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亲身实验点燃青少年科学兴趣——“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主场在鄂举办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21日 20:27 0 aa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陈罗谦 徐雅丽

拉洋片为什么会被称为街头“土电影”?透光铜镜的奥秘是什么?流光溢彩的玻璃画是怎么创作出来的?10月21日,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主场活动在武汉举办。科普展区内,中小学生们或依照老师指导,或根据文字提示,和科学装置互动、求证答案,玩得不亦乐乎。

学生们感触“身边的科学”

在“苏绣”展台,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学生小王和同伴们尝试“穿针引线”,根据提示模拟苏绣针法,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苏绣的精美绝伦给小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手实操才体会到刺绣的难度不小,她腼腆地笑了笑,“刺绣有一点难,不过也很好玩,很有意思!”

看到静立不动的机器狗,小学六年级学生陈哲瀚按捺不住好奇,一边迎上前去观察,一边抬起机器狗的四肢,尝试让“狗狗”动起来,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机器狗奔跑起来,孩子们也追逐而去。个头小小的陈哲瀚做出颇有哲理的总结:“这些都是机器,后面都是人在操作,和它们接触我完全不担心。”

亲身实验点燃青少年科学兴趣——“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主场在鄂举办

活动现场。湖北省科技馆供图

在湖北省科技馆的展台里,工作人员王雅雯用硬币、水杯、卡片、清水、肥皂水、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搭建起一个液体表面张力“体验点”,通过简易的实验,让学生们感受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体会不同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差异。

“摆动的频率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是链子的长度、手机的重量、还是摆动的幅度?”

无独有偶,在江西省科技馆展台,科学老师宁罗贞随手拿出手机和手机链,摇晃起来,和在场的学生们讲起“单摆实验”,装置简易,学生们劲头十足,纷纷讲出自己的推测。

“拿出教具,学生们进入物理课模式,可能会昏昏欲睡,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一下子就感兴趣起来,好奇心也拉满了。”宁罗贞说,在课堂中,老师们也会利用气球、桌子、椅子等,讲解简单的科学原理,学生们学习后也可以反馈到生活中去,就会有实实在在的感触。

亲身实验点燃青少年科学兴趣——“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主场在鄂举办

活动现场。湖北省科技馆供图

线上+线下 科普丰富“不打烊”

展区现场,空气炮、火焰神掌等趣味实验融合物理、化学知识,更是让跃跃欲试的学生们大排长龙,亲身过一把“科学瘾”。

当日,以湖北省科技馆“镇馆之宝”长江流域科技史壁画为灵感的科普剧《大江与文明:云梦天工》、8所长江沿线科技馆的科普工作者联合朗诵《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节目演出,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郭哲、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硕分别以《搭建科技文化“两创”的拱顶石》《革故鼎新 辉光日新:长江文明的创新性》为题开展主旨报告。

亲身实验点燃青少年科学兴趣——“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主场在鄂举办

活动现场。湖北省科技馆供图

联合行动包括主场活动、联动活动、专题活动三大版块,互为补充,点面结合,共同展示科学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期,湖北省科技馆原创推出的展览“追梦:来自海洋的呼唤”在华科附中开启首站巡展,展示中华民族从运河走向深蓝的文明轨迹,并以实体挂图和电子展览的方式与全国科技馆共享;《郑和宝船:航海密码》云端科学课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联动全国130多家场馆与学校同上一堂科学文化课,让学生在探究古代航海智慧中收获新知。各项专题活动持续线上线下开展,为公众送上一场丰富的科学文化盛宴。

据悉,活动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指导,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湖北省科学技术馆承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协办。

亲身实验点燃青少年科学兴趣——“感触科学文化”主题科普活动主场在鄂举办

活动现场。湖北省科技馆供图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