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施压 东方坚守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家伙事,全球半导体行业都离不开它。荷兰的ASML公司长期霸占着高端市场,尤其是极紫外光刻机那种顶尖货色,美国在...
2025-10-22 0
“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在近日召开的2025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清华大学助理教授、星海图智能联合创始人许华哲、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湖州研究院院长许超、清华大学教授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等多位具身智能领域的“大佬”齐聚一堂,共同展望机器人领域的现状和未来。
关于机器人究竟应该是模型驱动还是数据驱动,在AI行业一直争论不休,似乎目前尚未有标准答案,什么才是具身智能发展的“第一性原理”?
作为冉冉兴起的新兴科技产业,尽管在具体路线上仍有争议,现场与会者的共识是,不管技术如何组合,最终还是效果说话,“我觉得机器人和机器人智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全新的时代,所以年轻人应该就要把油门踩到底,全力加入到这个行业里来。”赵明国坦言。
“不是把DeepSeek塞到机器人里”
许超认为,未来最佳的组合方式是牛顿+辛顿(Geoffrey Hinton),一个是物理学家路线(软件),另一个是计算机路线(硬件),如果让他们二人“握手”协作,无疑是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佳路径。
软件和硬件无法分离,许超举例,过去很长时间中,具身智能控制学更多是在研究“小脑”。随着传感器价格下降,算力提升,机器人除翻跟斗之外,也可以去识别目标避障,包括轨迹规划还有协同,这也需要“大脑”的能力。
在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看来,随着AI和软件能力增强,对于硬件的要求反而会越来越低,“大家可以观察到一些残疾人,他甚至没有手,却也能干活儿,甚至可以干针线活儿,但实际上就是AI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对硬件要求会逐步降低。”
在王兴兴看来,以前,由于全世界机器人AI软件能力都不够,因此对硬件一致性、可靠性和灵活度要求都很高,如今AI训练出来的算法已经有很大进步,哪怕硬件传感器噪声很大,间隙很大,一致性也有待提升,但是如今的AI算法已经能够与之协调和适应。
对于数据和模型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清华大学教授机器人控制实验室主任赵明国似乎更支持“数据驱动”,在他看来,模型驱动需要开发者先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再用理论指导实践,但是目前人类理解能力不够,理论的覆盖面也有限,“数据的覆盖面是更大的,我们正在数据科学中总结新的理论,但这个理论现在还不够成熟。”
在清华大学助理教授、星海图智能联合创始人许华哲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则倒向“模型”那一边:对于机器人研究者而言,大多数选择Model-based(模型驱动),到今年更是全都变成“VLA项目”(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用脚投票虽非本质,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才聚集情况。
所谓的具身智能模型,和广义的AI大模型有区别。自变量机器人CEO王潜表示,具身智能不是把deepseek塞到机器人里,而且具身智能也不是AI应用,而是基础模型。通才模型是未来通用机器人的核心,因为通才模型可以通过学习物理规律、物体属性和交互模式,后续能够以极少的数据实现新任务的快速适应。
“人工智能好比一个孩子,自动化是父亲,计算机是母亲,数据则是叔叔。”许超幽默地“和稀泥”说,硬件、软件、模型和数据应该融为一体。现在具身智能描绘的蓝图很大,若把范围聚焦到具体任务上,那就必须软件、硬件、数据和模型相关人员通力协作,逐个攻克难题,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机器人的未来形态
能不能有一个机器人,它有自己的欲望和好奇心?
在许华哲看来,自己理想中的机器人形态是能替人类探索浩瀚无边的宇宙,“人类知识的传播效率实在太低了,主要依赖老师传授。而机器人不一样,只要它自身不损坏,就能一直运作;就算损坏了,只要把它的神经网络移植到新的机体上,它就能继续生存。”
在许华哲的构思里,未来的机器人能和人类进行融合,并且能搭建“未来之城”,验证人机融合,除此之外,他还希望机器人的智能发展更加“绿色”,在新一代AI架构下,其算力应该会有革命性变化。
王兴兴坦言,很多商品都可以按成本与重量来算,这是直观的第一性原理,但在智能产业领域,对于什么是“第一性”仍然没有明确定义。在智能领域,目前还是缺乏像牛顿力学那样的基本规律体系。未来可能需要在核心原理与工程实践之间,找到新的平衡与连接方式。
在他看来,如果真的实现具身智能,最终距离AGI(通用人工智能)就非常接近了,“AGI应该是人类最终极的发明,包括后续的生产、消费娱乐,经济探索都可以用它来实现。这是当下我们这代年轻人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王兴兴笑言,在这一代人中,如果有人能写出智能方面的“牛顿定律”,未来就会是过去几千年人类历史中最厉害的人。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文章
西方施压 东方坚守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家伙事,全球半导体行业都离不开它。荷兰的ASML公司长期霸占着高端市场,尤其是极紫外光刻机那种顶尖货色,美国在...
2025-10-22 0
技术枷锁锁台芯,地缘风云起波澜全球半导体行业这几年风起云涌,尤其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光刻机成了各方博弈的焦点。阿斯麦这家荷兰公司,几乎垄断了极紫外光...
2025-10-22 0
“不管是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在近日召开的2025美团机器人研究院学术年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清华大学助理教授、星海图智能联合创始人许华...
2025-10-22 0
潮新闻客户端 潮新闻近日,“生命健康前沿-精准诊断与身心健康论坛”在浙江丽水举办。本次论坛汇聚150余位生命健康领域顶尖专家、行业精英与企业家代表,共...
2025-10-22 0
来源:中国日报网 10月18日,第138届广交会AI贸易生态发展论坛在广交会堂第二会议室举办。论坛以“新出海·新生态·新动能——AI贸易生态构建者”为...
2025-10-22 0
荷兰媒体NOS报道,荷兰芯片机制造商阿斯麦(ASML )预计 2026 年销往中国的芯片机数量将大幅下降。尽管如此,该公司对来年仍持乐观态度。这家总部...
2025-10-22 0
证券日报网讯 万丰奥威10月2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随着通航飞机应用场景不断增多,公司在有计划地开拓国内生产基地,目前在国内建设青岛、新...
2025-10-22 0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文漪、通讯员董仁琼、罗文文)专利不仅能保护创新,更能直接“变现”为真金白银。近日,中电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云)通过武汉知...
2025-10-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