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中国“量子之眼”步入实战阶段,探测范围内隐身飞机无处遁形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18日 19:38 0 admin

在10月16号,香港《南华早报》抖了一个猛料,说中国科学家们搞出了一个星载雷达新技术,能昼夜不停地追着隐身目标跑。文章说,这个技术怕是要给隐身战机的“好日子”画上句号,空战这盘棋规则得重新写了。文章还称“世界已经见识了中国使用光学卫星探测隐形飞机的能力,例如吉林一号商业卫星星座就成功追踪了一架在云层中机动的F-22战斗机,说这一壮举显示了民用卫星系统在军事侦察当中的潜力”。

中国“量子之眼”步入实战阶段,探测范围内隐身飞机无处遁形

《南华早报》是非常关注大陆军事技的发展动态的,有的时候消息来得还是比较快,总的来说还是帮我们宣传了大陆的军事能力。但是有的文章的准确性还是要打折扣的,大陆的科学家确实在隐身目标探测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相关的技术可能不是《南华早报》所描述的那样。

其实目前主要的对隐身目标的太空探测技术是量子成像雷达和微波光子雷达,而不是普通的太空雷达技术。量子成像雷达可以进行全天候的探测,通过量子纠缠光源和成像技术突破雨雾、沙尘等复杂环境的限制,探测距离目前就可以达到1500公里的,当然这是在Q波段,误差已经能控制在0.3米级。

中国“量子之眼”步入实战阶段,探测范围内隐身飞机无处遁形

对隐身飞机可以直接测量量子态的扰动,像F-35战斗机的雷达散射面积大概是0.001到0.5平方米,而B-21隐形轰炸机的雷达散射面积据称可以达到0.0001平方米,对普通雷达这些隐身性能其实还是挺厉害的,但是如果在量子雷达探测距离之内将无所遁形。

在2017年的时候,就曾经有过报道说中国计划在10年内研发卫星搭载的量子雷达系统,用于追踪B-2轰炸机等隐身目标,但是目前具体进展情况并没有公开披露。在2025年9月,我国著名的雷达研究所在西北戈壁滩完成了全球首次量子雷达成像暴雨环境之下的实测,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特大暴雨当中,成功捕捉到了150公里之外的移动目标毫米级的形变数据,这一突破标志着量子成像雷达正式迈入了全天候实战应用阶段。

中国“量子之眼”步入实战阶段,探测范围内隐身飞机无处遁形

它还标志着人类首次拥有穿透极端天气的“量子之眼”,相关的湖中实验也显示量子雷达系统已经实现昼夜开机工作,探测距离超过了100公里,据称最新的技术进一步优化了信号处理的算法,可适应更复杂的电磁环境。

中国“量子之眼”步入实战阶段,探测范围内隐身飞机无处遁形

而微波光子雷达反隐身的原理是什么?是通过光子技术穿透隐身材料实现高精度的探测,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波段信号以消除干扰。在2023年的珠海航展上面,曾经有过介绍,说这个系统在台风天气中实现追踪了三艘隐身导弹艇。总之我国的量子雷达和微波光子雷达的研究水平是处在世界前列的,正在做好准备迎接第六代战机和最新型隐形舰艇的到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