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3日 19:29 1 aa

全球半导体产业正进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深水区竞争,技术封锁、原料卡脖子、设备限令,相互角力不断升级。

就在欧美日纷纷布局本土芯片产业链的同时,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一番公开表态,再次将地缘政治的焦点拉回中国。

而外媒那句“唯独中国不可以”,更像一根刺挑破了表面的和平与合作。光刻机之争,真的是技术问题吗?还是说,这背后藏着更深的博弈逻辑?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技术围堵升级

在半导体这块“现代工业的心脏”上,美欧日的动作越来越一致,手段也越来越老练。美国从前几届政府开始,就不断强化对华技术出口的限制,几乎涵盖了从设计软件到尖端设备的全过程。

而现在,管控不再只靠美国单边动作,而是拉上了盟友组团“围城”。

美国做法很直接,先是列实体清单,再用《出口管制条例》划红线,接着直接要求ASML、东京电子等公司停止对华高端设备出口。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荷兰政府自从启动正式限制ASML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限制范围不断扩大,连一些DUV机型也在禁售之列,表面上是“国家安全”,实则是“技术主权”的较量。

日本方面也没闲着,去年和欧盟启动了半导体供应链预警机制,表面说的是“信息共享”“防范风险”,实际上就是在建立一个反应更快的出口限制体系。

欧盟一边批评美国搞单边主义,另一边在《芯片法案》里砸下430亿欧元补贴,一口气扶持本土芯片制造商。日欧合作不止是政策层面,更深入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和前沿用途探索。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而中国这边,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回应,稀土资源,成了手里的新筹码。中方正式出台稀土出口新规,核心在于凡是含有稀土、且最终用途涉及高性能AI芯片或可能军事用途的产品,都必须获得批准。

此举背后逻辑很清晰,芯片制造设备大量依赖稀土元素,尤其是激光器、精密磁体和光学调整系统。

你不让我用你的设备,我也不一定让你用我的资源。这个“你来我往”的局面,才是真的博弈开始。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ASML左右为难

ASML,这家荷兰的高科技公司,原本是全球最靠近“技术中立”的产业角色。它不生产芯片,但它的光刻机却是所有先进芯片生产的命门。

全球只有它一家能造出EUV极紫外光刻机,连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都得靠它。

但现在,ASML成了夹在美中欧之间的“中间人”。美国要求它停供中国最先进设备,荷兰政府也配合出台了出口许可制度。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而中国是它第二大市场,过去五年里增长最快。2024年上半年,ASML对中国的出货占了其总营收的三分之一,而2025年订单骤减,仅剩几十台。

更棘手的是,中国的稀土出口新规让ASML的部分设备出货直接卡住。内部人士透露,一些出厂设备因含有中国稀土材料,必须等待出口审批,交货周期被迫延后数周甚至更久。

ASML已开始与荷兰和美国政府沟通,尝试寻找替代材料,但短期内难以实现。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这就像是在“夹缝中跳舞”,一边要遵守美国管制,避免惹恼盟友;一边又不能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否则营收和市场份额都会重挫。

ASML首席执行官在最新的公开讲话中坦言,不希望公司被卷入地缘政治冲突,但也必须遵守荷兰和美国的法律。

换句话说,他们很清楚当前的游戏规则,但对“唯独中国不可以”的现实也无能为力。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再看其他公司,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等美国芯片巨头也不是没想办法,最典型的就是“参数降档”,你设了技术红线,我就造一款性能略低但能过审的芯片。

于是,英伟达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了所谓“特供版”GPU。虽然性能缩水,但仍能满足不少AI训练需求,既不违规,又能保住市场。

ASML若想自保,也只能在规则边缘寻求喘息机会。但这场博弈不是某家企业能单独应对的,它早就超出了商业范畴。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中国不退场

面对层层技术封锁,中国没有选择硬碰硬地砸钱买设备,而是调整了打法。

2025年中,中国科研团队宣布突破EUV光刻机关键技术,开发出一款自主设计的新型设备。据披露,这款光刻机不仅结构更简洁,零部件减少了40%,而且能耗显著下降,维护成本也更低。

这不是简单的“山寨ASML”,而是真正的“换道超车”,在芯片设计领域,华为、阿里、寒武纪等公司纷纷拿出新产品。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与此同时,中国对成熟制程芯片的布局也在加快,虽然这些芯片不够“先进”,但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物联网、家电等领域,市场空间巨大。

通过扩大成熟工艺产能,中国降低了对高端设备的依赖,也减轻了出口限制带来的冲击。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角色,正在从“代工组装”向“规则参与者”转变。稀土新规就是一个信号,它不只是反制手段,更是话语权的表达。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外媒说“唯独中国不可以”,其实正暴露了一个尴尬现实,你可以扶持本土企业、可以补贴上百亿、可以拉帮结派搞联盟,但中国一旦使用自身资源优势,就立刻被指责“破坏秩序”。

目前,中国已开始与俄罗斯、东南亚、中东国家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建立区域性供应链,这种“去中心化”的策略,意味着即便西方继续断供,中国也有更多替代路径。

在出口管制的空隙间,中国企业还通过“技术拆分”“业务重组”等方式绕开部分限制,这些策略虽然隐蔽,但效果明显,为技术突围赢得了宝贵窗口。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ASML的困境,是全球技术竞争加剧的一个缩影,看似一台光刻机的出口审批,背后却牵动整个产业链的生死走向。

今天,是ASML卡在交货和规则之间;明天,可能是更多科技公司站在相同的十字路口。

全球化的幻象正在被一层层撕裂,美欧日可以补贴、设限、组团,但一旦中国亮出自己的牌,就被贴上“不可接受”的标签,这种选择性秩序,最终不是在保护技术,而是在透支信任。

中、美、欧、日等纷纷行动,ASML公开表态,外媒:唯独中国不可以

信息来源:

美媒:没有美国芯片,中企也能蓬勃发展2025-09-28 09:16来源:环球时报

中方发布稀土新规后,阿斯麦为出货延迟做准备2025-10-11 10:38:23来源:观察者网

阿斯麦高管:面对中美,欧盟保护自家企业了吗?2025-10-09 10:22观察者网

欧盟关键矿产百亿计划曝光,剑指中国?2025-10-13 08:05:11来源:欧亚评论

欧盟成员国支持荷兰牵头的芯片联盟,推动《芯片法案2.0》出台2025年09月29日 17:02 环球市场播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