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听“她”说】全球妇女峰会嘉宾走进北京“机器人大世界”,点赞科研“她”力量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4日 22:30 0 admin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丁雅栀 沈圣】14 日,一场特别的参访活动为参加全球妇女峰会的嘉宾打开了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来自多国的嘉宾走进了位于北京的“机器人大世界”。在这里,她们亲身体验了机器人技术在医疗、生活、工业等领域的创新性应用,前沿科技成果接连引发惊叹。更让代表们关注的是,这些创新背后活跃着不少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身影。当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嘉宾们纷纷感慨称,“看到女性科研者以智慧推动科技革新,这样的力量让我们备受激励!”

步入展厅,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纷纷展现“十八般武艺”:有能根据个人喜好定制独特拉花、带来舌尖惊喜的咖啡机器人;有颠覆传统生产模式、高效作业的工业机械臂;还有能走进家庭的服务机器人……每一款机器人都凭借独特的功能,吸引着代表们的目光,让大家忍不住驻足观察、交流讨论。

其中,一款能够制作个性化拉花咖啡的机器人备受欢迎。随着工作人员启动程序,机械臂灵活运作起来:先做好意式浓缩咖啡,再精准制取奶沫进行拉花。不到75秒,一杯纹路细腻、天鹅图案栩栩如生的拉花咖啡,就完整地呈现在大家眼前。据讲解员介绍,这台咖啡机器人还具备3D打印技术,能够将顾客上传的照片转化为奶泡上的印花——不论是人像、风景,还是涂鸦都能成为咖啡上的图案。

“这实在太特别了!”南非非国大妇联成员博伊图梅洛·莫伊洛阿兴奋地用手机记录下咖啡机器人制作咖啡的全过程,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自己冲咖啡时,总是掌控不好糖和牛奶的比例,有时候太甜,有时候又太淡,总是达不到理想的口感。但机器人不一样,它能精确控制每一种原料的用量,做出的咖啡口感特别稳定,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吧!”

深入“机器人大世界”的内部展区,更多机器人“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超仿真人形机器人凭借特殊硅胶皮肤,不仅能高度模拟人类外观,更能灵活复现细腻的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AI导管塑形机器人既能制作手术所需的塑形针,又能智能规划微导管进入体内的最佳路径,从而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大幅提升成功率;骨科手术机器人则实现了诊疗全程的智能化,不仅能在3-5分钟内生成精准的个性化三维手术方案,还可以在术中实时追踪患者体位变化,完成亚毫米级别的精准操作……

这些创新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付出。例如,AI导管塑形机器人由强联智创创始人兼董事长秦岚带领团队研发,通过“物理建模+AI仿真”技术实现突破,其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达100%,AI辅助手术成功率超过90%。骨科手术机器人则由清华大学博士刘星宇带领的跨学科团队研制而成。该产品已成功通过中国、美国、欧盟及东南亚四大市场的权威认证,成为全球首个获此成就的AI骨科治疗类三类创新医疗器械。

“这太不可思议了!”联合国妇女署东部和南部非洲区域主任安娜·穆塔瓦蒂惊叹道。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机器人如今能做的事太多了,从日常的家庭家务,到关乎生命健康的医疗行业,再到推动产业发展的制造业,到处都能看到机器人的身影。她说,“对我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视觉和认知上的冲击,也让我们有了新的动力。我们要重点关注中国与非洲开展的合作项目,让非洲的年轻创新者们也能被中国的科技成果激励,投身到科技创新的浪潮中。”

穆塔瓦蒂进一步表示:“尤其让我们震撼的是,这些先进技术的设计和研发团队中,有不少女性工作者。这对非洲的年轻女性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她们能从这里获得启发,借助这份力量打破固有偏见。在一些文化和传统观念里,科技领域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属空间,但今天看到的一切,能让更多非洲年轻女性意识到,自己也能在科技领域发光发热,让更多女性加入科技开发者的行列。这对推动性别平等、助力女性发展意义重大。”

数据显示,新时代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约4000万人,占比达45.8%。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实践,中国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身影无处不在。这支蓬勃的“她力量”正持续突破传统边界,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成为创新的中坚。

“在我国,技术领域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对我们来说是全新的领域。”所罗门群岛非政府组织“女性之声”负责人内罗尔·瓦埃凯萨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为了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我们已经派遣学生来中国学习。等他们毕业后回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技术和人工智能,探索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推动国内的性别平等事业。”

她强调,所罗门群岛非常期待未来能与中国开展更多国际合作,希望在中方的帮助与支持下,有更多所罗门群岛女性能投身这个不断变化的数字世界,在科技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内罗尔·瓦埃凯萨称,“我们也希望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不只是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交流,而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分享,惠及全世界,让更多人从科技发展的成果中受益。”

本文来自【环球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