。对于那些热衷于“榜名人”的人来说,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价值源于自身的学识、能力与品格,而非一张合影、一句虚言。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也应更加理性地看待所谓的“名人合影”“名人站台”,多一份审视与辨别,少一分盲从与轻信。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