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2025-10-07 0
[浮云]日本又一次拿到诺贝尔奖了,而且在该领域十年就出了三位,每一次带来的研究课题都足以让人震惊。
但日本不过是一个人口不到2亿的小岛国,不论是人口基数还是土地面积都远远比不上我们,为什么偏偏他们能拿这么多,而我国却久久不出现一个呢?
每次诺贝尔奖开奖,日本科学家的名字总能刷屏,让人羡慕嫉妒恨,10月6日,一位日本的科学家以及两位美国科学家共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这个领域日本科学家可以说是混的风生水起,十年三位科学家获奖的成绩含金量自然不必多说。
但实际上咱掰着指头数数,一个人口不到2亿的国家,竟然拿下了这么多个诺奖,全球专利数排第3,是工业老大哥德国的3倍,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们有什么独家秘方?其实这事儿真不是靠运气,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这背后是一套持续了几十年的国家战略,我们可以叫它“耐心资本”,简单说就是把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制度资源,当成一笔超长期投资,押注在几十年后才可能开花结果的基础科学上。
日本的科研成就主打的就是一个慢,几十年如一日的慢,其目的就是为了让科学家们能安安心心去搞那些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都看不到影子的高深研究,这一切得从1945年说起,二战结束,日本被打成一片废墟,但他们没趴下,而是启动了一个长达20年的复苏计划。
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为了追上欧美,日本资本界玩了命地进行设备投资,国家就是俩字——砸钱!高积累、高投资,把大量的财政资源都倾斜给了教育和科研,到了六十年代,政府更是推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目标是十年内让老百姓的收入翻一番,这个计划像打了鸡血一样,让日本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狂飙。有了钱科研的底气自然就足了,最能证明这套体系威力的就是诺奖那奇特的时间差。
你会发现,进入21世纪后日本拿奖的这些成果,绝大多数都是科学家们在七八十年代就搞出来的,从研究完成到领奖中间隔了二三十年,这简直是常态,那位研究气候变化的真锅淑郎,他六十年代就跑到美国,是全世界最早用计算机分析气候的先驱。
人家埋头苦干了几十年,直到近年才终于被诺奖认可,诺贝尔奖的评审出了名的严谨,你的成果必须经得起时间的反复检验,如果没有一个允许你“浪费”几十年的系统,得奖根本无从谈起。
而日本高校的研究人员不用为短期的KPI发愁,更不会因为一两年没出成果就卷铺盖走人,行政干预和频繁的考核也相对少得多,这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长期性,说白了就是国家出钱、出制度,养着一群最聪明的人,让他们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琢磨一个问题。
光有钱和制度还不够,得让全社会都觉得搞科研是件特牛、特光荣的事,日本的“耐心”模式不仅有硬件支持,还有一套强大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柱,最直观的体现,你掏出日元看看就明白了。
他们把谁印在钱上?1000日元是生物学家野口英世,10000日元是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连5000日元上都是一位女文学家樋口一叶,这是天天都在告诉老百姓学者和知识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科学家和教育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这种尊重比发多少奖金都管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也从制造业延伸到了科学界,科学家们有一种超乎寻常的专注和坚韧,这里就必须提一个传奇人物——田中耕一。
2002年,他拿了诺贝尔化学奖,消息传来的时候整个日本都懵了,因为获奖之前这哥们在国内几乎没人认识,他不是什么名牌大学的教授,只是企业里的一名普通职员,连硕士、博士学位都没有。
他凭什么?就凭着日复一日地埋头钻研一个课题,这种坚持正是“工匠精神”,田中耕一获奖后迅速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一头扎回了实验室,对他来说诺奖或许只是个意外,搞研究本身才是目的。
然而,这个曾经让日本科学界无比辉煌的“耐心”,如今正在一点点不起作用,因为它赖以生存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正在被一点点侵蚀,在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里,日本的科研经费持续走低。
全都是因为持续的经济衰退,加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低出生率让整个社会都陷入了一种“低欲望”状态,国家的钱袋子越来越紧,再想维持过去那种不计成本的长期高额投资已经力不从心。
更要命的是人才的衰减,过去日本能培养并留住一大批顶尖人才,但现在国内发展机会变少,而美国等国家的吸引力又太强,导致了严重的人才外流,这些“人脑”的流失,等于直接挖空了日本的根基。
一些乱象也让日本的科研寸步难行,近年来,日本科学界曝出学术造假丑闻,一些人为了追逐名利而不再纯粹,同时打着“科研”旗号进行大规模的商业行为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这些负面事件损害了日本科学界的声誉。
不过即便如此日本依旧能产生新的诺奖得主真的可以说是难得可贵,虽然我们可能对奖项没有那么执着,但是日本的诺奖崛起依旧让人不能小觑,毕竟一个国家发展的到底如何,还是需要看各个领域的高端科技研发。
信息来源:
相关文章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普及,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作为一位长期关注教育与技术关系的研究者,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在追求效率与...
2025-10-07 0
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曙光初现,智能体(Agent)将从概念走向普及,成为重塑商业与社会的基本单元。当无数智能体涌入市场...
2025-10-07 0
[浮云]日本又一次拿到诺贝尔奖了,而且在该领域十年就出了三位,每一次带来的研究课题都足以让人震惊。但日本不过是一个人口不到2亿的小岛国,不论是人口基数...
2025-10-07 0
相信跑网约车的司机师傅们都对三方订单不陌生。所谓的三方订单是指一些规模体量处于第二梯队的平台通过接入聚合平台获取的流量产生的订单,这类订单的乘客往往都...
2025-10-07 0
2025 年安卓旗舰芯片竞争拉开帷幕,联发科天玑 9500 以第三代 3nm 工艺为基石,凭借全大核 CPU 架构、翻倍光追性能与革新端侧 AI,成为...
2025-10-07 0
国庆中秋假期,有一群特殊的“摆渡人”,别人休闲放松的时候,却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滴滴专车司机梁毅就是其中一员,他穿梭在景区旁的街巷、机场火车站的车流之...
2025-10-07 0
据NBC报道,Nvidia 计划投资 OpenAI,OpenAI 正在从 Oracle购买云计算,Oracle 正在从Nvidia购买芯片,Nvidi...
2025-10-0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