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西咸新区:校地联动破壁垒 科研成果 “走实” 更 “走心”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4日 14:43 2 admin

阳光讯(记者 缑青翠)高校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如何跨越 “围墙” 变成服务产业、惠及民生的实物?在西咸新区,校地合作正给出答案。10 月 31 日,记者随中央和省、市级媒体走进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见证了一场场 “科技落地” 的生动实践 —— 从共享设备解企业难题,到教授带技术创业,再到 AI 赋能工业检测,创新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生活一线。

设备共享“加速度” 企业创新 “轻装上阵”

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18 号楼,西安交通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内,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冷冻透射电镜等尖端设备不断运转,传来阵阵低鸣,工程师们正紧盯屏幕分析数据。在这片 1.2 万平方米的空间,藏着破解中小科技企业 “买不起、用不上” 高端设备难题的密钥。

西咸新区:校地联动破壁垒 科研成果 “走实” 更 “走心”

作为 “科研宝藏库”,这里总价值 2.65 亿元的 101 台套设备打破 “自用独享” 传统,向省内外高校、企业开放共享。西部唯一的真空互联平台、西北首台冷冻透射电镜等 “重器”,都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用上高端设备。“不只是用设备,更要帮企业解难题。”该中心副主任李莹说,“中心划分四大功能板块,提供 “一站式” 服务,34 人团队(19 名博士、8 名高级工程师)构建起 “设备共享 + 技术支撑 + 检测认证” 体系。”

自 2017 年运行以来,该中心设备年均运转超 2000 小时,年服务超 2 万人次,测样量突破 10 万个。西安思摩威新材料靠这里摸清材料微观结构,5N 高纯金属分析方法支撑陕西镁产业制标,环境新污染物检测成生态治理依据…… 设备共享不仅降成本,更激活校地合作。沣西新城与西安交大探索的 “三池一机制”,已引进高层次人才 116 名、落地项目 43 个,成全省校地合作标杆。

教授跨界创业 科技守护民生健康

从高校教授到企业创始人,西安交大许德晖的转型,让 “物质第四态” 技术走进健康领域。42 岁的他,既是西安交大副教授、交大二附院特聘教授,也是西安冷电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2013 年,许德晖回到西安交大,加入全国首个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科研中,他萌生创业想法,却因学术与商业思维差异、资金短缺屡屡碰壁。2022 年,他带着 “高能低温等离子体癌症治疗” 项目参加秦创原创业大赛获第二名,政策红利让技术落地迎来转机。

西咸新区:校地联动破壁垒 科研成果 “走实” 更 “走心”

当年 11 月,全国首家专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医疗应用的企业成立。依托交大实验室,10 余年科研积累有了转化出口。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干部主动上门,提供财务、税务指导。如今,企业研发出等离子空气消杀仪、癌症治疗仪等产品,获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冷等离子治疗仪还走进全国多地宠物医院。“希望让‘蓝色火苗’缓解病痛,普惠健康。” 许德晖说,未来将加大人体应用研发。

同期,西咸新区天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力。在能源金贸区科创大厦,其展厅里的无人机阵列涵盖植保、监测、物流等功能。西该公司行政总监高海平介绍,折叠无人机可放进后备箱,小型机抛飞即能参与反无人机演练。

西咸新区:校地联动破壁垒 科研成果 “走实” 更 “走心”

公司的底气源于与西北工业大学的深度合作,企业研发队伍以长江学者张伟伟教授为带头人,28 岁平均年龄的硕博团队,研发出四大系列工业软件:气动设计软件压缩周期、流固耦合软件降成本、AI-CAE 软件提精度、飞行孪生平台补空白,已与多家头部企业合作。企业还孵化出无人机制造、人才培训子公司,联合西安交大建实验室破解风洞测试难题,构建起 “软件 + 硬件 + 人才” 的低空经济生态。

AI 赋能工业检测 西咸筑巢引凤育动能

在能源金贸区,西安数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用 AI 为工业做 “精准体检”,其为火箭燃料储箱检测的技术让人惊叹。创始人杨涛是西工大副教授,2019 年,一次火箭检测需求让他看到 AI 检测的潜力,他带领团队研发检测算法,2019 年成立公司,却因不懂市场推广陷入 “手握技术找买家” 的困境。2022 年,秦创原 “服务换股权” 方案雪中送炭,企业出让 1% 股权获税务、法务服务;2023 年又享办公场地补贴。“秦创原帮我们搞定运营,能专心研发。” 杨涛感慨。

西咸新区:校地联动破壁垒 科研成果 “走实” 更 “走心”

如今,数合科技断层扫描成像系统入选工信部创新产品目录,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获 30 余项专利。40 人团队中研发占比超 70%、硕博超 80%,数据模型超 100 种,较人工检测速度提 40 倍、减工作量 80%,风险预警率 100%。

数合科技的成长,是西咸新区科创生态的缩影。近年来,西咸新区依托秦创原总窗口,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优化成果转化生态:通过 “揭榜挂帅” 促校企攻关,举办成果转化大赛,创新 “凭技融资”“先投后股” 模式,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截至目前,新区已吸引大批像数合科技这样的科创企业落地,推动校地企协同创新,让西安在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稳居西部第一,西咸新区也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 “沃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创动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