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蓝宇研发团队在生产现场交流航空轮胎研制情况。通讯员 吴承强 摄2024年11月21日,桂林两江机场,一架空客A320飞机呼啸升空,划出一道自信的弧...
2025-10-10 0
桂林蓝宇研发团队在生产现场交流航空轮胎研制情况。通讯员 吴承强 摄
2024年11月21日,桂林两江机场,一架空客A320飞机呼啸升空,划出一道自信的弧线——这场看似普通的试飞,却承载着中国航空工业又一个“零的突破”。
这架飞机装配的,不再是欧美巨头生产的轮胎,而是由中国自主研发、桂林制造的子午线航空轮胎。
那一刻,站在停机坪不远处的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航空轮胎项目研发团队(以下简称桂林蓝宇研发团队)成员们,悄悄红了眼眶。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条自主创新之路,走得有多艰难。
航空轮胎,被称作飞机起降的“生命线”,是中国民航局认定的A类关键零部件。它要在瞬间承受几百吨的冲击、高温和极压,技术要求极高。全球能造航空轮胎的企业仅有10余家,且市场几乎被法国米其林、日本普利司通、美国固特异3家垄断。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此前中国民航机队中98%的航空轮胎依赖进口,尤其是空客A320这类主流机型,供应链风险极高,“卡脖子”绝不是一个遥远的名词。
“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航空轮胎!”——这不仅是行业呼声,更是一道来自国家的使命。
2024年,中国中化集团下达研制空客A320轮胎的“硬任务”,要求当年完成适航取证。然而,不少人视其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桂林蓝宇研发团队二话没说,迎难而上。
这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成了整个团队的信念支撑。
没有技术积累,没有现成生产线,没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桂林蓝宇研发团队走的是真正的技术创新无人区。
他们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2家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组建国家级航空轮胎创新中心,从材料配方、结构设计到生产工艺,展开全链条攻关。
A320轮胎的测试标准堪称“地狱级别”:要经历高速撞击、极端高低温、高强度磨损等考验,每一项测试都是对物理极限的挑战。
团队前前后后试验了14轮、32个方案、140条轮胎,经常通宵调试、反复论证。有人说他们“不是在试验场,就是在去试验场的路上”。
适航认证是最大的难关。按照惯例,一个规格的航空轮胎从提交适航认证申请到通过批准,一般需要1—2年。但桂林蓝宇研发团队仅用了6个月,就完成了从考核到取证的全过程,拿下中国民航局 CTSOA 适航批准证书,震惊业内。“蓝宇速度”刷新了全球航空轮胎取证的最短纪录,从此成了中国航空轮胎领域的佳话。
“2008年,我们解决了子午线航空轮胎的有无问题。2024年,我们实现了从有到优的跨越,即从拥有产品到产品性能卓越的升级。A320轮胎的研发过程非常艰难,并不是几个人灵光一现就能完成,而是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桂林蓝宇研发团队相关负责人高香丽感慨道。
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要实现规模化、高性能制造,必须建成一流生产线。
2024年,桂林蓝宇研发团队主导建成了中国首条,同时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数字化民航轮胎生产线。这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产线”——机器人自动搬运胎胚,机械臂担任“AI质检师”,近2万个传感器实时捕捉数据,RFID芯片实现全流程质量追溯。
洁净的厂房、3D大数据算法、闭环工艺管控……在这座符合“工业4.0”标准的智慧工厂里,没有传统工厂的人声嘈杂,唯有设备低鸣与系统调度的细微声响,中国航空轮胎制造真正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目前,这条生产线研制的航空轮胎规格已能覆盖我国民航机队80%的机型需求,一举打破了98%依赖进口的局面。而桂林蓝宇研发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超前布局,成功研制出覆盖C909、A320、C919、C929、B737、B737MAX等6大主力机型、12种规格的轮胎产品,且全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市场的信任,就是最大的认可。截至发稿,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林蓝宇公司)生产的C909轮胎已在南方航空、商飞快线等航空公司安全起降超2万次,性能指标媲美国际一流,寿命甚至更优;A320轮胎于2025年在桂林航空正式载客运营;C919轮胎获颁中国民航局CTSOA适航批准证书;波音737NG轮胎在瑞丽航空投入运营10个月以来表现稳健……
真正的实力,要靠飞行来说话。截至2025年6月,桂林蓝宇公司生产的航空轮胎已默默保障数百万旅客安全出行,真正用品质为中国之翼护航。
历经数十年磨砺,桂林蓝宇公司已经登顶航空轮胎行业技术“金字塔顶”,具备了和世界轮胎“三巨头”同台竞技、一较高下的雄厚实力。
“未来3年,我们还将向干线宽体机轮胎发起总攻——C929、波音777/787、空客330/350等机型将是新战场,实现支线、干线窄体、干线宽体三大类机型全覆盖,让每一架在中国天空飞行的飞机,都能装上中国人自己造的轮胎。”桂林蓝宇公司党支部书记刘水平信心满怀。
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只有实验室不熄的灯、生产线上精准的节奏、天空中安全的起降。桂林蓝宇研发团队用数十年的坚守告诉我们:航空报国,事业有我。我们的产品虽不起眼,但“关键小器”亦是“国之重器”;攻坚路上,没有人能阻挡团结一心、自主创新的中国力量。
相关文章
桂林蓝宇研发团队在生产现场交流航空轮胎研制情况。通讯员 吴承强 摄2024年11月21日,桂林两江机场,一架空客A320飞机呼啸升空,划出一道自信的弧...
2025-10-10 0
8 月 26 日,Rokid Glasses 在纽约举办海外发布会,同步于 Kickstarter 平台开启全球众筹。截至 10 月 9 日,众筹金额...
2025-10-10 0
信息来源:https://phys.org/news/2025-10-image-black-holes-circling-captured.html...
2025-10-10 0
AI+新能源!易事特“光储充云”亮相国际储能展,创新技术引热议### 10月10日,SNEC ES+2025国际储能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启幕...
2025-10-10 0
【追觅 X50 Ultra 入选《时代》年度最佳发明】《科创板日报》10日讯,10月9日,美国《时代周刊》(Time)公布2025年“Best Inv...
2025-10-10 0
IT之家 10 月 10 日消息,优麒麟团队今日发布优麒麟 25.10,该版本将支持 9 个月。优麒麟 25.10 基于 Linux 6.17 内核构...
2025-10-10 0
在美国议员叫嚣着要对中国芯片“实施更广泛的禁令”之后不久,中方果断出手反击了。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等部门陆续发布了六份公告,宣布要对境外稀土物项、稀...
2025-10-10 0
近日,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渣油制氢项目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并顺利产出合格氢气,为公司进一步开拓新能源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
2025-10-10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