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很高兴再次见到大家。近几年因为为国际形势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国内所有科技产品的价格,已经“内卷”到简直让人惊掉下巴,这在全球都是...
2025-10-15 0
来源:新浪科技
OpenAI又造就了一波大涨。这已经是过去一个多月的第四次。站上OpenAI的风口,股价就能上天。一个月时间,OpenAI已经从英伟达、AMD以及博通敲定了26吉瓦的算力。
半导体巨头博通周一收盘大涨10%,市值已经接近1.7万亿美元,一举超过台积电,成为市值仅次于英伟达的第二大半导体公司。在这波AI热潮中,陈福阳领导的博通同样受益匪浅,今年以来股价已经增长了一倍。
此次推动博通股价攀升的,又是造富神话OpenAI。这家生成式AI巨头不仅自己估值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而且还有着“金手指”的美誉。谁和他们达成合作交易,随后就会股价飙升。
博通大涨是因为他们宣布与OpenAI达成战略合作,两家公司将共同部署定制的10吉瓦(GW)级AI芯片。OpenAI将负责AI芯片设计,并与博通共同开发和部署。与此前英伟达和AMD的交易不同,OpenAI与博通的合作不涉及投资与补贴。
根据两家公司的新闻稿,OpenAI将通过这些自研芯片和系统,将其前沿模型和产品开发经验直接融入到硬件产品中,释放全新的计算能力和智能水平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并完善网络系统,在2029年年底前完成工作。
实际上,这已经是博通第二次因为OpenAI股价大涨了。上个月博通发布财报之后,陈福阳宣布有一家神秘新客户承诺了高达100亿美元的新订单。当时市场就猜测这个新客户是OpenAI,推动博通股价大涨16%。
现在两家公司正式宣布合作。尽管这是已知消息,但依然让投资者感到兴奋,推动博通股价又迎来第二波涨势。陈福阳算是把OpenAI这个股价推动剂用到了极致,真正做到“一鱼两吃”。
过去一个月,OpenAI持续宣布了数千亿美元的几项重磅新交易,从英伟达、AMD和博通敲定了高达26吉瓦的算力。奥特曼在持续推动云服务商与芯片巨头们股价大涨的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好的合作条件。
上个月,OpenAI宣布与甲骨文达成未来五年3000亿美元的云服务大单。甲骨文股价一日飙升36%,创下三十多年的最大涨幅,市值暴涨2500亿美元,一度超过9000亿美元。
几周前,OpenAI又与英伟达宣布达成战略投资协议。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资至多1000亿美元,支持OpenAI购置英伟达AI处理器打造耗资数千亿美元的数据中心集群。交易宣布当天,英伟达市值猛增了2000多亿美元,总市值突破4.5万亿美元。
一周前,OpenAI和AMD宣布达成战略合作:OpenAI将在未来几年部署总计6吉瓦(GW)的AMD处理器,预计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首批1吉瓦的部署,使用AMD即将推出的MI450系列。受此消息刺激,AMD股价上周攀升了35%,市值一路飙升突破3500亿美元。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OpenAI已经连续达成了云基础设施,AI处理器采购以及合作研发自有芯片的四笔重磅合作交易,不仅确保了自己未来的算力,实现了处理器供应商多元化,更计划构建自有AI基础设施。
奥特曼的野心还不仅于此。今年8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还畅想了OpenAI向消费硬件、脑机接口和社交媒体的扩展空间。当时他就表示,OpenAI在“不远的未来”将花费数万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建设,并暗示如果美国政府迫使谷歌出售Chrome浏览器,该公司将有兴趣收购。
奥特曼是想把OpenAI打造成一个类似谷歌这样的全栈AI巨头,成为横跨大模型、消费硬件、处理器、社交平台以及数据中心的巨无霸企业。如果这些规划得以落实,OpenAI的估值或许将增长数倍,达到数万亿美元的级别,与谷歌、微软、苹果平起平坐。
然而,在这股AI大跃进的背后,却隐隐浮现另一个风险:OpenAI这已经签下了数千亿美元的大单子,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他们真的有钱支付落实吗?如果没有足够资金,还在不断签下无法兑现的天价大单,在资本市场推高自己估值与AI公司股价,那么目前这股AI热潮的背后是否存在巨大的泡沫?
花旗集团分析师估算,OpenAI每新增1吉瓦计算能力,需在基础设施上投入约500亿美元。因此,OpenAI与芯片制造商的最新合作,预计到2030年将累计带来约1.3万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OpenAI绝对是史上融资能力最强的创业公司,他们的融资与估值不断打破创投圈的记录。就在今年4月,他们又完成了400亿美元的创纪录融资,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孙正义的软银负责300亿美元,微软也有继续跟投。其中100亿美元在已经4月中旬到位,其余300亿美元将在年底到位。
不过,软银的总投资额将与OpenAI的营利性转型挂钩,如果OpenAI母公司无法顺利转型为营利性公司,软银的投资额将降至200亿美元。这也是马斯克持续通过诉讼以及收购等手段,阻止OpenAI母公司转型的主要原因,他想为自己的xAI创造追赶时间。
不到半年时间,OpenAI最近的估值继续增长到惊人的5000亿美元,超过马斯克的SpaceX,成为史上估值最高的创业公司。马斯克只能略有些酸溜溜地在X上评论说,OpenAI的估值过高了。
马斯克或许是存在敌意,但OpenAI的疯狂也面临着诸多质疑。短短一个多月时间,OpenAI、英伟达、AMD、甲骨文与博通之间的巨额投资与合作掀起了AI时代最大的资本风暴。
如此大规模的算力投资,OpenAI能否产生相应的商业回报,这依然是个疑问。当一家尚未盈利的创业公司以数千亿美元估值撬动全球资本市场,并与芯片巨头、云服务商编织起资本与技术深度绑定的交易网络时。业界自然会讨论是在见证一场技术革命的必要基建,还是在目睹一场危险的资本循环游戏。
的确,OpenAI的营收增长相当惊人。他们的营收主要来自于ChatGPT的订阅营收,企业用户的API付费以及向微软等企业出售定制AI解决方案。虽然目前OpenAI主要营收还是来自用户订阅,他们周活跃用户已经高达8亿级别,但正在积极转向企业AI基础设施为主的营收模式。
继去年营收增长150%之后,今年上半年OpenAI的年化营收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预计今年全年营收将增长超过两倍,达到127亿美元。按照目前的规划,OpenAI预计2030年营收达到2000亿美元。
只是,这么夸张的融资额度,如此迅猛的营收增长,都满足不了OpenAI的烧钱胃口。去年OpenAI净亏损高达40亿美元,他们预计今年增长一倍达到80亿美元。为了在AI军备竞赛中继续保持优势,OpenAI豪言未来五年将投入超过1150亿美元,主要用于自建数据中心等算力投资。
这个烧钱速度远远超过了OpenAI的营收和融资步伐。奥特曼不得不边谈合作边融资。为了尽可能降低资金需求,奥特曼在英伟达和AMD两笔处理器采购协议上,采用了创新的“投资-采购”模式。
英伟达向OpenAI进行至多100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OpenAI则用这些资金采购英伟达的处理器。而OpenAI采购AMD足够的处理器,推动AMD销售和股价增长达到目标后,AMD将向OpenAI提供至多10%的认股权证,相当于是向OpenAI提供业绩奖励。据媒体报道,奥特曼还去找了台积电寻求投资,但台积电并没有接受。
英伟达GPU可以用股权投资来抵消,但AMD的GPU采购和博通的自研芯片都需要前期巨额资金投入。而且,OpenAI与甲骨文签下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每年的账单就高达600亿美元。OpenAI哪来的这么多钱支付?
看起来,甲骨文并不担心。甲骨文联席CEO克莱·马古伊克(Clay Magouyrk)本周信心十足地表示,OpenAI“当然”能支付每年600亿美元的云资源费用。他提到,OpenAI的用户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AI技术将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企业产生巨大影响。
黄仁勋也就“供应商融资”的外界质疑进行了澄清。他表示,OpenAI暂时没有钱,他们需要用未来指数级增长的前景来筹集这些资金。所以他们给了我们机会,与其他投资者一起投资。黄仁勋甚至表示,自己只遗憾没有更多的钱可以投资OpenAI。他相信,OpenAI会成为一家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公司,而英伟达会成为首个市值超过十万亿美元的企业。
有趣的是,在外界担忧OpenAI疯狂扩张存在资本泡沫之际,作为当事人的奥特曼也在警告AI行业的泡沫风险。他在一个多月前公开表示,自己也认为AI市场正处于泡沫期,但AI仍然是长期以来最为重要的创新。
目前的AI投资热潮,也让很多人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的网络股泡沫。在世纪之交之际,投资者疯狂涌入新兴的互联网公司,相信互联网会改变所有的商业模式,盲目推动尚无盈利能力和缺乏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市值与估值。
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互联网的确改变了此前几乎所有的行业,但是这并没有阻止泡沫破灭与股市崩盘。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纳斯达克指数损失了近80%的价值,许多互联网公司都没有存活下来。
实际上,很多行业人士都提到了目前AI领域的投资存在泡沫风险。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今年3月份就表示,很多大型科技公司、投资基金和其他机构纷纷竞相建立AI训练服务器基地,这种趋势开始显得有些盲目。许多项目在建设时并没有明确的客户。
虽然蔡崇信相信AI市场规模可能至少达到10万亿美元,但也强调AI并非赢家通吃的领域,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开发出最强大的AI模型,而在于能否更快地实现技术落地和应用。蔡崇信和马云一道亲身经历过网络股泡沫破灭。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甚至认为,当今的AI泡沫事实上比互联网泡沫更大,标普500指数前十大公司今天的远期市盈率(P/E)高于1990年代中期科技泡沫时期的前十大公司。
在他看来,目前的AI泡沫与与互联网泡沫有一个重要区别:当年的众多互联网创业公司分散了泡沫风险,而目前市场风险高度集中在极少数科技巨头上,估值甚至比当年更为夸张。
但乐观者总是存在。Constellation Research首席分析师Ray Wang认为,“从更广泛的AI和半导体投资角度来看¼¼我不认为这是泡沫。供应链的基本面依然强劲,AI趋势的长期轨迹支持持续投资。”
美银证券董事总经理维韦克·阿利亚(Vivek Arya)看来,虽然AI公司正陷入一场竞赛,以保护主导地位或寻找新的创收方式。现在的科技巨头比起当年的网络股公司有着更为雄厚的财务实力。
顶级云服务提供商现在有足够的运营现金流来支持其资本支出。相比网络股时代的互联网公司总是依赖债务融资,现在顶级云服务提供商的资本支出强度约为25%,而预期运营现金流平均超过30%。
英伟达目前市盈率是51倍,而2026年预期市盈率仅为29倍,这“远低于”其盈利增长率。分析师们表示,这与二十多年前思科、北电网络和雅虎等股票100倍估值时“截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目前正处在降息周期,这与此前2000年和2008年市场崩盘时美联储持续加息的状况截然不同。
相关文章
大家好,我是加勒比考斯。很高兴再次见到大家。近几年因为为国际形势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国内所有科技产品的价格,已经“内卷”到简直让人惊掉下巴,这在全球都是...
2025-10-15 0
来源:新浪科技OpenAI又造就了一波大涨。这已经是过去一个多月的第四次。站上OpenAI的风口,股价就能上天。一个月时间,OpenAI已经从英伟达、...
2025-10-15 0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上周末报道称,苹果公司可能将于本周发布三款搭载 M5 芯片的新产品,...
2025-10-15 0
当北约成员国代表在北京为“保障稀土供应”奔波之时,荷兰政府却反手上演扣押中国半导体资产的戏码。这种“一边求合作、一边捅刀子”的魔幻操作,将西方世界的双...
2025-10-15 0
电视排行榜2023 1、电视推荐排行榜前十名有:索尼、三星、海信、TCL、创维、LG、小米、飞利浦、松下、长虹。2、电视推荐排行榜前十名有SAMSUN...
2025-10-15 157
IT之家 7 月 15 日消息,中兴手机官方今日宣布,与中国联通合作的“联通云智手机”中兴远航 60 Plus 将于 7 月 19 日发布,IT之家届...
2025-10-15 9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15 10
文/低空经济探索者7月23日,上海将成为全球低空经济瞩目的焦点。汇聚超300家展商的上海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即将盛大开幕,并将一口气带来19款全球首发产...
2025-10-15 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