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发布了六维传感变革性技术?未来六维标定架或成行业标配

今日快讯 2025年09月22日 22:35 0 admin

六维力传感器凭借全维度力-力矩测量能力,已经成为机器人动态控制的关键,根据MIR睿工业预测,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提升,我国六维力传感器出货量将在2030年超过百万台,其市场规模也将达到220.71亿元,2024-2030年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108.07%。


但六维力传感器高端市场近年来依然被外资占据大半,这除了外资起步较早,在综合精度、稳定性上相对具备优势之外,很大的原因还在于国内六维力传感器行业大多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如果继续深挖原因,则会发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可靠、可复现的标定、评价工具。


机器人大讲堂注意到,2025年9月21日,合肥星汇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汇传感”)举行了一场“智控新力场”新型六维传感相关技术发布会,展示一系列自主研发的突破性传感器相应技术与产品,意味着中国机器人力觉传感器领域迎来一位深耕技术、注重实效的“新玩家”。


发布了六维传感变革性技术?未来六维标定架或成行业标配


据了解,星汇传感虽为2025年4月新成立的企业,但其团队背景却堪称“行业顶配”,核心成员来自全球力传感器龙头企业和国内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头部企业,研发团队主要成员曾主导过多项省部级军民两用科研项目,在结构设计、算法开发、信号处理、电源设计等领域造诣深厚,尤其在滤波、检波及数字滤波算法创新优化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正是这样的基因,让星汇传感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技术突围”的使命,致力于推动机器人力觉传感器行业的发展。


▍重塑六维力传感制造技术方法论


机器人大讲堂认为,本次星汇传感发布会推出的四大类技术,正尝试构建力传感器从研发到产品以及测试的全流程工序,试图围绕客户真实痛点实现系统性创新,其意味着初创公司、科研团队甚至高校实验室,都有机会以更低成本开展高性能传感器的研发与验证。


全功能小型化六维联合标定架“尼比鲁1.0”无疑是本次发布会的一大亮点,它将会降低高端六维力传感器研发制造的准入门槛,让创新者不再被标定卡住脖子。对六维力传感器行业而言,这绝非仅仅只是一款标定工具,更多的是一次行业校准能力、信任体系和产业化水平的三重升级。因为在原先,传统六维传感器的标定往往依赖大型、高成本设备,且过程不透明,高精度标定设备通常被局部企业或研究院所垄断,中小团队难以驾驭、承担其技术和研发成本。


发布了六维传感变革性技术?未来六维标定架或成行业标配


据悉,星汇传感拥有“尼比鲁1.0”标定系统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已申请专利。其轴间串扰优于1/10000,可同时按任意比例加载多维力和力矩,星汇传感表示,目前不仅对外开放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未来还将对外销售整套“尼比鲁”标定系统,这实质上是将顶尖标定能力赋能给全行业,从而正向推动行业参与者开发出更精准、高效的标定解决方案。


高集成六维联合标定仪同样实力出众。其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分体式结构,综合准度(含串扰)优于2/10000,对于工厂生产端来说,它可作为全功能六维联合标定工具,能将六维联合标定能力快速大幅提升至50万+台/年;对于客户验收端来说,它更可作为来料检测设备,让客户有能力快速验证每一台六维力传感器是否符合标称精准度等性能指标。


这类小型化、高精度、且对外开放销售的标定系统,将彻底打破“工厂标定难、客户验收难”的行业现状,这相当于为行业建立了统一的、可视化的精度标尺,推动行业从“卖方声称”到“双方可测”的信任机制转变。机器人大讲堂认为,这类六维标定设备的意义,远不止于“标定、检测、验收工具”,它本质上是行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行业提供共识性的测试方法与数据基准,标志着中国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正走向深度产业化、数据化和开放化的新阶段,极有可能快速推动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的形成。


发布了六维传感变革性技术?未来六维标定架或成行业标配


▍两项力觉传感器新技术首发


星汇传感还发布了两项力觉传感器新构型,分别是六维力传感器的全新环形梁加强结构和扭矩传感器的全新C型梁结构。


传统六维力传感器在面对突发过载、碰撞或持续高频冲击时,容易发生塑性形变甚至断裂。在传感器核心结构创新上,星汇传感以全新设计的环形梁取代传统薄壁结构,形成连续、均匀的整体承载框架,从而既保障了高刚性以抵抗变形,又通过结构优化维持灵敏的应变响应,使得这款全新环形梁加强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真实抗过载能力将达到500%F.S.。另外针对有更高抗过载需求的使用场景,星汇传感即将推出抗过载能力高达1500%F.S.的专项解决方案。未来使用该方案的传感器在极端误操作、碰撞或瞬间冲击的场景下,将仍能保持结构完整与测量功能有效,极大提升了机器人尤其人形机器人在高动态、高风险环境下的容错性与可靠性。


发布了六维传感变革性技术?未来六维标定架或成行业标配


传统扭矩传感器同样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往往在体积、扭矩量程与抗干扰能力之间难以兼顾,尤其在机器人关节、伺服电机等高度紧凑的场景中,往往只能妥协性能。而星汇传感发布的全新C型梁结构扭矩传感器将采用独特的主梁+C型辅梁结构,在厚度仅8.5mm、直径60mm的小巧尺寸下,实现40Nm的高扭矩量程,本体抗过载能力高达1000%F.S.以上,且在不影响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抗轴向力可达1000N以上,完美平衡了小型化与高性能的需求。C型梁扭矩传感器让人形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的关节、协作臂、灵巧手在内部空间极端受限的场景下,也能实现大扭矩、高精度、多维度抗扰的力感知,助力真正意义上的“全身力控”机器人实现。


在通讯方式上,星汇传感的产品支持RS-485(422)、CAN、EtherCAT、EtherNET、USB等主流通信协议,同时针对人形机器人使用场景,提供SPI、I2C等嵌入式接口,并支持中断触发信号,能有效提高人形机器人主机集成度并缓解边缘计算压力。


发布了六维传感变革性技术?未来六维标定架或成行业标配


▍从技术突破到精益制造


借助投资方中鼎集团的供应链优势,共享其全球领先的加工设备和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星汇传感将从生产源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机器人大讲堂获悉,目前该公司正在构建“柔性化产线、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全球化供应链、高端制造装备、专业化生产管理团队”五位一体的高效生产体系,依托年产量20万+的自建标准化工厂和中鼎集团供应链,形成对现有传感器行业降维打击式的竞争优势,全方位保障产品质量批次稳定性。


发布了六维传感变革性技术?未来六维标定架或成行业标配


星汇传感的技术发布会,是一个新企业的启幕,同时也是中国机器人力觉传感器领域一次 “技术升维”,这不仅是星汇传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有望推动机器人力觉传感器行业技术升级与质量标准提升。


星汇传感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以客户期待的产品价值为研发方向”的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持续改进为准则,深耕力觉传感器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更精准、更可靠、更通用的解决方案,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我们期待星汇传感能以技术为笔、以品质为墨,在机器人感知领域写下扎实而耀眼的一笔。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