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科技的美好未来,需要更好的跨国合作|2025浦江创新论坛

AI科技 2025年09月22日 02:00 0 aa
科技的美好未来,需要更好的跨国合作|2025浦江创新论坛科技的美好未来,需要更好的跨国合作|2025浦江创新论坛科技的美好未来,需要更好的跨国合作|2025浦江创新论坛

摄影记者 陶磊

“全球科技发展,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如何协同创新,才能控制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浦江创新论坛是促进全球科技共同体交流、分享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国际合作与跨境数据分享提供实践机会。我们需要建立更多这样的国际化科研平台,聚集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推动跨境数据分享,促进跨国科研合作,利用多元性思维解决科研问题。”

今天中午,2025浦江创新论坛主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清华大学副校长吴华强,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智能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罗兰德·艾尔斯,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副主任、生命过程小分子调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周界文,爱思唯尔全球期刊总裁劳拉·哈辛克,全球网络峰会首席执行官&创始人帕迪·科斯格雷夫,围绕全球科技共同体的挑战与应对话题,展开了热烈的圆桌讨论。

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共享、开源生态早已成为常态。在中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从事暗物质探测、中微子物理实验等研究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等,都已有多国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几位圆桌嘉宾认为,面对老龄化社会,全球科学家更需要打破国界的密切合作,在医疗领域特别要强调开放科学及跨境数据分享的重要性。在生命科学领域,跨国数据分享的基础较好,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实验数据需进一步规范化,以确保真实性和可重复性,利于AI大模型学习。同时,也需改革全球科技治理标准,兼顾科研效率和伦理安全,建立伦理道德的全球委员会,并打造全新多边机构。

什么是全球科学家最应协作之事?相信事实,追求真相。科技发展方向的控制应掌握在民众手中。这是与会嘉宾的共识。

原标题:《科技的美好未来,需要更好的跨国合作|2025浦江创新论坛》

栏目编辑:郜阳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董纯蕾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