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24日 00:13 0 admin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2023年上半年那会儿,中国进口芯片数量突然少了516亿颗,这事儿闹得挺大,直接让海外那些代工厂叫苦连天。

海关数据明明白白摆在那儿,上半年进口只剩2277亿颗,比前一年同期掉下去18.5%,金额也缩水到1630亿美元,少了333亿美元,降幅17%。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相当于每天少买2.9亿颗芯片,钱上头每天少花13亿元。全球芯片市场本来就靠中国这个大买家撑着,2022年中国进口额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72%,突然这么一减,海外企业日子难过了。

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挺多,首先得说外部压力。美国从2022年10月开始加强出口管制,2023年继续加码,针对高性能计算芯片和制造设备。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像英伟达的A100、H100,还有AMD的类似产品,都被卡脖子。5G芯片也受影响,华为这样的企业采购受限。制造设备上,14nm以下逻辑芯片、18nm以下DRAM、128层以上NAND闪存的设备禁售。

这直接导致中国买不到高端货,进口量自然下滑。国内企业没法子,只能加速国产替代。十四五规划里明确写着,到2025年芯片自给率要达70%,这目标一出,大家都卯足劲儿干。

长江存储在NAND闪存上从2017年零份额冲到2023年的5%,推出64层到232层产品。长鑫存储在DRAM领域也从零起步,到2023年占全球3%。中芯国际扩产忙,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新厂开工,月产能从71万片往上冲。

再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下滑14%,电脑下滑29%,芯片需求整体疲软。存储芯片、处理器出货量大减,厂商库存堆积。

这种低迷可能拖到2023年底,甚至2024年。俄乌冲突和中美摩擦没停,需求恢复慢。结果呢,海外企业一片惨状。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三星电子2023年一季度芯片业务亏了237亿人民币,全年营收下滑37%。SK海力士一季度亏176亿,美光亏165亿。为了止损,三星减产,SK海力士砍80%资本支出,美光减70亿美元投资。

存储价格崩盘,1TB固态硬盘从1500元跌到400元以下。处理器那边,英特尔一季度亏28亿美元,全年收入勉强微增0.1%。AMD亏1.39亿,高通营收降12%,净利润降34%。

台积电市场份额60%,但一季度营收环比降18.7%,净利润降30%,暂缓高雄、南科扩产,砍40%EUV光刻机订单。企业还裁员,英特尔砍1.05万人,高通裁5%。

转眼到2024年,情况有点变化。中国芯片进口反弹了,海关数据显示全年进口5492亿颗,增长14.51%,金额3856亿美元,增长10.36%。

为啥又涨了?一方面,管制主要卡高端,低端和中端芯片还能进。另一方面,国内需求回暖,电子产品销量稳住。出口也猛,2024年芯片出口首破万亿元,出口2981亿颗。逆差还在,2023年2134亿美元,2024年2261亿美元,说明进口还是多。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但国产替代在加速,长江存储产能接近每月13万片,占全球8%,计划2025年到15万片。长鑫存储产量达273万片/年,成全球第四。

政府政策推一把,大基金三期注资超500亿,支持扩产。2025年政府采购要求国产存储芯片占比不低于50%。AI和数据中心需求爆,服务器用存储芯片紧俏。

海外企业2024年日子混着过。三星、海力士、美光存储巨头开始恢复,但早期亏损坑不小。英特尔全年增长低,AMD和台积电受益AI需求,营收上行。

高通和博通研发投入大,2024年高通营收348.57亿美元,增长12.76%。但整体看,美国管制让供应链乱套,2024年12月美国更新规则,新增对外国半导体工厂限制,中国企业出海也受影响。

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逆差1009亿美元,1-4月进口1813亿颗,金额1231亿。进口还在,但增速放缓,自给率在爬升,从2023年30%起步,到2025年接近40%。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中芯国际这几年真风生水起。成立于2000年,全球晶圆代工排名第五,份额5.3%。2023年一季度营收102亿人民币,净利润15.91亿。

尽管有下滑,但全年63.22亿美元营收,9.03亿净利润。2024年新建四座厂,产能目标100万片/月。2025年上半年营收323.48亿,增长23.1%,净利润23.01亿,增长39.8%。

毛利率22.5%,产能利用率89.6%。公司聚焦12nm到90nm成熟制程,这些占市场75%,盖电源管理、微控制器,分立器件。5G、物联网、新能源车需求拉动,中芯国际订单满满。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市值冲到9521亿,股价涨17.45%。相比台积电3nm,三星3nm,中芯国际14nm起,但使用范围广,吃下国内2.8万亿需求大头。

海外代工厂哀嚎声没停。2025年英特尔二季度营收126亿,但亏24亿,全年预计低增长。AMD二季度营收77亿,增长32%,但一季度有亏。

三星2025年净利润下滑,芯片业务波动。SK海力士二季度营收22.23万亿韩元,利润92.1万亿,创记录,但库存压力在。美光2025财年营收增长,自由现金流37.2亿,但减产影响份额。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高通三季度营收104亿,增长15.8%。台积电三季度利润增长39%,AI帮大忙。但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2023年降36.5%,存储降49.7%,影响拖到2025年。

全球半导体研发投入Top20,英特尔第一90亿,高通第五90亿,台积电第七63亿。三星、博通、海力士、美光都在榜,但增长慢。

长江存储和长鑫存储国产双星闪耀。长江存储2025年估值1600亿,胡润独角兽榜中国第九。母公司股改完,IPO传闻多,估值超400亿。产能15万片/月,全球NAND市占8%,年底冲10%。

推出光威DDR5内存、致态TiPro9000固态,技术突破大。长鑫存储冲刺存储芯片第一股,2025年底产能30万片/月,增长50%。向华为交付16nm HBM3样品,2026年量产,代差缩到3年。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全球DRAM市占10-12%。政策驱动,AI旺,国产替代加速。2025年9月,长鑫产量273万片/年。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转折,长江存储首条全国产线,规避管制。

美国管制从2023到2025没松。2023年针对集成电路,2024年年末更新清单,中国实体1136个,占28.4%。2025年1月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禁中国用美国AI芯片。

5月限华为昇腾,7月允许英伟达H20售华,但整体长臂管辖影响出海。9月中国禁用辉达AI芯片,反制象征,推本土自主。

商务部2025年50号公告,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措施发起磋商。全球供应链重塑,中国从需求大国转生产大国。半导体市场2025年价值1729亿,增长7.8%,到2030年2950亿。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芯片订单变化推动产业链调整。自给率虽没到70%,但稳步上。海外企业部分恢复,但中国市场转向本土,中芯国际、长江、长鑫订单饱满。如果设备难题解,本土企业扩更大。

韩国出口下滑影响深,三星等巨头研发投多,但竞争烈。英特尔蝉联研发第一,但亏损拖后腿。整体半导体Top10,英伟达第七,中国一家上榜。

存储芯片集体涨价,国产加速替代。未来中美竞争继续,但中国自主路走稳。芯片这事儿,关乎科技主权,大家都得加油干。

结语:

总的看,从2023年进口减516亿颗,到2024年反弹,2025年稳中求进,本土企业赢面大。海外哀嚎声渐弱,但压力在。产业链重塑,不是一蹴而就,得一步步来。

中国取消516亿颗芯片订单,海外代工厂一片哀嚎,中芯国际赢麻了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