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福建省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盛大启幕 榕城共议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升级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7日 06:05 0 admin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何树河)近日,由福建省经济学会主办、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承办的“福建省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长乐校区举行。本次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福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为核心议题,汇聚了省内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361度国际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共同为福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福建省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盛大启幕 榕城共议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升级

在开幕式上,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执行校长黄建平指出,福建当前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面临着技术转化、要素整合等多重挑战。学术界应立足福建实际,贡献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福建省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盛大启幕 榕城共议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升级

福建省经济学会会长、厦门大学龙小宁教授强调,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引擎”。本次年会的研讨成果将直接服务于福建产业政策的制定,为集成电路、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的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开幕式由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碳经济研究院院长简逢陞教授主持。

在主题发言环节,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一系列贴合福建实际的建议:

厦门大学柏培文教授提出,数据要素的运用可提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促进创新、加强政府引导,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

华侨大学魏下海教授针对福建人口老龄化趋势,提出高龄劳动力和机器人技术的“互补协同”模式。

集美大学庄赟教授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建议通过“AI技术下乡”等措施缩小差距。

厦门大学刘晔教授结合实地调研,提出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在福建落地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简化手续、提高中小微企业折旧率的建议。

此外,专家学者还就“一带一路”投资、全球价值链参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去中心化金融合规等议题进行了讨论。本次年会共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涉及新质生产力、绿色金融、低空经济等热点领域,展示了福建省经济学界的研究实力和实践关怀。

在分组论坛上,学者们围绕四大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落地的产业方案。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刘建丰副教授团队构建了“增量时空”分析框架,为不同城市制定差异化新质生产力发展策略提供了依据。该校陈晓杰副教授研发的“双重机器学习模型”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评估绿色转型效果的科学工具。碳经济研究院韩璐教授建议构建“低空交通+物流+文旅”融合模式,打造低空经济特色产业集群。

福建省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盛大启幕 榕城共议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升级

在闭幕式上,龙小宁教授表示,本次年会成功搭建了学术与实践的桥梁,未来将把研讨成果汇编成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参考。福建省经济学会将持续深化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研究,为福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承办方,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碳经济研究院已建成多维度碳金融数据库,未来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为福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多理论与实践支持。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