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全是老人保姆不够用,香港最缺人的行业,正被AI重新洗牌

排行榜 2025年09月23日 01:55 0 admin
全是老人保姆不够用,香港最缺人的行业,正被AI重新洗牌

如今香港社福行业的真实写照:老人越来越多,人手越来越不够用。

香港的老龄化来得又快又猛,2023年数据显示,每4个香港人里就有1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23%。

全是老人保姆不够用,香港最缺人的行业,正被AI重新洗牌

照这势头发展,到2046年,这个比例会飙升到36%,意味着每3个人就有1个老人。

面对这波“银发潮”,香港不是没动作,2025年《财政预算案》里明确给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追加10亿港元,专门支持适合老人家用的科技产品。

还有个“友智识”项目,要在全港设40个社区支援点,给老人做数码培训,预计能帮到十万人。

但钱和政策到位了,事情没那么简单,香港圣公会的邹耀忠博士说得实在:“数字化不是充电宝,插上就能用。”

社工们懂怎么照顾老人,却不会编程,IT人员懂技术,又不知道老人弯腰捡东西有多难。

就像给老人设计智能手环,技术人员觉得功能越多越好,实际老人连开机都嫌麻烦,这种脱节,让不少好政策卡在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全是老人保姆不够用,香港最缺人的行业,正被AI重新洗牌

转机出现在科技企业的加入,2025年久久公益节上,腾讯基金会推出的“数字工具箱”给社福机构送来了及时雨。

这个工具箱里的9款工具,全是为社福场景量身定做的:益仔AI助手能实时把医生的话转成文字,解决听障老人的沟通难题;腾讯云智能体平台让社工不用学编程,也能自己搭建简单的AI应用。

最让人惊喜的是香港爱培学校的AI辅助学习中心,这里用了联想的AI技术后,特殊教育老师的效率直接提升116%。

以前一个治疗师最多带1个孩子,现在靠AI做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同时兼顾3个孩子,更关键的是,志愿者经简单培训就能当助手,大大缓解了专业人员不足的压力。

2025年施政报告里说要砸10亿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目标很明确:让AI不只在实验室里转,要真正用到照顾老人、帮助残疾人这些实处。

就像山东潍坊的社工小韩做的那样,用腾讯的工具搞了个“AI分身”,24小时在线解答老人的手机问题,凌晨4点也不用被电话叫醒了。

全是老人保姆不够用,香港最缺人的行业,正被AI重新洗牌

有人担心AI会抢社工的饭碗,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香港住户宽带和智能手机渗透率都快到97%了,65岁以上老人用互联网的比例从2018年的56%涨到2023年的84%。

技术早就不是障碍了,AI能干的,其实是那些最耗时间的活儿,比如把纸质档案转成电子数据,自动提醒老人吃药,甚至从海量案例里找出最需要帮助的家庭。

邹耀忠博士说得透彻:“AI就像个放大镜,能帮我们找到最该用力的地方。”

社工现在用AI整理档案,原来要一天的活儿两小时就搞定,剩下的时间能多陪周伯这样的老人聊聊家常,或者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说到底香港社福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是要让机器取代人,而是要把人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

就像腾讯那个“数字工具箱”的理念:技术是帮手,不是主角。

全是老人保姆不够用,香港最缺人的行业,正被AI重新洗牌

当AI能处理报表、预约、翻译这些杂事,社工才能有更多时间做只有人能做的事。

比如给独居老人一个拥抱,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这大概就是科技最温暖的样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