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重磅!同济大学2项研究成果,同期登顶Science!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12日 16:05 0 aa

10月10日,同济大学2篇论文成果同期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一篇来自法学院,一篇来自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一文一理的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同济深厚的学术底蕴。

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监管制度建设对促进人工智能开源发展和安全风险防控发挥着显著作用。聚焦这一领域,同济法学院朱悦助理教授、张韬略副教授、徐钢副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登顶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

重磅!同济大学2项研究成果,同期登顶Science!

文章分析了我国人工智能监管的现状,提出其中开源豁免、科研豁免、高效的专门司法、人工智能科研诚信、科技伦理以及先行先试等六项关键制度对促进开源发展与防控安全风险所发挥的显著作用,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同济大学法学院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朱悦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张韬略为论文共同作者,徐钢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学科交叉成为促进理论和知识创新、解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中复杂问题的重要途径。根植百年底蕴的法科教育,同济建成以法学与理工科交叉为特色的法学院。当前,法学院已发展为国家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基地。

重磅!同济大学2项研究成果,同期登顶Science!

近年来,学院牵头建设上海市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持续研究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治理问题,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助力人工智能朝着“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方向发展。

破解长寿密码,为抗衰老干预提供新靶点

重磅!同济大学2项研究成果,同期登顶Science!

一种栖息于东非地下的啮齿类动物裸鼹鼠何以能长寿不衰?原来,它们能通过cGAS蛋白的适应性演化,将人类细胞中的DNA修复抑制因子转化为修复增强因子,这为抗衰老干预提供新靶点。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毛志勇教授团队的这一科学发现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

同济大学毛志勇教授、蒋颖副教授为该工作的通讯作者,陈御助理教授和博士研究生陈芷茜为该工作的并列第一作者。

重磅!同济大学2项研究成果,同期登顶Science!

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对生命的探索从未停止。一代代科学家用智慧与坚持,铺就了认识生命本质的阶梯。

同济生命学科始建于1937年,积淀深厚。依托于此成立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实力强劲,已形成一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与973首席科学家、以及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人才队伍。

重磅!同济大学2项研究成果,同期登顶Science!


依托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及上海市信号转导与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学院师生主攻方向为针对生物医药及重大疾病机制的转化医学研究,同时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与表观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产出了一批重要成果。

重磅!同济大学2项研究成果,同期登顶Science!

今年7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东方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岳锐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团队的发现给出了干细胞治疗的新策略。

面向未来,同济大学科研人员将紧扣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所需,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程中,为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贡献关键力量。

欢迎关注“同济招生”头条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同济大学官网、官微等

#同济大学##上海##双一流##高校种草大赛##推我大学上热门##期刊#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