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告别能源焦虑?中国紧凑型聚变的"地基"落成,目标2030成功发电

AI科技 2025年10月10日 11:05 0 admin

说起核聚变,很多人都会觉得遥不可及。

告别能源焦虑?中国紧凑型聚变的"地基"落成,目标2030成功发电

但就在这个10月,合肥未来大科学城传来了好消息,我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迎来了关键突破!



重大400多吨的杜瓦底座,以落位位置不超过2毫米、表面水平高差需控制在15毫米以内的误差精准安装。

这个直径18米、重大400余吨的巨大部件,作为BEST主机系统中最重的部件,也是中国聚变领域最大的真空部件,将成为整个BEST主机系统的基础,承载起未来总重约6700吨的主机。

告别能源焦虑?中国紧凑型聚变的"地基"落成,目标2030成功发电

它的研制与安装,背后是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牵头的联合团队,相继攻克高精度成型与焊接、毫米级形变控制、高真空密封等关键技术的突破。

安装团队甚至专门自主研发了专用的吊具系统,通过均衡梁、吊梁、提升适配器及花篮螺丝等组件的协同作用,让吊装水平度可以在多站激光跟踪仪实时监测下进行动态的精细调节。



按计划,BEST装置预计在两年后建成,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追逐“人造太阳”梦想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最迟到2030年,我们一定能让第一盏‘核聚变灯’在中国点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的这句话,听起来像科幻,却正在变成逐渐接近的现实。

告别能源焦虑?中国紧凑型聚变的"地基"落成,目标2030成功发电

近年来,我国在核聚变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装置已经实现了1亿摄氏度下持续运行1000多秒的突破,刷新了稳态运行时长记录:

告别能源焦虑?中国紧凑型聚变的"地基"落成,目标2030成功发电

中核集团新一代的“中国环流三号”更是实现了了“双亿度”运行,综合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些看似枯燥的记录,正在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清洁能源的大门,也在悄然改写全球的能源格局。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的孩子问起“电是从哪里来的”时候,我们的答案不再是燃烧的煤炭或旋转的风车,而是一个模仿太阳原理的装置——紧凑型聚变反应堆。

那不是科学的终点,只是一个全新能源纪元的开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