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佐斯重塑人类太空未来前全球首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最近在意大利科技周上分享了对太空未来的宏大构想,这一愿景远超短期火箭发射,聚焦于让数百万人类在...
2025-10-06 0
当一家万亿美元公司的权力交接进入倒计时,每个决策都在改写科技史的走向。苹果正经历十年来最剧烈的高管洗牌: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离职,AI负责人约翰·詹南德里亚地位飘摇,硬件技术主管乔尼·斯鲁吉考虑退休……这场被内部称为“静默革命”的变动中,硬件工程主管约翰·特努斯的名字被推到聚光灯下。这不仅是库克时代的终章预告,更是一场关于技术基因与商业逻辑的终极角力——当运营大师的时代落幕,技术派掌门能否带领苹果走出创新困局?
苹果过去十年的高管稳定,本质是库克用“延迟退休”编织的权力平衡术。菲尔·席勒卸任后仍管App Store,卢卡·马埃斯特里辞任CFO后继续打理房地产,这种“退而不休”的模式,让外界一度以为苹果的核心团队能永远凝固在巅峰状态。但生物学规律从不为商业帝国破例:当威廉姆斯在今年七月卸任COO,这位曾被视作“库克天然接班人”的运营铁腕离场时,苹果终于承认:没有永恒的稳定,只有未到的终局。
这场变动的深层逻辑,藏在苹果的战略矛盾里。库克时代的苹果,本质是“运营驱动型公司”:供应链效率做到极致,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5%以上,市值从3000亿冲到4万亿。但代价是新兴赛道的滞后:AI业务被Meta、谷歌甩开,Vision Pro叫好不叫座,Siri十年难成气候。当威廉姆斯带走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经验,詹南德里亚的AI团队连“Apple Intelligence”都推不动,斯鲁吉的芯片团队虽强却面临接班真空——苹果突然发现,自己用十年运营优势筑起的护城河,正在新技术浪潮下露出裂缝。
更危险的是“接班人断层”。库克曾试图复制自己的成功路径:找运营专家接班(威廉姆斯),但威廉姆斯的离开打破了这个剧本;想从AI领域培养新星(罗克韦尔),却因Vision Pro销量不及预期错失机会;甚至考虑从Meta挖人,却撞上对方“超级智能实验室”的人才封锁。当所有备选方案失效,特努斯的崛起就成了必然——不是他有多完美,而是苹果已没有更好的选择。
苹果董事会押注特努斯,本质是一场“年龄、技术、信任”的三维赌博。
先说年龄。50岁的特努斯,与库克2011年接任时同龄,这意味着他能提供至少十年的战略稳定期——对需要长期规划的科技公司而言,这比短期业绩更重要。相比之下,詹南德里亚已近60岁,斯鲁吉考虑退休,外部挖来的高管需要时间磨合,只有特努斯能同时满足“当下可用”和“未来可控”两个条件。
更关键的是“技术领导力的回归”。库克时代的苹果,工程师文化被运营文化压制:产品迭代更像“挤牙膏”,iPhone 14到16的外观变化微乎其微,Mac的创新依赖芯片而非设计。董事会逐渐意识到,当科技行业进入“硬科技竞赛”时代(AI芯片、AR/VR、自动驾驶),苹果需要的不是另一个“供应链大师”,而是能重新定义产品形态的“技术掌舵人”。特努斯的履历恰好踩中这个需求:他是M1芯片的操盘手,主导iPhone Air的“十年最大设计更新”,连库克都承认“没有特努斯,苹果的硬件创新会倒退五年”。
信任则是隐形的关键。2001年加入苹果的特努斯,是“乔布斯时代遗老”中最年轻的一位。他从设计工程师做到硬件负责人,全程参与iPhone、iPad、Mac的核心研发,甚至库克的“伦敦门店站台”角色都交给他——这种“从幕后到台前”的培养,本质是库克用个人信任为特努斯铺路。当威廉姆斯带走运营派的支持,斯鲁吉的芯片团队需要稳定,特努斯成了唯一能串联“老臣”与“新贵”的纽带。
若特努斯正式接任,苹果会变天吗?答案可能是“表面延续,内核调整”。
他会延续库克的“生态护城河”战略。特努斯主导的M系列芯片,本质就是“硬件-软件-芯片”深度绑定的产物:M1让Mac脱离英特尔,M3让iPad Pro能跑专业软件,这种“自主可控”的路线会继续强化。毕竟,当安卓阵营还在拼参数,苹果靠A系列芯片的单核性能、iOS的流畅度就能收割高端市场——特努斯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核心优势。
但变化会藏在“技术优先级”里。库克时代的资源分配是“运营>营销>研发”,特努斯可能反过来:把更多预算砸向芯片、AR、AI硬件。最明显的信号是iPhone 17的“结构重塑”——他推动的钛金属中框、屏下Face ID,都是“工程师思维”的产物:宁可增加成本,也要实现技术突破。未来,我们可能看到更激进的产品:折叠屏iPhone?轻量化Vision Pro?甚至自研AI芯片?这些在库克时代被“性价比”否决的项目,或许会在特努斯手里复活。
不过,特努斯也有致命短板:缺乏“商业嗅觉”。库克能把iPhone卖成街机,靠的是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拿捏;特努斯擅长的是“技术可行性”,而非“市场接受度”。当他主导的M5芯片性能再强,如果Mac价格涨到2万以上,消费者会买账吗?当他把AR功能塞进iPhone,如果用户觉得“没用”,再好的技术也是白搭。苹果需要的,可能是一个“特努斯+营销专家”的双核心结构——但现在,这样的搭档还没出现。
特努斯的最大敌人,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苹果的创新惯性”。
过去十年,苹果习惯了“用硬件迭代掩盖创新乏力”:iPhone每年换个摄像头,Mac加个芯片,就能卖出高价。但现在,用户开始觉醒:买iPhone 17的人,有多少是冲着“钛金属中框”,而非“更智能的Siri”?当Meta的Quest 4能跑生成式AI,谷歌的Pixel 9能实时翻译视频,苹果还在靠“生态闭环”讲故事,早晚会被用户抛弃。
更麻烦的是“AI人才荒”。詹南德里亚的团队连Siri都改不好,特努斯的硬件团队又不懂大模型——苹果想补AI短板,要么花百亿收购初创公司,要么从外部挖顶级人才。但Meta刚把汪滔招去建“超级智能实验室”,谷歌用“Gemini团队”锁死核心人才,苹果想抢人,只能出更高的价。可特努斯的工程师思维,会允许“用天价挖一个不懂硬件的AI高管”吗?这可能是他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灵魂拷问。
还有“权力平衡”难题。库克靠“延迟退休”稳住老臣,特努斯能吗?斯鲁吉的芯片团队会不会服他?新来的AI高管会不会夺权?当苹果从“一人说了算”变成“多方博弈”,内耗可能拖慢创新节奏。就像当年乔布斯走后,库克花了五年才稳住团队——特努斯要面对的,可能是更复杂的权力游戏。
当特努斯在伦敦门店接过库克的角色,苹果的权力交接已不仅是“换个CEO”那么简单。这是科技行业的一个隐喻:当运营驱动的时代落幕,技术驱动能否接棒?当万亿帝国的光环褪去,创新焦虑会不会压垮接班人?
或许,特努斯不需要成为“第二个乔布斯”,也不必复制库克的成功。他只需要证明:在硬件创新与商业现实之间,在技术理想与用户需求之间,苹果还能找到新的平衡点。毕竟,这家公司的伟大之处,从来不是永远正确,而是总能在危机中找到破局的路——特努斯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相关文章
贝佐斯重塑人类太空未来前全球首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最近在意大利科技周上分享了对太空未来的宏大构想,这一愿景远超短期火箭发射,聚焦于让数百万人类在...
2025-10-06 0
当一家万亿美元公司的权力交接进入倒计时,每个决策都在改写科技史的走向。苹果正经历十年来最剧烈的高管洗牌: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离职,AI负责人约翰·...
2025-10-06 0
今年的杭州数贸会,科技元素满满,AI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商的方方面面。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改变,因为在很多人印象里,电商无非是商品和流量的博弈。但这次...
2025-10-06 0
快科技10月4日消息,NVIDIA最新一代的入门级显卡RTX 5050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性能有限,但最近TrashBench通过一系列改装操作,让这款显...
2025-10-06 0
提到黑莓,年轻一代或许会感到陌生,但在汽车圈里,它却是响当当的隐形巨头,宝马的智能座舱、奔驰的车联网系统、福特的车载安全模块,不少核心技术都出自黑莓之...
2025-10-06 0
10月6日周一,芯片制造商AMD与人工智能巨头OpenAI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OpenAI将在未来数年内部署总计6吉瓦(GW)的AMD...
2025-10-06 0
近日,首届“山西省创新争先奖”评选结果揭晓。山西大学光量子技术与器件研究团队荣获团队奖,卢华东、阴彩霞、杨恒权、郑耀辉、梁吉业、韩拯等6位学者荣获个人...
2025-10-06 0
快科技10月4日消息,在二手市场上,出现了一款经过特殊改装的RTX 4080 SUPER显卡,其显存容量从原本的16GB升级到了32GB,这一改动使其...
2025-10-0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