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安世中国高调恢复销售,人民币结算切断依赖,全球供应链生变?

今日新闻 2025年10月27日 06:48 0 aa


10月23日,半导体行业爆出重磅消息:安世半导体(中国)一纸公开信直接“叫板”荷兰母公司,不仅强硬驳斥总部对中国工厂的质量质疑,更明确宣布恢复正常销售并启动法律维权。这场中外子母公司的“撕破脸”,看似是企业内部矛盾,实则揭开了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在全球格局中话语权提升的关键一幕。

安世中国高调恢复销售,人民币结算切断依赖,全球供应链生变?

矛盾的引爆点,是荷兰总部此前发给客户的一份“警告函”。信中声称“无法保证中国工厂芯片质量”,这番言论瞬间引发市场恐慌——要知道,安世中国早已不是简单的“生产车间”,而是承载着全球近六成产能的核心基地,年产芯片超50亿颗,且近年出货合格率始终稳居行业前列。在没有任何数据支撑的情况下突然质疑质量,业内普遍认为,这背后是总部对中国分公司控制权的争夺,甚至掺杂着非商业层面的考量。

安世中国高调恢复销售,人民币结算切断依赖,全球供应链生变?

面对总部的“发难”,安世中国的反击精准且有力。其在回应中强调,所有生产流程均符合国际标准及集团规范,且通过多重权威认证,同时承诺将保障供应稳定。更关键的是,安世中国悄然启动了一项“釜底抽薪”式的操作:全面改用人民币结算,从分销商到终端客户的交易彻底摒弃美元、欧元。

安世中国高调恢复销售,人民币结算切断依赖,全球供应链生变?

这一结算方式的调整,绝非简单的货币更换。对安世中国而言,人民币结算意味着资金流可在国内形成闭环,彻底摆脱母公司外汇系统的掣肘,即便与总部矛盾升级,也能确保运营不受影响;对客户而言,这不仅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更传递出“中国业务独立可靠”的强烈信号——要知道,中国市场占安世全球业务的半壁江山,稳住本土客户,就握住了博弈的主动权。业内将此评价为“运营层面的自主突围”,更是中国半导体企业掌控供应链的一次实战演练。

安世中国高调恢复销售,人民币结算切断依赖,全球供应链生变?

荷兰总部的焦虑显而易见。眼见中国分公司“不听话”,总部紧急计划在东南亚寻找新的封测合作伙伴,试图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东南亚多数代工企业要么有中资背景,要么依赖中国的设备、技术和零部件,想要“绕开中国”根本不现实。更重要的是,芯片封测行业对产能稳定性、技术一致性要求极高,生产线迁移需经过漫长的认证、测试流程,少则一年多则数年,期间客户流失、成本飙升的风险难以承受。如此看来,总部的“替代计划”更像是一种姿态,难以撼动中国工厂的核心地位。

安世中国的硬气,底气源于自身的实力沉淀。如今的安世中国,研发团队本地化率超80%,在车规级芯片、功率二极管等细分领域占据全球关键份额,早已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体系。这意味着,一旦中国工厂停摆,安世的全球供应链将直接断裂——荷兰总部或许清楚,这场控制权之争,自己从一开始就没占优势。

这场企业内部的博弈,本质上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调整的缩影。随着中国企业在技术、产能、市场等方面的话语权不断提升,曾经“总部说了算”的传统模式正在被打破。安世中国的突围,不仅是为自身争取权益,更向外界证明: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早已不是可随意替代的“配角”,而是影响全球市场的核心力量。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