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大陆稀土管控,精准锁喉台积电!美国芯片也要被卡脖子了?

AI科技 2025年10月20日 14:17 0 aa

2025年10月,中国大陆稀土出口政策再度升级,全球科技产业链出现剧烈震荡。你是否曾想过,一块小小的稀土,竟能牵动全球芯片产业的命脉?当台积电、英伟达、特斯拉等科技巨头都不得不仰赖中国供应时,地缘博弈的棋盘已然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个秋天,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场“稀土新政”牵引,谁能把握主动权,谁又将被迫中断生产线?

大陆稀土管控,精准锁喉台积电!美国芯片也要被卡脖子了?

稀土出口新规重塑全球芯片格局

中国大陆在2025年10月正式实施的稀土出口新政,直接将全球半导体行业推上风口浪尖。政策核心要点聚焦两条红线:一方面,只要产品中含有中国原产种植稀土价值比例达0.1%以上,出口第三方市场就必须获得大陆官方授权。另一方面,凡是涉及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或对应的半导体设备、材料、人工智能与军事用途相关设备,全部纳入逐案审批范围,未经批准不得出口。

大陆稀土管控,精准锁喉台积电!美国芯片也要被卡脖子了?

这项政策出台后,台湾地区的台积电首当其冲。根据台湾地区工业协会和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最新联合报告,台积电每年稀土消耗量约6000吨,其中高达96%依赖大陆供应。考虑到大陆占据全球95%以上的种植稀土产能,这一管控直接影响台积电的高端芯片生产线。美国商务部2025年第三季度半导体供应链评估也显示,全球范围内每一颗14纳米以下的先进芯片,都离不开中国大陆的高纯度稀土。

政策实施后的数周内,台积电、高通、苹果、英伟达等多家企业被迫就稀土进口申请展开密集磋商。美国警告,若稀土出口审批受阻,美系芯片产业恐将短期内陷入原材料断供风险,甚至引发下游汽车、机器人、军工等产业连锁反应。

大陆稀土管控,精准锁喉台积电!美国芯片也要被卡脖子了?

技术制衡与全球产业链的“卡脖子”困局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极紫外光(EUV)光刻机领域拥有绝对技术优势。荷兰ASML公司对EUV光刻设备的垄断,曾是美方制约中国高端芯片生产的核心手段。美国商务部2024年底升级对中国出口限制,严格管控EUV相关核心技术出口。在美方压力下,台积电不得不配合美国,暂停向华为等中国企业供货。与此同时,台积电将部分高端芯片生产线转移至美国亚利桑那州,试图分散供应链风险。

但2025年稀土新政策的出台,让局面发生逆转。台积电虽能在美设厂,却难以摆脱对大陆稀土的高度依赖。大陆的新规等同于为全球高端芯片产业链“上锁”。美国军工部门2025年最新报告指出,现代高精度导弹、无人机、雷达等关键装备的制导系统,均需高纯度稀土材料。2024年美军采购的高端电子元件中,近七成稀土成分来自中国大陆。

大陆稀土管控,精准锁喉台积电!美国芯片也要被卡脖子了?

更为棘手的是,AI芯片、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同样对稀土依赖极大。一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需要近3.5公斤高纯度稀土。中国大陆的出口新政,已直接影响到人工智能产业的上游供应安全。2025年初,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全球AI大会上坦言,当下AI芯片最敏感的供应风险,正是围绕稀土展开。

台积电红利终结,全球科技产业走向再平衡

曾几何时,台积电凭借“两边通吃”策略,成为中美之间无可替代的半导体代工巨头。大陆长期对台稀土供应“开绿灯”,成为台湾芯片产业快速崛起的重要基础。2023至2024年,台积电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份额一度超过53%。但在面对美国“技术封锁”压力下,台积电协同断供,甚至将3纳米产线外迁。

大陆稀土管控,精准锁喉台积电!美国芯片也要被卡脖子了?

2025年大陆稀土新政犹如警钟:没有稳定稀土供应,高端芯片产线随时可能停摆。美国芯片产业链同样陷入空前被动。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分析指出,若中国大陆限制稀土出口,2025年全球芯片价格将出现20%至30%的波动,下游电子、汽车产业面临成本上涨与供应中断的多重压力。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