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希望之舟 育科技之树共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路径清华大学与河北海创唐山博士创新站正式启动9月16日,清华大学与河北海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博士创新站...
2025-09-24 0
当下中国AI应用市场正陷入激烈厮杀,数十万款应用瓜分TOB与TOC两大赛道,可市场格局早已偏向头部大厂。
从各类热度榜单来看,大厂应用不仅占据多数席位,还靠着技术、数据和生态优势,牢牢把控着核心资源。
它们既能在热门应用类型上持续发力,又能给老产品加AI功能实现“翻红”,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
反观初创小公司,在资源、成本和用户基础上都处于劣势,面对大厂的强势垄断,如何突破困境、找到逆风翻盘的路径,成了整个行业都在关注的关键问题。
近两年全球AI应用爆发,数量估计有数十万,分TOB和TOC两类。看2025年上半年国内AI应用热度榜单。
在前二十里的应用中,大厂原生应用有12个,大厂老应用与AI结合的有1个,创业公司原生应用为7个,由此可见,创业公司应用占比约为三分之一。
此次排名中,前三名为豆包、DeepSeek与夸克,前十里,创业公司原生应用除DeepSeek外仅Lovekey键盘,而DeepSeek属于依母公司幻方量化,并非纯粹创业公司,在此看来创业公司占比更低。
再观硅谷VC机构a16z发布的全球Top100AI应用榜单,因其统计基于iOS与GooglePlay数据,所以和国内排名存在一定的差异,像国内排名靠前的腾讯元宝、纳米AI搜索,都没有在榜单现身。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像美图秀秀、醒图这类“大厂老产品+AI”的应用成功跻身前十,然而,不论国内还是全球榜单,前三名稳如磐石,大厂应用始终是榜单上的主角。
2025年全球百大值得关注的AIAPP榜单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上榜者多为硅谷科技巨头与国内互联网大厂产品,中国则是有四家AIAPP总数近占榜单四分之一。
大厂得以领先,得益于类型优势,在当下的AI应用中,聊天机器人风头正盛,国内大厂纷纷在此赛道重金投入,如腾讯的元宝,反观大模型六小龙,也只是部分涉足聊天机器人领域。
从业者说,聊天机器人能吸大量用户,但要投很多算力、数据标注和算法优化成本,这是不少创业公司没做的原因之一。
而且换其他类型,大厂表现也整体更好,比如虚拟角色、视频生成领域,快手的可灵都比创业公司同类应用强,也排在大厂之后。
另一方面,大厂靠AI让老应用“翻红”。像阿里的夸克升级成“AI超级框”后,有AI对话、深度搜索等功能,受学生和职场人欢迎。
百度网盘加了AI能一键归类图片、生成字幕,百度文库2024年营收比WPS高,今年5月“智能PPT”访问量还拿了全球第一,这些老应用本来用户基数大,加了AI就又火了一把。
其实AI应用格局一开始不是大厂“垄断”的,早期创业公司原生应用表现不输大厂,“AI六小虎”靠快速迭代和灵活打法很有气势,Kimi声量还盖过文心一言、豆包等大厂产品。
从技术迭代看,开发AI应用关键在算法侧的大模型能力,大模型已经历三次迭代,ChatGPT是1.0阶段(通用对话),OpenAI的o1和DeepSeek是2.0阶段(强推理),今年Agent爆发进入3.0阶段(更强泛化性和通用性)。
1.0阶段各模型能力没差异,2.0阶段OpenAI和DeepSeek先占优势,后来大家也跟上了,3.0阶段还在初期,面临不少挑战,但像GPT-5、Geminideepthink已展现出接近人类顶级水平的推理能力。
现在常规任务各模型都能完成,复杂任务才会有差异,而场景挖掘和高质量数据决定AI应用上限,国内TOC场景核心数据又集中在大厂手里,随着用户复杂任务需求增加,创业公司就逐渐跟不上了。
再看商业模式,AI应用成本包括开发、营销、运营和算力消耗,其中API调用是最大支出,就算大模型厂商降价,支持海量用户请求费用还是很高。
但国内TOC市场用户付费意愿低,AI行业资深投资人说,国内平台型企业主流还是广告、流量变现,让用户直接为AITOC应用付费几乎走不通。
可国外像OpenAI、Perplexity等创业公司能做出头部原生AI应用,就因为C端用户付费接受度高,OpenAI今年预计营收近100亿美元。
而大厂能把AI应用当整体AI战略一部分,短期内不用太在意盈利,创业公司压力就大很多。
还有生态入口,大厂有品牌优势和庞大流量池,比如腾讯的社交和游戏、阿里的电商,有海量分发渠道,还能不考虑投入产出比,靠大量推流拿免费用户。
而且大厂非AI原生应用本来有用户,“AI升级”后能直接在原有产品上收获用户,甚至快速登顶,比如百度文库AI去年12月MAU达9400万,同比增长216%,环比增长83%。
创业公司原生应用只能“冷启动”,像Kimi去年靠投放出圈,Q4投放5.3亿,可今年Q1投放降到1.5亿,下载量就环比下滑3.9%,月均833.8万。
还受DeepSeek冲击,留存也成问题,潞晨科技创始人尤洋说,大厂某产品单月广告营销费用可能比很多初创公司融资总额还高,创业公司想突围太难了。
虽然AI应用格局趋于稳定,但用户规模和变现潜力还在早期,SensorTower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生成式AI应用下载量17亿次,环比增67%。
应用内购买收入近19亿美元,同比增100%+,用户累计使用时长156亿小时,总会话次数4260亿次,人均约50次,这说明用户粘性和付费意愿在提升,市场远没到天花板。
同时技术门槛降低也给了创业公司机会,有一位从业者说,有大模型加持,小型团队甚至个人几天就能开发出功能完整的AI应用。
另一位同事也提到,今年AICoding产品发展快,能覆盖全栈开发,一句话编程就能完成中等难度以下项目搭建,大大缩短AI应用开发周期,一两天就能做demo。
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公司不是没机会,同事认为,创业公司决策链条短、行动快,能专注打磨单一产品,对市场和用户反馈响应比大厂快。
这种特性能让它们避开和大厂正面竞争,深耕垂直领域细分场景,另一位同事也说,回顾应用发展历程,就算大厂有优势,创业公司也有空间。
比如PC时代微软垄断系统,还是出了Adobe等垂直软件巨头;移动时代苹果、谷歌垄断手机系统,也出了很多细分领域应用和现在的大厂。
他觉得AI时代生态会分层,基础层是少数厂商的游戏,应用层会由大厂和数千家创业公司瓜分。
不过也不是所有AI应用都能生存,同事认为创业公司做AI应用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场景高频刚需,像教育学习、信息检索、内容创作这类,Perplexity、Sora就属于此,而泛AI应用同质化严重,用户新鲜感过了就会走。
二是用户投入产出合适,现在办公协作类AI应用有竞争力,能快速提升工作效率甚至帮用户获收益,比如AiPPT.cn排名靠前,就因为能真正帮用户解决问题。
三是技术成熟度和场景容错度匹配,内容生成、编程等领域适配AI创作能力,用户需求大,对AI幻觉也有容忍度,比医疗、自动驾驶等“强制正确性场景”更适合创业公司快速落地产品。
总的来说,AI应用赛道还在早期探索阶段,大厂靠体量、生态和资源占核心阵地,但创业公司靠技术锐度和垂直领域深度创新,还是能找到突围之路的。
中国AI应用市场的厮杀虽仍激烈,大厂凭技术、数据与生态垄断核心资源的格局暂未改变,其对市场空间的挤压也让初创小公司持续承压。
但市场尚未触及天花板,用户需求还在增长,技术门槛降低也给了初创公司机会。
只要避开与大厂正面抗衡,深耕垂直细分场景,聚焦高频刚需领域,把控好用户投入产出比,初创小公司仍有望突破困境,在AI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逆风翻盘路径,为行业格局注入新活力。
相关文章
乘希望之舟 育科技之树共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路径清华大学与河北海创唐山博士创新站正式启动9月16日,清华大学与河北海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唐山博士创新站...
2025-09-24 0
当下中国AI应用市场正陷入激烈厮杀,数十万款应用瓜分TOB与TOC两大赛道,可市场格局早已偏向头部大厂。从各类热度榜单来看,大厂应用不仅占据多数席位,...
2025-09-24 0
近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化工展在上海成功举行。本次展会共吸引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792家企业参展,逾8万名专业人士参会。展会期间,南港工业区携手中国...
2025-09-24 0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2025-09-24 20:29:29Q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9月2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日报》记者提问:我们注意...
2025-09-24 0
【来源:平安天津】9月24日,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天津 论坛信创产业安全发展主题论坛在津举办,论坛以“加速信创产业发展 推动新质生产力生成”为主题,1...
2025-09-24 0
“风云”在天上,道路在脚下周珊珊时刻观测全球气象,日夜预报阴晴冷暖,风云气象卫星被誉为“离百姓生活最近的卫星”。它们是我国气象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更成...
2025-09-24 0
9月19日下午,省科协学会学术部在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组织召开会员之家建设工作座谈会。本年度立项建设会员之家的10家省级学会代表参加会议。省研究型医院学会...
2025-09-24 0
“汉堡大学2010年成立的时候,我们在全国有1000多家餐厅,而如今已有超过7400家,每年服务顾客超过13亿人次。”近日,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
2025-09-2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