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55 人联名告苹果!苹果税一年捞走64亿!中国区为何最高?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21日 14:59 0 aa

#文章新锐创作者认证#

55 人联名告苹果!苹果税一年捞走64亿!中国区为何最高?

2025 年10月20日,55 名中国消费者在律师王琼飞带领下,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联名行政投诉。投诉对象不是普通企业,而是全球科技巨头苹果公司。

这起投诉背后藏着一段关键过往。

2021 年,中国曾出现首例苹果反垄断民事诉讼。当时法院已明确认定,苹果在 iOS 应用市场具备市场支配地位,甚至给出 “100% 市场支配” 的结论。但那场诉讼最终以 “未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为由被驳回。

今年的行政投诉,和四年前的民事诉讼完全不同。它不再局限于个体赔偿诉求,而是直接瞄准苹果商业模式的核心。消费者希望借助行政执法的力量,打破此前司法局限,推动 iOS 生态的系统性改革。

55 人联名告苹果!苹果税一年捞走64亿!中国区为何最高?

苹果支付渠道以及佣金政策对比(转自王琼飞律师举报信)

投诉直指苹果 3 大垄断行为,整改诉求明确

消费者在投诉中,清晰指出苹果三项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第一项是限定交易与搭售。苹果强制所有开发者使用其 IAP 支付系统,不允许开发者通过任何形式引导用户使用第三方支付。这意味着用户在 iOS 生态内消费,只能选择苹果指定的支付渠道,没有其他选项。

第二项是单一渠道垄断。苹果将 App Store 设为 iOS 设备唯一的应用下载与更新渠道。第三方应用商店无法接入 iOS 系统,用户也不能通过网页侧载的方式获取应用。整个 iOS 生态的应用分发环节,被苹果完全掌控。

第三项是不公平高价剥削。苹果向开发者征收最高 30% 的交易佣金,这就是外界熟知的 “苹果税”。消费者和开发者都要为这笔佣金买单 —— 开发者可能会提高应用内购买价格,最终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而开发者自身的利润空间也被压缩。

针对这些行为,消费者提出的整改诉求很具体。

在生态开放上,要求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外链接入权限,允许第三方应用商店合规运营。打破应用获取和交易渠道的双重垄断,让用户和开发者有更多选择。

在佣金调整上,明确要求苹果取消相关交易佣金或实行零佣金,禁止以 “技术服务费” 名义变相收费。更关键的是,要将中国区 “苹果税” 的费率,降至全球最优水平。

全球都在拆苹果垄断墙,中国区却还在 “高税区”

当下全球范围内,针对苹果的反垄断监管早已形成扩张态势。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通过不同方式打破苹果的生态垄断。美国法院已作出判决,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并且要求实行零佣金。这意味着美国用户未来在 iOS 生态内消费,不用再被 IAP 支付绑定,开发者也能省下 30% 的佣金成本。

欧盟推行的是分层佣金制度。开发者首年只需缴纳 12% 的佣金,次年费率进一步降至 10%。相比苹果原本 30% 的佣金比例,欧盟的政策大幅减轻了开发者的负担。

亚太地区的监管动作同样明确。日本给苹果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节点 ——2025 年 12 月前,必须强制开放第三方交易渠道。澳大利亚法院已经认定,苹果限制应用支付的行为违反竞争法。俄罗斯则通过立法,明确要求苹果开放第三方应用生态。

就连哥伦比亚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已启动针对苹果的反垄断调查。反观中国区,iOS 生态的限制不仅没放松,“苹果税” 还存在明显的国别歧视。

有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区 “苹果税” 的年规模已达 64.4 亿美元,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二。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笔佣金占苹果在华营收的比例高达 10%。而在美国,这一比例是 8.8%;在推行分层佣金的欧盟,这一比例仅为 4.6%。

按照当前的增长速率,到 2026 年,中国区 “苹果税” 的规模预计将达到 81 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全球 “苹果税” 收入最高的市场。一边是全球范围内 “开放生态” 的监管趋势,一边是中国区持续生效的反引导条款和严格限制。

iOS 生态在中国的封闭程度,已明显滞后于全球范式,这种差异也被认为是对中国消费者与开发者的制度性歧视。

不止是维权,更是中国强化数字主权的关键一步

这场针对苹果的行政投诉,并非没有法理支撑。

消费者直接援引《反垄断法》中关于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的条款,再结合 2021 年司法判决中对苹果市场支配地位的明确认定,形成了 “司法定地位 + 行政查滥用” 的协同维权优势。这一组合拳,让投诉的合法性和说服力大幅提升。

放在更宏观的背景下看,这起事件的意义远不止消费者维权。当前中美科技博弈不断加剧,苹果作为全球顶尖的科技巨头,其在华经营政策背后,直接反映出全球科技规则的话语权争夺。这次投诉,也成为中美科技治理体系博弈的一个重要触点。

同时,中国平台经济反垄断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从对国内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到对苹果这类外资科技企业的合规要求,核心都是为了维护数字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

这次针对苹果的投诉,正是中国强化数字主权,明确外资科技企业在华经营 “公平竞争” 底线的关键实践。

55 名中国消费者的行动,本质上是对 “国别歧视” 带来的超额成本的反抗。他们借助全球反垄断监管的参照系,推动行政干预介入 iOS 生态,最终目标是重构数字市场的公平秩序。

而这场行动,也为后续外资科技企业在华合规经营,树立了一个清晰的标杆。随着全球反垄断监管的持续推进,iOS 生态在中国市场的改革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消费者和开发者对公平竞争环境的追求,不会止步于这一次投诉。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