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预制菜里的中国:一场关于“吃”的信任危机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1日 03:37 0 aa
预制菜里的中国:一场关于“吃”的信任危机

这年头,吃顿饭都快吃成一场谍战了。你得先判断这菜是不是“预制”的,是不是“冷冻”的,是不是“中央厨房”统一配发的“工业慈悲”。一不小心,你就从消费者变成了“知情权受害者”,从食客变成了“情绪维权斗士”。

罗永浩,这位永远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中年男人,又一次用他的“嘴炮”点燃了全民情绪。他不过是去西贝吃了顿饭,结果吃出了一场舆论海啸。他说:“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一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于是,西贝慌了,贾国龙怒了,公关团队连夜写稿,律师函准备起飞,仿佛不告罗永浩就不配做餐饮巨头。

可问题是,罗永浩说的,真的是“假话”吗?



一、预制菜:一个被定义的“灰色地带”

先别急着站队,咱们得先搞清楚,什么叫“预制菜”?按国家六部委2024年的定义,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经过工业化预加工制成的预包装食品”,但中央厨房配送到门店的菜品不算预制菜。这就有意思了——你在门店后厨加热的那包“小牛焖饭”,从法律上讲,它还真不是“预制菜”,它只是“预加工食品”。

可消费者不认这个账。在他们眼里,只要不是现炒现做,只要是从塑料袋里倒出来的,只要吃起来像“飞机餐”,那就是预制菜。你说不是?那你就是在玩文字游戏,就是在“洗地”,就是在“欺负我不懂法”。

所以,这场争论从一开始就不是“真假”之争,而是“定义权”之争。西贝想用法规洗白自己,罗永浩却用常识揭穿它。你说你不是预制菜,可你那18个月保质期的海鲈鱼,你那袋装加热的牛肉饭,哪个不是“预制”的灵魂?你只是没违法,但你确实“缺德”了。



二、知情权:一场“我不说你就不知道”的游戏

罗永浩这次最狠的地方,不是骂西贝“恶心”,而是他提出了一个看似温和却极具杀伤力的诉求:消费者有权知道他们吃的是什么。

这不是小事。你知道你点的那份89元的葱香烤鱼,其实是从冷冻袋里拆出来的吗?你知道你吃的那碗“手搓莜面”,其实早就搓好了,只是加热了一下吗?你不知道。你只知道这顿饭花了你663块,吃完还觉得自己挺讲究。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不是预制菜有罪,而是你不告诉我你有罪。

西贝的回应是:“我们没违法。”可消费者要的不是合法,而是“合心”。你说你是“中央厨房标准化管理”,可在我眼里,那就是“工厂流水线”。你说你是“品质保障”,可在我嘴里,那就是“飞机餐味”。你说你是“非预制”,可我吃出来的,全是“预制的灵魂”。



三、贾国龙的“三个一定”:一场公关灾难

贾国龙这次是真急了。他说:“我们一定会起诉罗永浩,一定一定会,一定!”三个“一定”,说得铿锵有力,说得像个被踩了尾巴的猫。

可你越这样,公众越觉得你心虚。罗永浩不过是吃了顿饭,发了个微博,你就跳起来说要起诉?那你是不是也太不经说了?你说你不是预制菜,你把厨房打开了,结果呢?建议看看你们厨师在短视频中的尴尬,都不用罗永浩去悬赏了。这可能是老罗最痛快淋漓的一次直播了。

这不是公关,这是“公关自杀”。



四、罗永浩的胜利:不是他赢了,是你输了

罗永浩这次又“赢”了。他赢的不是官司,不是舆论,不是流量,而是常识的胜利。

他让全国人民开始思考:我到底吃了什么?我花的钱值不值?我有没有被当成傻子?他让“预制菜”这个词从厨房角落走到了聚光灯下,让“知情权”这个听起来像法律术语的词,变成了老百姓的口头禅。

他让西贝这样的“国民品牌”第一次感受到了“信任危机”的重量。你不是说你“莜面手搓”吗?那你搓给我看看啊!你不是说你“牛肉现煮”吗?那你煮给我看看啊!你不是说你“没有预制菜”吗?那你解释解释那袋装牛肉饭是怎么回事啊!

你说你不是预制菜,可你吃起来就是预制菜。你说你是“中央厨房”,可消费者眼里那就是“工厂外卖”。你说你是“标准化管理”,可我们吃的是“情感消费”,不是“工业慈悲”。



五、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这场风波迟早会过去,西贝也许会恢复客流,罗永浩也会去怼下一个目标。但它留下的问题不会消失:

我们到底在吃什么?

我们吃的是饭,是情感,是信任,是“我以为你给我炒的菜,结果你给我热了个袋”。我们吃的是“我以为我花了钱,你就得对我诚实”,结果你跟我说“我没违法”。

这不是一顿饭的问题,这是整个社会信任的裂缝。

你说你是“非预制”,可你吃起来就是“预制”的味。你说你是“现做”,可你端上来的是“复热”的灵魂。你说你是“品牌”,可你做的事,像个“骗子”。

所以,别怪罗永浩嘴毒。他只是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话:

“我可以吃预制菜,但你不能把我当预制人。”

这场风波,其实是整个中国餐饮业的一次“信任体检”。它告诉我们,消费者不再是那个“你端什么我吃什么”的沉默群体了。他们开始问问题,开始要答案,开始用钱包投票。

而品牌们,别再用“合法”来掩盖“缺德”了。你以为你在管理供应链,其实你是在管理人心。你以为你在定义“预制菜”,其实你是在定义“信任”。

别再玩文字游戏了,别再拿“中央厨房”当挡箭牌了。消费者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懒得说。可一旦他们说了,你就得听着。

毕竟,吃饭这件事,从来就不只是“吃”那么简单。

它是我们生活的底线,是我们信任的最后一道防线。

你要敢在这上面动手脚,那你就得准备好,被罗永浩这样的人,一锤一锤地砸下去。

直到你明白:你不是在卖饭,你是在卖“信”。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