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中美这轮交手拼出新高度,手里都有“核弹级”大牌还没打出来

AI科技 2025年10月27日 03:23 0 admin
中美这轮交手拼出新高度,手里都有“核弹级”大牌还没打出来

文|晨枫 著名撰稿人、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中美的供应链互掐达到新高度,如今已经蔓延到欧日地区。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封锁无所不用其极,中国则反手回敬以稀土出口管控。未来还能升级什么高度,谁都不知道。


美国还有关键软件、民航备件等牌,中国还有原料药、工业中间体等牌。这些“核弹级”的大牌谁都不会轻易出手,但在过去,人们也没预料到芯片和稀土的互掐能达到现在的地步。


不过,“掐”与“掐”还是不一样


总结下来就是——美国是“魔高一尺”,中国则是“道高一丈”。

中美这轮交手拼出新高度,手里都有“核弹级”大牌还没打出来


美国对中国的先进芯片封锁,是让中国的可用芯片降级。不过,中国不乏传统芯片产能,中国甚至“控制”了不小一部分的世界传统芯片产能。


先进芯片的封锁的影响是性能降级。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架构、算法等方法迂回解决芯片性能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在努力突破天花板,打造自主的先进芯片供应链。


坊间传说已经初见成效,国内有厂商已经接连推出采用先进芯片的新手机,性能堪比顶级英伟达GPU,也推出了发展路线图,这就是间接的例证。


但在稀土方面,中国几乎“垄断”了全球产能,控制着世界约70%的稀土开采、85%的精炼能力以及约90%的稀土金属合金和磁铁生产,在最要紧的重稀土方面,中国控制99%以上的精炼能力。


中国一抬手制裁美国,美国的稀土是断供的问题,而不是降级的问题。美国忙于和各国订立稀土开采协议,但稀土的问题从来不在于开采,而在于精炼。中国“垄断”了精炼的产能和技术,这是很难突破的护城河。


这才是差别。

中美这轮交手拼出新高度,手里都有“核弹级”大牌还没打出来


在理论上,美国也能重建稀土精炼能力,实际上困难重重。以同样受到严格出口管制的镓(虽然严格来说,镓不是稀土)为例,镓常与铝伴生。即使拥有富镓铝土矿,依然需要大量处理铝土后才能分离出有用数量的镓。这有两个问题:


一是电力。铝提炼十分耗电,美国没有这样的冗余电力,可供炼铝产能迅速扩大,新增发电能力还有输配电的瓶颈。AI算力中心已经对现有美国电力系统压力沉重了。


二是将粗铝消化为产品的能力。粗铝是没法用的,只有制造成从铝窗到飞机航材的产品才有用。但这需要美国逆转去工业化,有大量下游制造业可以吸收粗铝的产能。再工业化要是容易做到,美国的问题早解决了。


镓不是稀土,这里用镓做例子,只是比较便于说明而已。美国重建稀土产能的挑战不亚于重建镓产能。事实上,美国几乎需要重建所有关键金属的产能。之所以常年呼吁、常年缺口,正是因为说比做容易。


对于这样的长线项目,前期投资非常大,项目建设时间又很长,资本巨头们往往没兴趣。不说别的,从投入到回报之间的漫长时间里,可能都经历了N个经济盛衰循环了。


在经济下行时,资产大鳄需要“现金为王”,资金锁入这样的长线项目是自找苦吃;在经济上行时,则有更加短平快的项目值得投资,资本同样会绕过这样的长线项目。别的项目赚钱又多又快,自然就都去挣快钱了。

中美这轮交手拼出新高度,手里都有“核弹级”大牌还没打出来


由政府主导也不是办法。政府不善经营,不与资本争利更是西方政府的铁律。政府主导建立“战略产业”的话,在开始时因为资本绕着走,也就没有争利问题;


发展起来后,永远不盈利不行,长期用公共财政补贴资本损害全社会利益;


盈利的话,资本也想加入赛道,这时政府留在赛道就争利了,把盈利产业脱手则大开各种腐败之门,麻烦无穷。


只有核动力舰艇专用的核反应堆这样偏门、小众、资本“永远”绕着走的特殊行业,才有政府直接进驻赛道的问题。


弄到最后,稀土的政府主导也只能是政府提供种子投资,诱导资本加入赛道。如果长期不能盈利,资本拿好补贴后溜号是可以预期的。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尤其是中国稀土用低价对美欧稀土“冒头就打”,美欧现在琢磨“地板价”。


这或许能为美欧稀土产业保本,但将大幅度提高稀土的应用成本,前提更是美欧工业要能等到“非中国稀土”救驾的那一天。

中美这轮交手拼出新高度,手里都有“核弹级”大牌还没打出来


人们对美欧重建稀土供应链动辄需要10-20年感到惊讶,中国稀土发展起来其实也花了三十年的时间。三十年前中国稀土只有开采和粗炼能力,产量也远非今日可比。说起来,美欧曾经有过不低于中国的稀土开采和精炼能力,重建似乎不应该需要那么久。这是量变导致质变的问题。


在1990年,中国稀土产量只有8000吨左右,1995年暴增到48000吨,但与2024年的39万吨相比,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在1990-95年间,美国稀土产量稳定维持在22000-23000吨水平,中美差别并不大。那时已经有“稀土是工业味精”的说法,但稀土用量与今天不能相比。即使在2015年前后,中国稀土产量也还“只有”10万吨级。


与90年代项目,今天美国稀土产量其实也上升了,2024年达到45000吨,但与中国的差距极大拉开了,稀土(尤其是重稀土)精炼能力还退步了,一些稀土矿砂还要运到中国来精炼。难怪中美互拉禁运清单时,人们还对稀土矿砂进口遭到禁运感到惊讶。

中美这轮交手拼出新高度,手里都有“核弹级”大牌还没打出来


稀土产量的迅速上升与新能源、高性能材料、高性能磁体等高速发展有关,相关发展远未到顶,这使得美欧对稀土的“中国瓶颈”尤其焦虑。但中国稀土的事实垄断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捡美欧不要的漏但意外发财的结果。


当时西方发达国家都在走“去工业化”的道路,把相对高能耗、低利润的重工业扔给其他国家。而当时的中国很不富裕,没钱没技术没设备,也乐于借助机遇挣这个钱,于是一步步走到了如今的产业规模。


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先进、最强大、最环保的稀土产业链。中国不想把稀土武器化,但在美欧日益把正常贸易武器化的现在,中国只有反击。不同的是,中国出手不仅按住痛点,还按住命脉。从汽车到军工,从洛克希德到阿斯麦,美欧的稀土生命线被中国拿捏住了。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国对美欧的霸凌行为早就严词警告,美欧置若罔闻,还以为中国永远会逆来顺受。


“韬光养晦”也还有“有所作为”的下半句呢。美欧如此强烈的反应不知道是否在中国预期中,但现在的问题是下一步怎么办。中国不怕凉拌,美欧呢?让他们决定吧。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