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快讯文章正文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今日快讯 2025年10月09日 18:30 0 aa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话说回来,这两年中美在科技领域的拉锯战打得越来越白热化,尤其是芯片这块,谁都想卡住对方的脖子。

2023年7月3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突然扔出一枚重磅公告,从8月1日起,对金属镓、氮化镓、锗外延片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企业出口这些东西,得先申请许可证,审核重点放在国家安全和防扩散上。这消息一出,全球半导体圈子炸了锅。

为什么?因为镓和锗是芯片制造的命根子,全球90%的镓和60%的锗都出自中国。突然卡脖子,西方企业傻眼了。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这事儿从头说起,得从美国那边先动手。美国从2022年底开始,就联合荷兰、日本,收紧对华高端芯片设备出口。

荷兰的阿斯麦光刻机、日本的半导体材料,全都瞄准中国封堵。2023年上半年,美方又升级,商务部实体清单上加了上百家中国企业。

面对这波围堵,中国没急着硬刚,而是等对方动作大点,再精准回击。镓锗管制就是这么来的。表面上看,中国像是被逼无奈的反制,但细品品,这里面门道可深了。

不少美国学者直言,这是个“圈套”,中国在玩“守株待兔”的把戏。啥意思?简单说,就是不主动出击,先让对方深陷依赖,然后静待他们自己慌乱上钩。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先说说镓和锗这俩玩意儿干嘛用的。镓主要用在氮化镓材料上,手机基站、LED灯、雷达这些高科技都离不开它。

锗呢,是光纤通信和红外探测的关键,军用光学设备里更是标配。中国为什么能卡这么准?因为产量垄断太狠了。2023年前,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8%,锗占60%以上。

其他国家呢?美国自己产的镓连1%都不到,锗也基本靠进口。管制一落地,出口企业得排队申请许可,审核标准严,涉及军民两用的直接卡住。

结果呢?2023年8月后,全球镓价从每公斤200美元蹿到800美元,锗价翻倍到每公斤1500美元。西方芯片厂成本直线上升,英特尔、台积电这些巨头叫苦不迭。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这“圈套”在哪儿?中国早有准备。早在管制前,中国就加大本土储备和回收利用。2023年上半年,国内镓锗产量就稳中有升,出口数据也显示,中国自己用量大增。

管制后,中国企业没乱套,反而借机优化供应链。反观美国那边,2023年10月,进口镓锗量暴跌90%,企业开始四处找替代矿源。

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地方的矿场被挖空心思开发,但开采周期长,成本高。美商务部发言人当时气急败坏,说这“坚决反对”,但实际呢?

他们只能发声明,承诺“必要步骤”,可到年底也没见多大动作。为什么?因为全球供应链太依赖中国了,贸然脱钩,自己先疼。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进入2024年,这出戏越演越精彩。1月到7月,中国镓出口量同比下滑13.5%,但整体贸易没崩盘,因为许可机制运转顺畅,对非敏感用途的出口照常。

美方不甘心,继续推芯片法案,限制中国企业买先进设备。中国呢?12月3日,商务部再放大招,公告2024年第46号,原则上不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对美出口,还对石墨实施更严的最终用户审查。

这回直接点名美国,理由是反制美方滥用出口管制。锑加进来更有意思,中国占全球锑产量的50%,用在电池和阻燃剂上,美国年进口量近34%来自中国。这波操作,直接让美方芯片和新能源链条雪上加霜。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话说这“守株待兔”策略,接地气点说,就是中国不急不躁,先让对方尝尝资源依赖的苦头。历史上看,2010年中国稀土管制时,美国也慌过一阵,现在轮到镓锗。

区别是,这次中国准备更足。2024年9月15日,中国还对锑实施出口管制,氧化锑价应声涨50%。到2025年上半年,全球市场更乱。

6月29日的数据显示,镓锗价创14年新高,美国智库终于服软,承认中国策略精准,西方低估了风险。2025年7月,盟友们开始推进关键矿产策略,澳洲矿场开工率飙升,但产量补不上缺口。

中国这边呢?本土创新加速,中芯国际等企业设备国产化率超50%,华为实验室的氮化镓芯片测试通过多项标准。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中国没盲目报复,而是用资源牌精准打。西方总觉得自己科技牛,就能卡中国脖子,但忽略了原材料这根软肋。

管制后,中国出口总量降了,但对“一带一路”国家照供,贸易伙伴稳住。2025年9月,半导体峰会上,中国代表抛出数据,自给率升到35%,全球影响力更大。

反过来,美国企业叫嚣“脱钩”,但实际离不开中国市场。2024年12月禁令后,美方进口替代花了上亿刀,却只补了20%的缺口。智库分析,这波管制让美芯片成本涨25%,长远看,竞争力下滑。

结语:

总的看,这圈套设得巧,中国守得稳。2023年管制启动,到2025年效应放大,全球格局悄然变。

不是谁赢谁输那么简单,而是提醒大家,资源牌打好了,话语权就来了。中国这步棋,走得有板有眼,未来芯片赛道,中国芯会越来越亮。

不装了?限制镓和锗出口是“圈套”,中国上演“守株待兔”大戏?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