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山东省地矿局五队:精工钻探深掘进 找矿突破结硕果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15日 18:03 0 admin

鲁网10月15日讯目前,山东省地矿局五队今年已完成机械岩芯钻探工作量超过9万米,创下近年来新高。从鲁南郗山稀土矿区到南疆戈壁荒漠,定制化钻探技术体系正成为突破复杂地质条件的“透视镜”,助力一批战略性矿产资源实现找矿突破。钻探技术作为找矿工作的核心助力,在全链条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为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省内勘查多点开花,特大型矿床惊艳亮相

作为年度勘查重点项目,微山县稀土矿勘查项目通过钻探技术与地质认识融合,构建了“前期预判—精准施工—数据反演”相结合的技术体系。针对成矿地质条件复杂的特点,技术团队首先通过物探工作圈定3处异常区,随后采用岩芯钻机搭配金刚石绳索取芯钻头,创新应用“低转速、分段加压”钻进工艺——面对上部松散覆盖层,采用套管跟进护壁技术防止塌孔,钻进下部稀土矿层时,针对地层破碎、掉块,优化护壁泥浆性能参数,既最大程度保持了提取矿芯的原始状态,又提升了钻进效率。最终,17个钻孔的岩芯采取率稳定在95%以上,优于行业标准要求。

基于高质量的岩芯样本,实验室精准测定稀土元素含量,依托详细的钻孔编录构建三维地质模型,为新增稀土氧化物资源量估算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技术团队运用钻孔轨迹三维校正技术,对前期勘查的126个钻探孔数据进行整合,修订了17个孔位的深度,降低了资源量估算偏差,成功推动郗山稀土矿床从“中型”跃升至“特大型”。目前,3台搭载智能随钻测斜系统的新型钻探设备已进入外围勘查区,每5米1次的实时轨迹校正,将实现“毫米级”钻孔曲线控制,为矿床开采规划提供精准地质依据。

在铁矿、钼矿勘查中,钻探技术及设备同样展现定制化优势。东平铁矿针对沉积变质型贫铁矿矿层薄、夹层多的特点,采用单动双管取芯技术,成功分离矿层与围岩样本,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日照望台山钼矿则运用小型便携式钻机,解决了林区施工难题,在实现绿色勘查的基础上,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40%。

此外,在泰山景区大津口、新泰刘杜地区,团队采用水文水井专用牙轮钻头,成功揭穿深层裂隙承压含水层,通过4个探采结合孔成功提交矿泉水矿产地2处,实现钻探技术从“找矿”到“找水”的跨界赋能。

省外拓展捷报频传,战略资源再添储备

钻探是揭露隐伏矿床的利器,从新疆至广西,克服艰苦环境,直指地下矿藏。在广西南丹县茶山矿区外围,面对地形陡峻、地层破碎的挑战,技术团队引入便携式全液压钻机替代传统设备,配合超前注浆加固工艺,采用一基多孔、一孔多支方法,穿透3层破碎带,有效控制陡倾斜锌锑矿体,采用常规钻探技术,需增加30%的孔位。新疆山区的极端环境进一步凸显钻探技术的核心价值。在托克逊县,团队采用定向钻探技术,使单孔控制面积从传统的0.2平方公里扩展至0.8平方公里,施工4个孔探求超2亿吨灰岩矿床,大幅降低了勘查成本。在305钾盐科研钻探项目中,技术团队创新应用抗盐泥浆体系与随钻测井技术,有效应对塔里木盆地盐膏层易缩径、垮塌的难题,为打造新钾盐基地提供了第一手数据。

钻探硬核支撑,筑牢资源安全屏障

“钻探技术是找矿突破的‘生命线’,没有精准的钻探,再先进的理论也只是空中楼阁。”部门负责人强调,超9万米的钻探工作量背后,是量身打造的钻探工艺、不断革新的设备系统与智能高效的数据处理平台紧密配合、协同发力的结果。

面对不同矿种、多样地貌,地矿五队悉心构建起“一矿一策、一地一方”的技术方案体系:稀土矿侧重岩芯完整性保障,金属矿强化深部定位精度,非金属矿优化勘查效率,水文矿注重水源保护,形成覆盖勘查全周期的技术支撑体系。

从齐鲁大地到西部边陲,钻探的脉搏始终与祖国山河同频共振。钻探技术不仅实现了资源量的精准探明,更推动勘查模式从“粗放找矿”向“精准勘探”转型。每一米岩芯、每一组数据,都是钻探技术驱动找矿突破的有力见证,为山东巩固轻稀土优势、拓展省外资源储备筑牢技术根基,更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贡献核心力量。(通讯员 陈晓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