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AI科技 2025年11月02日 00:33 1 admin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11月1日上午,以“数字仿真,新质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在合肥开幕。本次大会设立1个主会场、21个分会场和1个产业展览,与全国顶尖专家和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研讨并推动仿真技术从学术研究走向产业深度融合。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大会现场(何刚摄)

企业展演亮点频出

数字人与人流仿真引关注

大会现场,50多家企业带来了最前沿的仿真产品,虚拟战场仿真平台、AI数字人全息筒、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元宇宙实训平台等,吸引了不少参会者热烈互动。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2025年11月1日,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在合肥香格里拉酒店开幕。

“这是我们为九三阅兵搭建的全流程仿真系统,可以模拟10万人级的人群流动与镜头机位。”北京理工大学数字媒体与仿真技术研究所相关负责人郑扬演示了其团队研发的元宇宙仿真平台。他介绍,该系统基于“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可以对天安门广场及北京二环内区域进行高精度建模,实现了6万余人的人群集结、行进与疏散推演,并可扩展至10万人以上规模。该系统曾应用于九三阅兵、冬奥会开幕式等重要活动,通过高并发数据建模与可视化推演,提前排查流程风险、优化转播脚本,“相当于把彩排搬进计算机,把试错成本降到最低。”

另一边,可定制“IP数字人”与“全息背包”等产品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比如我想让我家孩子报考中国科大,就可以定制一个‘学长’数字人激励他。投喂学习资料,陪伴成长。”合肥达朴汇联科技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叶惠玲介绍。随后,她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一张照片和一段音频,快速生成用户的数字分身,并“投喂”大数据知识库实现个性化对话。据她介绍,该产品在东南亚市场广受欢迎,已被心理咨询、明星定制等用户用于情感陪伴与形象定制。此外,一款可显示动态形象的全息背包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其重量不足5斤,续航达7至8小时,可作为“行走的广告机”或潮流配饰使用。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小朋友在现场体验VR设备。

此外,安徽鼎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闫开封介绍了公司在智慧建筑领域的仿真实践,通过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民航、银行、医疗等行业提供楼宇自控与能耗管理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专家共话仿真未来

融合化、智能化、产业化成趋势

“仿真不是飘在学术里的理论,而是接地气、跨行业地赋能技术。”中国仿真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王凌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仿真技术已成为低空经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润滑剂”,在军工、航天等关键场景中更是“不可替代的底座”。他强调,仿真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是未来方向,AI提供智能驱动,仿真则确保过程可解释、结果可验证。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第三十七届中国仿真大会开幕式现场。

中国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丁刚毅进一步补充,仿真技术正从“建模仿真”迈向“智能仿真+虚拟仿真”双轨发展,其横向打通人、装备、环境、事件的能力,将为各行各业提供复杂性系统的“透明化推演平台”。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合肥凭借其产业基础、政策活力与人才集聚,正成为仿真技术落地转化的热土,而庐阳区以“平台+政策+服务”的组合拳,有望打造区域仿真产业新高地。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与会嘉宾正在参观展览产品。

据市科技局消息,合肥正以未来大科学城为创新策源,协同中国科大、合工大等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在数学建模、工业软件等仿真基础研究领域深耕厚植。与此同时,产业应用生态蓬勃壮大: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龙头企业在虚拟数字人、虚拟工厂等场景打造核心产品;深信科创、九韶智能等创新力量则在自动驾驶、几何内核等细分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与国产替代,有力推动了仿真技术与现有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Ai仿真创新园效果图

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学会公众号、光明网等网络平台全程进行直播,大会首日线上线下累计观看人数便突破800万人次。


今天,这场国家级大会在合肥开幕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