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AI科技 2025年10月17日 22:37 0 aa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凌晨两点的写字楼还亮着半层灯,外卖骑手在暴雨里抢着最后三分钟送达,传统工厂的工人三班倒赶工却只换来微薄加薪。

我们总以为“越努力越幸运”,可现实往往是“越内卷越迷茫”,明明工业机器人已替代重复劳动,智能算法能优化资源配置,为什么“努力”反而成了性价比最低的选择?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揭晓,恰好给这个困惑提供了答案,北京时间10月13日傍晚,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奖项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

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这三位学者的研究,恰恰戳破了“无效努力”的本质:不是努力没用,而是努力错了方向。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此次诺奖奖金共计1100万瑞典克朗,一半归属莫基尔,表彰他“发现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先决条件”。

另一半由阿吉翁和豪伊特共享,以肯定他们“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对此指出,这一结果对中国的启示尤为深刻:反内卷不是否定竞争,而是让竞争回归合理区间。

不是放弃努力,而是让努力转化为增量价值,而这一切的核心,正在于从“存量内耗”转向“创新增量”。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莫基尔的研究首先解开了“为什么有的努力能催生突破,有的只能陷入循环”的谜题。

他在分析工业革命起源时发现,技术进步绝非偶然,而是依赖“知识启蒙与制度保障“构成的创新生态,这正是中国不少行业陷入内卷的病根。

大家都在存量里拼体力,却没人愿意在知识积累和生态建设上花功夫。莫基尔特别强调17世纪“培根计划”的关键作用。

这个以弗朗西斯·培根命名的知识工程,通过“拓展认知边界、聚焦实用领域、降低知识成本”三大支柱,为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比如皇家学会的成立就深受其影响,科学家与工匠跨越阶层合作,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发明,瓦特改良蒸汽机时,正是借助伯明翰金属工匠群体的精密技能支撑,才实现了技术落地。

这种“知识+技能+制度“的生态逻辑,在今天的中国同样得到验证。

深圳南山区的发展数据最有说服力,这个经济总量达9500亿元的区域,聚集了44万家企业主体和3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5.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

这里有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高校、资本、政府形成合力,恰好复刻了莫基尔所说的“创新热带雨林”。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反观一些传统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正因为缺乏这样的知识传播机制和技能积累土壤,才陷入“技术趋同—价格战—研发缩水”的死循环。

制度保障同样关键,2025年中国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达177705件,审结率83.18%,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大。

正在让更多企业敢于投入长期研发,这正是打破“创新易被模仿“内卷痛点的核心。

如果说莫基尔讲清了“创新需要什么基础”,阿吉翁和豪伊特则回答了“竞争如何影响努力的价值”。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他们提出的“竞争与创新倒U形关系”理论,几乎是为中国当下的内卷困境量身定做。

竞争不足会让企业躺平,过度竞争则会扼杀创新,只有找到“黄金平衡点”,才能让努力转化为增量。

去年某新能源车企的限时促销引发全行业震荡,A股汽车板块市值蒸发超千亿元,整个行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这正是竞争超过阈值的典型表现,企业利润被价格战吞噬,根本没钱投入研发。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但市场正在向合理区间回归,17家车企承诺“60天支付账期”的行业自律举措,让企业得以喘息并重启研发。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远超全市场上市公司3.27%的平均增速,这样的投入换来了技术爆发,也印证了适度竞争的价值。

阿吉翁的研究还发现一个关键现象,竞争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前沿差异”,前沿企业能通过创新“逃避”竞争,而非前沿企业更易在过度竞争中迷失。

这解释了为何传统行业内卷更严重,大量企业缺乏技术储备,只能在存量里拼价格。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就像一些中小家电企业,不琢磨产品升级,只靠模仿爆款和压低工资降成本,最终陷入“越加班越不赚钱”的怪圈。

而跳出这个怪圈的终极方案,正是阿吉翁和豪伊特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理论,通过创新淘汰旧产能、开辟新赛道,才能让努力真正产生价值。

这一点在中美企业市值结构的对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市值前十的企业有九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

而中国A股前十长期被贵州茅台、工农中建和“两桶油”占据,真正的科技型企业仅有宁德时代等少数几家。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差距的根源,在于“创造性破坏”机制的强弱,当卖白酒、搞基建能轻松赚钱,企业自然缺乏创新动力。

2025年一季度,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6%,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崛起。

胖东来用服务创新突破传统零售内卷,靠极致体验赢得消费者,海天味业打造“灯塔工厂”。

用自研的“AI豆脸技术”实现每年2.5万亿颗黄豆的颗粒级检测,人均产能领先行业5倍以上,让传统酿造业焕发新生。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智能驾驶技术更打开了新能源汽车的新市场,让行业从“拼价格“转向“拼技术”,这些案例都证明,只有用创新开辟增量,努力才不会白费。

可为什么加班越狠反而越穷?2025年诺奖给出的答案很明确,当努力陷入存量博弈,再辛苦也只是内耗,只有让努力瞄准创新增量,才能突破困局。

这需要三个层面的转变,在生态上,像深圳南山那样搭建“知识+技能+制度”的创新土壤,让创新有根基。

在竞争上,像新能源行业那样找到合理边界,让企业有底气投入研发,在方向上,像海天味业那样拥抱“创造性破坏”,让努力有回报。

加班越狠越穷,2025诺奖揭真相:努力错方向白忙活

内卷的本质,是旧增长模式的失效,而创新的意义,是给努力重新定价,职场人与其在无效加班中耗损,不如深耕技能成为“不可替代者”。

企业与其在价格战中挣扎,不如聚焦创新打造“独门绝技”。

毕竟,真正的成长从不是比谁更拼体力,而是比谁更会让努力产生价值,这正是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留给每个奋斗者的最珍贵启示。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