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数字员工”落地氯碱工厂:为产线省下四千万线缆,效能提升67%

排行榜 2025年10月25日 17:51 0 admin

在深夜的化工园区,一套由算法驱动的系统正悄然接管着复杂的氯碱生产流程。

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而是中控技术工业具身智能方案在兴发集团兴瑞化工的真实应用。

“数字员工”落地氯碱工厂:为产线省下四千万线缆,效能提升67%

当大多数工厂还在依赖工程师轮班值守时,在兴发集团旗下湖北兴瑞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兴瑞化工)应用,其化身“数字员工”全面接管复杂的氯碱生产流程,实现了装置现场无人化、生产设备自动化、过程控制智能化、工厂管理数字化和经营决策数据化,完成了工业智能化从“工具辅助”向“自主运行”的关键跨越。

中控技术董事长崔山道出了这一变革的核心价值:传统AI始终徘徊在生产执行的边缘,而工业具身智能则直接融入流程工业的“连续运行、高风险、强耦合”特性中,打破了“虚拟思考”与“物理执行”之间的壁垒。这个嵌入了生产全流程的“自主智能体”,正在通过完整的“感知—认知—决策—执行”闭环,让生产过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优化与自调整。

据称,这套系统不仅能够自动识别工艺参数的细微波动,及时进行调整,还能在发现异常趋势时提前发出预警。工程师不再需要紧盯数十个监控画面,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自然语言与系统进行交互,快速解决工艺和设备问题。系统自动生成的关键指标与数据看板,正在成为决策者的实时智囊。

“数字员工”落地氯碱工厂:为产线省下四千万线缆,效能提升67%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光网络通信的通用控制系统(UCS)带来的改变尤为显著。它一举取代了原本分散在五套传统控制系统中的几十面机柜,仅在线缆与施工成本上就节省了超过4000万元,整体效能却提升了67%。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整个工厂神经网络的重构。

而真正让工业智能实现质变的,是那个从根本上杜绝“机器幻觉”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它将烧碱主产品浓度的波动范围牢牢锁定在32%至32.1%的极窄区间内,同时对碱浓度、槽温、淡盐水pH值、折流槽ORP等多个关键指标实现闭环优化。这种精准控制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在原料消耗环节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让每一份能源投入都创造出最大价值。

“数字员工”落地氯碱工厂:为产线省下四千万线缆,效能提升67%

这不仅停留在单点优化的层面,而是构建了一个能够自主感知、分析、决策并执行的智能整体。当大多数制造企业还在数字化道路上摸索时,这套系统已经将生产过程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智能纪元——在这里,算法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化身为不知疲倦的“数字员工”,全天候守护着生产的稳定与高效。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