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1日 14:10 0 aa

重庆广电-第1眼TV

重庆广电-第1眼TV

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设计者,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授顾欣、2024级设计学研究生董恬受邀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观摩神舟二十一号发射任务,亲眼见证了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航天员穿着印有自己设计标识的宇航服飞向太空。

这是川美继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之后,在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方面的又一喜讯。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川美师生作品确定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画笔筑梦,逐梦太空 以优异作品服务航天强国建设

在神舟二十一号发射成功后,受邀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发射的董恬同学和顾欣教授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师生,分享自己在现场的心情和感受。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顾欣告诉记者,“发射的指令声响起后,火箭伴随着剧烈的轰鸣声腾空而起,现场也爆发出阵阵惊叹!由川美设计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发射任务标识,终于伴随着三名航天员升上天空,我们期待这次航天任务圆满成功,英雄早日凯旋!”

董恬激动地说:“亲历火箭发射的震撼现场,我们心潮澎湃,倍感荣光。衷心感谢本次标识征集活动,让我们的设计能随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一同远征星河。这份殊荣,必将激励我以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为创作导向,用更多优秀作品回报时代。”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央视报道川美师生设计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的主要元素由航天员头盔、天文仪双圆环、地球、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以及中国空间站组成,整体采用轴对称构图,将焦点汇聚于视觉中线,自上而下串联各核心元素,观看视线流畅自然。

标识的头盔为球形设计,在顶部镌刻“2025”,彰显任务年份。面窗上方,神舟二十一号与空间站于星光中成功对接,组合体下方映照祖国大地,寓意家国情怀。环绕头盔的两圆环,既似古代天仪,又象征宇宙星体,传递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永恒追求。标识简洁而富有深意,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航天人的勇气与决心,以及对宇宙无限奥秘的永恒探索精神。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过程图

在构思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的初始阶段,设计团队就对多种航天元素进行筛选,最终将航天员头盔确定为创意起点

早期设计草稿重点强调头盔的立体感与结构性;经过多轮尝试后,为强化标识的庄重感与稳定性,团队将头盔调整为对称的造型;在后续修改中,团队还对整体色彩进行了系统优化,增强标识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视觉辨识度与传播效力。整体标识设计凝练了科技与传承,彰显了中国航天逐梦寰宇的探索精神与家国情怀。

思政浸润,协同育人 以卓越人才服务航天强国建设

本次航天标识设计包含多个任务,多名师生团队参与,历时一个月的集中创作与多轮打磨,产出并投稿80余件作品,共计4件作品入围网络投票环节。

在标识创作过程中,川美师生在系统调研国内外以往载人航天任务标识设计的基础上,产出了多件优秀作品。其中,由孔焱冰同学与向海涛教授共同设计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周子涵同学与向海涛教授共同设计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黄湲媛同学与顾欣教授共同设计的天舟九号飞行任务标识成功入围官方组织的网络投票环节,并获得了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颁发的纪念证书。最终董恬同学与顾欣教授一同完成的设计作品,被正式确定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川美历次入围的标识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以国家航天工程需求为导向,将航天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通过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打造“命题里有国家、画笔里有使命”的卓越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航天服设计、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航天精神的内涵。

川美通过将国之重器的战略需求转化为育人坐标,把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熔铸为教育基因,培养出一批既具专业技能又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民设计师”,创作成果多次亮相央视等权威媒体,向世界展现中国设计的文化自信与科技魅力。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川美承担设计任务的创作成果被权威媒体报道

创新驱动,交叉融合 以一流学科服务航天强国建设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以及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对于设计类人才创新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的需求,四川美术学院突破传统设计教育的学科局限,积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新模式,依托航天设计开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研究,推动知识结构由“设计服务”向“设计引领”转变。

川美发挥设计学A类学科优势,整合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组建服装、产品、工业设计、视觉传达、影视动画、数字媒体等跨专业教师团队,设立四川美术学院载人航天创新设计研究院,并被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评定为唯一的载人航天装备领域创新设计研究院。学校同步建设了工信部工业设计专精特新产业学院、重庆市智能设计产业学院、中国工业设计师协会创新设计研究院等研究和育人平台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未来移动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综合材料实验室”等一流的实验平台,为学生从课堂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搭建了坚实的平台支撑。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川美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以载人航天工程需求为核心,川美优化“理论—实践—成果转化”三阶课程体系,相关机构发布任务需求,师生团队“真题真做”。师生共创成果中国登月服外观与操作组件工业设计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参与设计的航天员出征靴、医监医保人员装备等产品在神舟系列发射和返回任务中成功应用;学生设计作品被选定为神舟十七号、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成为高校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标志性突破;师生作品获全国美术最高奖项——中国美术奖金奖,获评全国美展进京作品2项,入选作品1项;学生作品获重庆市首个工业设计国家政府奖项——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铜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金奖及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届太空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

川美以航天为主题的系列概念设计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将继续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等美术院校的办学目标,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用更多优秀的作品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力量,为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川美智慧与力量。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晓媛 陈望 编辑 张娜)

原稿点击:“我们设计的标识飞天啦!”川美师生现场见证神舟二十一号出征苍穹-重庆日报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