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排行榜 2025年11月05日 15:36 2 admin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以“数智赋能无限可能”为主题的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25)于10月23-25日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作为大会的分论坛之一,CNCC2025科普论坛以“计算科学传播方法与教育实践”为主题,聚焦计算技术与科普传播的创新融合,探讨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时代,如何通过科学传播推动公众理解计算思维、培养科学素养与教育实践。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与媒体的专家、师生与公众参与。活动传播效果亮眼:话题累计阅读量1.14亿,直播观看总人数921万人,登上科技热搜榜第31位,且有21家媒体对CNCC2025进行了报道,论坛通过多平台、多形态的传播将计算科学的教育与传播实践广泛触达社会各界。


前沿思想碰撞:从计算到传播的多维探索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元卓主持开场。他指出,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计算科学的传播不仅是技术普及,更关乎教育创新与社会认知的重塑。论坛邀请了多位来自科研、产业与教育一线的嘉宾,从不同视角探讨计算科学传播的新路径。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聂卫平围棋道场联席CEO,AlphaGo团队成员樊麾先生以《下一手,何处落子?从AlphaGo到AI时代的教育重构》为题分享了人工智能的教育启示。他回顾了人机大战的幕后故事,提出AI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战胜人类”,而在于成为人类的“学习伙伴”。他强调,AI应成为教育的新工具,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新闻传播与研究发展部主任黎文在报告《计算,一种塑造世界的“新语言”》中指出,大模型与计算传播的核心在于“重构表达方式”。她强调传播者要抓住公众的真实需求,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讲述科研故事,让复杂的计算知识以更开放、更人文的方式被理解与应用。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百度高校合作部副总监、CCF科普工委副主任计湘婷在题为《智识共生:打造下一代“可对话”的科学》报告中,探讨了大模型驱动下的科普新生态。她提出“从单向传播到双向创造”的理念,倡导让AI成为科学传播的共创伙伴,让公众不只是受众,更是参与者。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来自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的林育智分享了《计算科学真实与艺术设计融合传播案例》。他通过跨界案例展示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创新路径——从科研项目到影视创作,计算科学的传播可以既“硬核”又“温度”,用影像与视觉叙事让公众更好理解科学。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科研处处长沈超带来报告《用“问题”破题:让硬核科技听得懂、记得住》。他指出,好的科普故事不是简单解释技术,而是找到问题、理解用户,再构建能激发共鸣的叙事。他提出:“科研人员自己应成为讲故事的人,真正让科学传播回归科学家的主体。”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圆桌论坛:计算之后,我们如何对话未来?

圆桌论坛以“计算之后,我们如何对话未来?”为主题,由王元卓主持,五位嘉宾: 樊麾、黎文、林育智、沈超、徐方鑫, 展开深度讨论。嘉宾们围绕“计算科学传播的痛点”、“科学家如何更好参与科普”、“教育与产业如何协同培养新型人才”等话题展开激烈思辨。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樊麾认为,计算传播的关键在于“让科技融入文化”,只有当技术获得文化标签,才能引发社会共鸣。黎文强调科普的核心是“翻译”——将科研语言转换为大众能理解的表达方式,需要建立科学家与传播者之间的桥梁。林育智分享了科学家与影视创作者合作的经验,他指出真正的难点不是冲突,而是“不同认知体系的融合”。沈超提出以“问题驱动”的传播方式,让科普更具启发性与生命力。徐方鑫从工程师角度指出,AI时代的教育要强调“实践导向”,让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理解技术。

论坛现场互动踊跃,多位学生与嘉宾展开精彩问答。大家围绕“AI是否会取代人类”“未来职业如何被重新定义”“如何让硬核科技传播更有温度”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嘉宾们一致认为,AI是工具而非对手,关键在于“如何与AI共生”,让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启迪未来: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有温度

从AlphaGo的教育启示,到大模型引发的传播革命,本次CNCC2025科普论坛以跨界融合的方式,探索了计算科学传播的新路径。正如王元卓总结所言:“传播的最终目标不是让更多人听懂技术,而是让更多人理解科学的精神。”

论坛的成功举办,展示了计算科学传播的无限可能,也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CCF将持续推动计算科学的公众传播与教育创新,让更多人感受到科学之美与智能之光。

CNCC2025 | 科普论坛:让计算科学的传播更深刻、更真实、更有温度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