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飞哥周记:2025.10.6你怎么又被骗了呢?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06日 08:12 1 admin
飞哥周记:2025.10.6你怎么又被骗了呢?

老师,我被骗了,被骗了几千元!”

“你怎么会被骗?在什么平台上被骗子骗的,过程怎么样?”

“我是在游戏平台买装备,然后有人说可以私下联系,有优惠,就转钱了,然后就被拉黑了。”

“这个案例不是班会上和你们说过么,不是不要贪便宜,要走第三方的么?”

“老师,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没认真听。”

------

每年的开学初,新生入校的时候,也是很多诈骗分子蠢蠢欲动的时候。

随着时代发展,网络诈骗的方式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借助AI换脸和模拟人声,采用新的骗术和方法依旧活跃。

学校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讲了很多关于防诈的案例和预防措施,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坚决不转账。

可是,为什么还会有一些同学“涉世未深”“频繁被骗”呢?


原因之一:社会经验不足。

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有限,缺乏应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能力。

骗子利用这一点,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骗局,如虚假兼职、网络贷款等,诱导新生上当受骗。

大一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对社会缺乏基本认知。

从高中的封闭环境, 突然进入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心理防线很容易被突破,加上刚刚获得经济自由,手里有一定的生活费,成了骗子眼中的“肥羊”。

说大一学生“天真纯真”也罢,其实是缺乏对事实真相的清醒认知,阅历很浅。

从学校到学校,能够轻易地、无底线地去相信“骗子”以及被“骗子的话术”,觉得会有这样的好事,觉得骗子不会骗自己。

这种“单纯”也暴露出大一新生盲目相信陌生人,缺乏判断能力,容易被拿捏。


原因之二:防范意识薄弱。

部分新生对诈骗的警惕性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诈骗的危害性。

他们可能没有认真阅读学校发放的反诈宣传资料,对常见的诈骗手段了解不足,容易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

在开班会的时候不认真、不入神,对警官、老师讲的身边案例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从中汲取教训,总以为自己足够冷静和聪明,被骗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所以,主题防诈教育敷衍了事,开会就玩手机,根本不听,自然就没有入脑,更不会入心。

所以,从虚假购物到助学贷款陷阱,再到刷单兼职欺诈,诈骗分子利用学生心理弱点,精心设计各种骗局。无数大学生还没来得及适应新环境,就已经跌入了诈骗陷阱,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双重打击,让本该美好的大学生活蒙上阴影。


原因之三:心理需求易被利用。

新生在大学生活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需求,如对社交的渴望、对经济独立的追求等。

骗子会利用这些心理需求,设计相应的骗局。

例如,以“同城约会”“兼职赚钱”等为诱饵,吸引新生参与。

同时,大一新生离开了父母的管束,总自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大人了,能够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了,可是擦亮眼睛不是口号,是要真的能够分辨清楚。

要警惕所有“低投入、高回报”“零门槛、赚快钱”的承诺,本质上都是骗局的外衣。

经济独立的初心没错,但千万不要被赚快钱的幻想冲昏头脑。


防诈宣传不是一次性的,是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

最好的教育和成长,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在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和理智。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为手机加装“防护网”。

这是物理防诈手段,更重要的是心智成熟,要从心出发,绝不贪图便宜绝不走捷径。

牢牢记住“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切勿相信“轻松赚钱”的承诺,拒绝刷单等违法违规行为。

只要和“钱”有关,即使是视频和语言,都要留个心眼,都要进一步核查核实,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和美好大学生活。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