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排行榜 2025年10月26日 13:14 0 admin

文 | 青茶

前言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竞争愈加激烈,荷兰的安氏半导体在全球功率芯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曾被视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拦路虎”。

但荷兰在收购安氏时犯了一个大错,低估了中国强大的封测能力和成熟制程芯片的竞争优势。

荷兰试图通过控制安氏的上游晶圆厂和专利技术来打压中国市场,却忽视了封测环节的关键作用。

随着中国市场反击和欧洲车企的压力,荷兰不得不妥协,寻求与中国重建合作关系。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荷兰安氏半导体

安氏半导体成立于荷兰,是全球领先的车规功率芯片制造商之一,特别在成熟制程领域,安氏凭借其强大的技术积累和全球布局,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荷兰公司却未能充分考虑到,中国在芯片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巨大优势,在收购安氏半导体时,寄希望于单纯控制技术与晶圆生产能力,却忽视了封测环节对于整体产业链的重要性。

安氏半导体的产业链布局,分为上游的晶圆制造和下游的封装测试。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晶圆制造环节位于技术要求较高的欧洲(德国、英国),而封装测试环节,则被安氏选择了中国东莞的封测厂。

为什么安氏将封测环节设在中国?

这主要是因为封测虽然技术含量较低,但需要依赖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控制,中国在这些方面的优势不可忽视。

中国不仅有着完整的供应链,从硅片、光刻胶到封装材料等,都能提供一站式配套,而且具有全球领先的产业链成本优势。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对于安氏来说,晶圆生产的技术壁垒较高,但通过将封测环节放在中国,安氏可以有效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同时将产品价格维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的水平。

然而,这一布局在荷兰收购安氏股权后,成为了一个致命的“软肋”。

荷兰认为,掌握了安氏的专利技术和晶圆厂,就能牢牢把控整个产业链,但这一判断显然过于片面。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荷兰在控制安氏半导体时,并没有意识到封测厂的重要性。

封装测试环节虽然技术要求较低,但却是芯片从“半成品”转化为“成品”的关键步骤。

没有封测,即使晶圆上的电路再精密,仍然无法成为实际应用的芯片,无法进入到家电、汽车等终端产品中去。

安氏的东莞封测厂,是全球最大的车规功率芯片封测基地之一,每年能够封测超过500亿颗芯片。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全球车规功率芯片的年需求量大约在1000亿颗左右,因此,东莞这一单一工厂的产能,几乎占据了全球需求的一半。

即便荷兰控制了上游的技术和晶圆生产,如果失去了这一环节,安氏也将无法将产品真正投入市场,无法交付客户的订单。

这一点,在荷兰高调收购安氏时显然未被充分考虑,最终导致了它在芯片生产链上的“断链”风险。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中国市场的反击

中国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地位已经逐渐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技术转型,尤其是在封测环节的优势更是日益凸显。

荷兰安氏半导体未曾料到,中国不仅在成熟制程领域不再受制于人,还在封测领域形成了强大的产业优势,足以与全球巨头竞争甚至超越。

中国的封测企业已经具备了超强的产能优势,尤其是东莞的封测厂,几乎垄断了全球车规功率芯片的封测业务。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东莞这一工厂年产超过500亿颗芯片,其规模和产能是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匹敌的。

荷兰安氏未曾预料到,一旦失去这一关键环节,它的全球产业布局就会变得空洞无力。

中国芯片产业的完备的上下游供应链,从原材料到封测工艺,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产业集群,运输、沟通成本最低,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中国封测企业具有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够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将成本压低到全球最低水平,这一点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随着中国政府的反制措施出台,荷兰安氏的处境愈加困难。

中国宣布禁止安氏半导体的芯片出口,直接切断了荷兰安氏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安氏半导体的收入中,有将近一半来源于中国市场,特别是在车规芯片的需求方面,安氏无法再从中国市场获取利润。

中国拥有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产能,而功率芯片的生产,尤其是封装测试环节,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的支撑。

这意味着,一旦荷兰安氏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持,就很难找到替代供应链。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印度、越南等地区的稀土加工能力远未成熟,无法满足安氏的需求,这使得荷兰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境地。

中国封测产业的崛起,不仅让荷兰在芯片生产中失去了对市场的掌控,更让全球车企面临供应断裂的风险。

大众等欧洲车企因此开始缩减产能,若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欧洲汽车产业的损失将会愈加严重。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荷兰求和的背后

荷兰安氏半导体收购案的失败,折射出全球芯片产业中的深层次博弈。

荷兰曾试图通过控制上游技术和产能,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但未曾预见到中国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竞争优势。

中国不仅在封测领域有着无可匹敌的优势,而且在成熟制程的功率芯片生产方面,也已经实现了自主可控,不再依赖外部技术。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优势,早已从单纯的“制造工厂”向“产业链自主”转型。

随着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国内晶圆厂的发展,中国在成熟制程领域的产能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除了晶圆生产,中国还在封测环节、包装材料供应等方面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聚集效应。

正是由于中国在这些环节的协同发展,形成了从设计到生产到封测的完整产业链,减少了沟通和物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这种完备的产业链,不仅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更加具备竞争力,也使得中国能够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

在面对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和反制措施后,荷兰安氏半导体不得不调整战略。

通过与文泰科技达成协议,荷兰希望恢复与中国市场的合作,将封测厂交还给中国,避免了供应链的断裂。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同时,荷兰还计划将部分高端技术与中国企业共享,以保持其在全球芯片市场中的地位。

未来,荷兰可能不得不放弃以往对中国市场的“控制策略”,转而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共同发展成熟制程功率芯片和其他技术领域。

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荷兰和其他全球芯片巨头,也将不得不顺应这一趋势,与中国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与竞争。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在这个新兴的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任何忽视中国产业链优势的举措,都可能成为“自掘坟墓”。

荷兰安氏半导体的战略失误,最终让中国在全球芯片产业中的话语权更加坚定,也为未来的产业竞争提供了新的视角。

随着中国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产业链的完善,全球芯片市场的竞争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荷兰怎么敢的,对中国发起芯片战?被中国重击后,开始低头求和了

结语

通过荷兰安氏半导体收购案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变。

中国不再是全球芯片产业的配角,而是逐渐成为主导者。

在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等领域,中国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创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占据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中心位置。

对于全球其他芯片巨头而言,中国的崛起意味着他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与中国企业展开合作。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