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260架,超百亿元!沈阳航空企业签下“大单”

AI科技 2025年09月30日 07:04 1 admin
260架,超百亿元!沈阳航空企业签下“大单”

特技飞行表演。

260架,超百亿元!沈阳航空企业签下“大单”

空中消防救援。

本版图片沈乐洵、王雁摄

秋高天阔,乘势起飞。9月29日,2025辽宁省航空产业发展大会暨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举行,沈阳航空企业拿下共计260架、总意向签约额超100亿元的“大单”,包括10吨级高商载无人货机、eVTOL飞行器、辽宁锐翔电动系列飞机等各类机型,有效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作为本届航空产业发展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相关专题会议在沈阳同步召开,汇聚航空产业优势资源,促进区域协同与产业链联动,推动沈阳航空产业向高而进、向智而行。

9月29日,辽宁航空产业协同发展专题会议召开,大会共签约重点项目39个,总签约额约104亿元,涵盖中国商飞新增工作包及新引育供应商、低空产业链培育、辽宁省重点航空产业项目等多个领域。

沈阳航产

协同打造完整航空产业生态链

据悉,在9月29日召开的辽宁航空产业协同发展专题会议上,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共签约整机制造、航空机载系统、高端制造、动力系统等17个项目,总签约额34亿元。

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徐晓东介绍,今年上半年,沈阳航空产业集团牵头编制沈阳市低空新型交通体系建设规划,以谋划应用场景为核心,合理划分空域、划设航路、规划起降场所,用创新思路形成“2基地5廊道5横5纵1循环”的“空天地一体化”未来交通新格局,规划近期起降场所超过150个。目前该规划已经被列为沈阳市十五五专项规划,覆盖13个区县(市),涉及20余个市直部门,是沈阳市未来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未来,沈阳航空产业集团作为市属一级国企,将继续发挥链长单位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央企、国企、民企等重点配套企业紧密合作,在低空经济、产业载体、金融服务、成果转化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沈阳航空产业向高而进、向智而行,为沈阳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贡献力量。

锐翔通飞

混改改出强劲“新质”动能

“我们的飞机是纯电动的,运行成本非常低,应用场景也非常广泛。”刚刚在大会上拿到了百架成交意向,辽宁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红语带兴奋地介绍。

辽宁锐翔通用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锐翔通飞)是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锐翔通飞参与多款新能源通用航空器的研发与制造,包括双座电动飞机RX1E-A增程型和RX1E-S水上型,以及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RX4E等型号。

这些机型正在不断地深入到生活日常。“比如,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人们日常初级飞行执照的学习;可以用作空中的飞行体验、飞行观光等应用,像水上行、冰雪行;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航空研学,培养航空报国理想等等。”石红说,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可以为人们高性价比地参与航空活动提供载体。

今年,在省市领导和杨凤田院士的大力支持下,沈阳航空产业集团联合零重力飞机公司重组锐翔通飞,形成以国有控股为基础,充分授权零重力民营团队按市场化模式运营的新模式。新股东联合投资1.3亿元,扩大锐翔通飞生产规模,优化飞机设计和提升飞机性能。混改后,锐翔通飞已获40余架双座电动飞机采购订单,另有近百架订单正在洽谈中。下一步,锐翔通飞将在法库基地开展四座电动飞机PC取证,推动四座飞机产业化。

重明航空

10吨级商载无人货机意向订单超百架

刚刚于今年6月成立的沈阳重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明航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主导、省市国资参股的高科技无人机企业。

沈阳重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五兵介绍,重明航空秉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航空强国使命,依托辽沈地区深厚的工业基础和航空技术储备,在省市强大助力下,抢占低空经济潮头,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协同开发了10吨商载大型货运无人系统——CM100。

CM100最大起飞重量24吨,商载10吨,航程不小于2600公里,货舱容积达100立方米,具有短跑道起降、高自主保障能力和高航线适应性,适用于各类机场之间的点对点直航,干支线集散运输,构建支线机场和通航机场货运网络,有效扩展航空货运网络和应用场景。而且,运营成本远低于传统货机,极具市场价格竞争力。目前签订意向订单超过百架。

杨五兵表示,未来,重明航空将继续秉持“军工品质、市场定价”的理念,加快研发和适航取证进程,力争早日让这款飞机翱翔蓝天,为构建安全、高效、智慧的现代物流体系贡献“沈阳智慧”和“中国方案”,真正让低空经济飞起来、热起来、强起来。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叶青)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