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31日,以“AI领航,智行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上汽集团新赛道-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召开,400多位上汽旗下企业技术专家、工匠代表,产业链...
2025-11-05 1
2024年1月,29岁的Noland Arbaugh成为全球首位接受Neuralink脑机接口植入手术的人。
21个月后的今天,他不仅能用意念打字、学微积分、做演讲,还在游戏中把朋友打得落花流水。马斯克最近发推表示,Noland可能是第一个接受Neuralink升级或植入双芯片的人。
更让人震惊的是,马斯克宣称,在动作操作类游戏中,那些Neuralink接受者用不了多久就能击败大多数人,最终击败所有人。
这意味着瘫痪病人不仅重获行动自由,甚至可以打职业联赛,登顶世界冠军。
马斯克正在创造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法通过训练弥补的绝对优势,天赋可能输给勤奋,但再勤奋训练的玩家也难以击败拥有Neuralink的人。赛博格,或许真的被马斯克发明了。
2016年,Noland因一次跳水事故导致颈部以下瘫痪。此后的日子里,他只能通过咬嘴棒配合平板电脑与外界互动。他曾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躺在病床上,但2024年1月接受Neuralink植入手术后,一切都变了。
Noland为脑子里的芯片取名"夏娃"(Eve),并说它不仅让"不可能"成为可能,还变成了"日常"。植入21个月后,他只用意念就能打字,还在学习微积分预备课程、研究神经科学,并且开启了演讲生涯。
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写,从病床上的病人变成科技大会的主讲嘉宾,甚至拿到了《财富》杂志的演讲报酬。
现在,Neuralink几乎不怎么联系他了。他打趣说,"估计只有月亮变蓝了,他们才打一次电话",因为更多新试验者已陆续加入临床试验。
截至2025年10月,Neuralink宣布其脑机接口植入装置全球已有12名用户使用,而2025年6月时仅有7名患者完成植入。这些试验者累计使用设备超过2000天,总活跃时间已超过1.5万小时。
至于Noland?他正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学业全A,还放话说2026年将有"大动作"。一个靠脑电波"驱动"的人,做到这些,确实是奇迹。
Neuralink的技术进展远不止让瘫痪患者控制电脑。2025年10月,Neuralink向《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提交了首批3位试验者的研究成果,这是该公司首次发表含有人体数据的同行评审论文。
论文包含了关键的安全性数据和性能指标,也正是监管审批和未来扩大临床适用范围所必须的"硬核指标"。
同月Neuralink开启了一项全新临床试验,用意念直接生成文字。如果成功,这对无法说话的人来说,可能是一次颠覆性变革。
这项已获FDA批准的试验,目标是从大脑中直接"读取语言",让参与者无需张嘴、无需敲键盘,就能完成交流。
Neuralink总裁DJ Seo表示,这项技术的终极目标是与AI进行"思维速度级别"的交流,甚至比语言还要快。这与以往的脑机接口技术有何不同?
过去,Neuralink已展示了瘫痪患者用脑意控制游戏、浏览网页、操控智能手机的能力。
其中,渐冻症(ALS)患者Brad仅靠脑电信号就完成了YouTube视频的配音和剪辑。团队还用他患病前的声音样本训练定制AI,成功还原了他"原本的嗓音"。
他甚至还能用意念控制,与孩子们一起玩《马里奥赛车》。Neuralink联合创始人DJ Seo这样形容:"那一刻真的太神奇了。"
而现在,"思维转文字"这一阶段,可能会彻底超越传统的辅助沟通技术。如果论文能发表在NEJM,意味着Neuralink正在从"技术炒作"正式跨入"医学实证"阶段。
2025年9月,Neuralink总裁DJ Seo透露,公司计划最早在2030年将设备应用于健康个体。在此之前,脑机接口设备仅在医疗需求极其严重的患者中以实验性质植入。
一旦健康人也能植入,事情才开始真正变得有趣。
据报道,Neuralink的目标是到2031年实现每年植入2万人,并实现年营收突破10亿美元。
除了帮助瘫痪患者控制电脑的脑机接口,Neuralink还在开发其他多种功能的芯片,包括恢复视力、大脑语音解码与帕金森病治疗等应用。
2025年5月,Neuralink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设备"资格,适用于言语与语言恢复方向。这一适应症范围包括渐冻症(ALS)、中风、脊髓损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症(MS)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语言障碍。
这一认证让Neuralink能加快开发脑机接口(BCI)设备,帮助严重语言障碍人士恢复沟通能力。
当然,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Neuralink仍在解决如电极线回缩、手术精度等关键技术问题。
但马斯克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曾多次表示,Neuralink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脑与AI的融合,让人类在AI时代不被淘汰。
Neuralink是众多开发脑机接口(BCI)技术的公司之一,这类技术能够实现大脑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最近一轮融资中,Neuralink估值高达90亿美元,融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将大脑信号转化为实际操作。他们将电极放置在神经元附近,用以检测其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s)。
同时记录大量神经元的信号,这有助于解码这些细胞所携带的信息。以大脑中与运动相关的区域为例,其中的神经元代表着"预期的动作"。
事实上,大脑中存在着各种神经元,它们承载着我们所见、所感、所触、所想的一切信息。
在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正通过Neuralink设备,仅凭意念控制电脑和机械臂。在英国,因运动神经元疾病而瘫痪的保罗接受了Neuralink植入手术,术后仅数小时便能够通过思维控制电脑。
Noland Arbaugh表示:"我要把Neuralink技术的非凡之处、它的快速发展、它所代表的未来可能性,以及它对我个人生活的深远改变,讲给更多人听。"
他认为,视频游戏不仅仅是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际上这是"人类增强"技术成为现实并不可逆时的"金丝雀",预示着将产生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全新能力。
Neuralink的进展确实令人震撼。从让瘫痪患者重新控制电脑,到用意念直接生成文字,再到计划2030年让健康人也能植入芯片,脑机接口技术正在从科幻走向现实。
Noland的故事告诉我们,技术不仅能帮助残障人士重获新生,甚至能赋予他们前所未有的能力。虽然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但人类增强的时代或许真的不远了。未来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10月30日-31日,以“AI领航,智行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上汽集团新赛道-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召开,400多位上汽旗下企业技术专家、工匠代表,产业链...
2025-11-05 1
2024年1月,29岁的Noland Arbaugh成为全球首位接受Neuralink脑机接口植入手术的人。21个月后的今天,他不仅能用意念打字、学微...
2025-11-05 2
11月4日下午,济宁海达行知学校迎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白武明教授莅临济宁海达行知学校,为高一师生...
2025-11-05 3
根据科技媒体XiaomiTime消息,小米通过小米社区发布官方公告,宣布在11月HyperOS Beta版本更新中,集中修复9项用户反馈的重大漏洞,同...
2025-11-05 3
在PC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华为笔记本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径:它不参与纯粹的“性能军备竞赛”,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智慧办公生态”的构建上。以华为...
2025-11-05 3
电视真的要被淘汰了吗?它就只能当客厅的背景板吗?我家的旧电视也已经吃灰很久了,只是偶尔打开看看剧。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家嘴上说着不买不看电视,身体...
2025-11-05 4
导语:“买车像买冰箱?” 京东首车长沙下线,10 万换电 + 华为车机炸热搜“电商居然造出车了!还是 10 万级能换电的!”11 月 5 日,# 京东...
2025-11-05 3
金秋时节,皖西大地涌动创新浪潮。金安机场正以前瞻视野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建设,自2025年3月28日正式通航以来,该机场引入各类通航企业10家,包括行业...
2025-11-05 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