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生态环境周观察】中国“人造太阳”预计2027年竣工;《柳叶刀》报告称每分钟都有人死于高温;谷歌购买已关停核电站电力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4日 00:42 0 aa
【生态环境周观察】中国“人造太阳”预计2027年竣工;《柳叶刀》报告称每分钟都有人死于高温;谷歌购买已关停核电站电力

生态环境周观察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

政策

  • 十五五规划建议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展、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碳达峰目标

根据新华社10月28日发布的消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提及,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强国。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促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煤电改造升级和散煤替代。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水平,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提高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低碳化。加快健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市场和价格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改造。推动煤炭和石油消费达峰。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稳步实施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零碳工厂和园区。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加快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动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完善和衔接互认。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能力。

  • 中国与东盟首次对绿色经济、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金融、绿色技能等作出明确定义

商务部官网10月28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解读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称,在绿色经济领域,中国与东盟首次对绿色经济、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金融、绿色技能等作出明确定义,承诺不将环境标准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变相手段,努力消除环境产品和服务相关贸易壁垒,致力于环境与贸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方确立了绿色贸易、绿色投资、循环经济、可持续金融、绿色技术、绿色标准、可持续能源、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8大优先合作领域,贯穿研发、融资、生产、消费、回收全链条,将为打造区域经济绿色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全国首份央地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省域示范实施方案发布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海南清洁能源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施方案》于10月30日在第六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一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对外发布。报道称,这是全国首份央地共建新型电力系统省域示范实施方案,旨在全力推动海南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先行地,支撑海南自贸港、清洁能源岛建设。方案提出,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清洁能源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省,助力海南实现碳达峰。

  • 福建省出台政策推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

10月28日,福建省发改委官网公布了《福建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通知,该省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2026年1月1日起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根据市场建设情况,逐步放开各类电源进入市场参与交易。该方案明确提及,要完善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机制,完善绿电市场交易机制。

事件

  • 中国“人造太阳”预计2027年竣工

封面新闻报道称,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进展,称预计相关项目将于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此外,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据悉,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而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

  • 世界坝体最高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

据新华社报道,10月28日,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5万千瓦,电站设计年发电量13.5亿千瓦时。据悉,该电站是世界坝体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长三角地区再添一大型清洁能源“调节器”。

  • 上交大与宁德时代合作打破大尺寸钙钛矿光伏模组世界纪录

上海交大官微10月28日发布的消息显示,《Nature》在线近期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一新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质限域分子层”型空穴传输层构型新概念,解决了基于自组装电荷传输层的钙钛矿光伏模组制备过程中面临的薄膜不均匀、界面不稳定难题。最终,通过与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合作,该研究成功实现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0%的1m×2m大尺寸钙钛矿光伏模组,创造了当前该领域的世界纪录。

  • 谷歌同意购买爱荷华州一座已关停核电站的电力

根据巴伦中文网10月27日发布的报道,谷歌已同意从爱荷华州一家已停运的核电站处购买电力,以为其数据中心供能。该核反应堆的多数股权归属于总部位于佛罗里达的公用事业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商NextEra能源公司,相关消息发布后,NextEra股价大涨。报道称,谷歌同意在未来25年内采购该核电站大部分电力。其余发电能力则将被一家非营利性的电力合作社购买。双方并未透露谷歌将使用该核电站615兆瓦总装机容量中的多少,也未公布相关的财务细节。

  • 《柳叶刀》报告称每分钟都有人死于高温

根据澎湃新闻10月29日发布的报道,近日由伦敦大学学院与世界卫生组织牵头,70多个学术机构、128位专家编撰的2025年版《柳叶刀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每分钟约1人死于高温相关疾病,2012-2021年平均每年54.6万人因高温丧生,自上世纪90年代起,排除人口增长因素后,高温相关死亡率仍飙升23%。新能超克,作者|胡珈萌,编辑|蔡鹏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