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记者手记:“百战百胜”,长二丁火箭为什么行?

排行榜 2025年10月03日 03:56 0 aa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记者手记:“百战百胜”,长二丁火箭为什么行?

新华社记者宋晨

喷射出炽热尾焰,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呼啸着冲向云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人群欢呼雀跃。

从1992年型号首飞到第100次成功发射,这荣耀时刻的背后,凝聚着航天人跨越30余载的不懈奋斗与传承。

那一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杨学勤的手指仍停留在数据屏。上面跳动变化的一组组参数,藏着他与这型火箭的成长故事。

20多年前,如何解决传统熔焊技术在火箭箭体焊接中面临变形、缺陷等问题,是横亘在我国技术人员面前的“鸿沟”。

经历了数百次工艺试验,杨学勤带领团队以搅拌摩擦焊接工艺为火箭“减负增刚”。2011年11月,首次采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的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让该工艺成为火箭后续型号迭代的“标配技术”。

前一代人历经艰难打下的基础,是后一代人继续向上攀登的坚实台阶和精神鼓舞。

2023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晨光里,长二丁箭体上的白色涂层泛着金属光泽。“我们自主研发的面漆通过了全流程应用验证考核。”杨斯达等“90后”航天人击掌相庆。

针对运载火箭发射场地及飞行过程面临的温湿、降雨等环境下热防护涂层耐冲刷性差、热防护效率低、固化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团队开展配套功能面漆等材料研究,成功实现了防护材料的工程化应用。

用新思路、新技术造“新火箭”,如今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研制团队里活跃着一群年轻身影:开展尾翼方案论证,推广实现了长二丁火箭尾翼全桁铆状态研制;进一步提高栅格舵产品研制配套效率,推进钛合金铸造栅格舵型号产品应用……

向新而行,锐意进取。

迄今为止,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已成功将300余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涵盖了遥感、测绘、空间科学等多种卫星类型,有力支撑了我国科学探测与科技进步。同时,这型火箭也承担了多次国际发射服务,在国际市场打造出中国航天的“金名片”。

从0到100的漫漫征程,不仅是一型火箭的成长史,更是中国航天人砥砺前行的精神缩影。让我们一起期待,中国航天向着更远的深空不断求索。(完)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