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人说“AI要抢工作”“以后AI可能造反”,连我妈都问“要不要给你囤点粮,万一AI控制世界了呢”。结果Meta的扎克伯格直接站出来泼冷水,“别瞎...
2025-10-14 0
这两天,整个抖圈都在带着问号看“燕”的视频:她怎么就火了?
一条仅露出半张脸和空调的视频,点赞量高达8.9万,评论量高达4.1万;从8月6日起仅拍了四条作品,每条都画面模糊,没有语言和音乐,却意外走红抖音,粉丝量一下子跃升到3万。
这个名叫“燕”的账号,打破了所有内容创作的规则,却获得了巨大流量。
估计连“燕”本人也在蒙圈中吧?
许多资深抖音博主看到后直言“把自己整蒙了,一下子不会了”“火得莫名其妙”
在平台算法日益精密的今天,为何如此“粗糙”的内容能获得推荐?是抖音的有意为之吗?
非常规爆红:“燕”的现象
“燕”的走红几乎违背了所有内容创作的黄金法则。她的视频没有炫酷的转场,没有精彩的剧情,甚至没有基本的清晰度——画面始终处于模糊状态。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视频既没有语言表达,也没有背景音乐,完全依靠无声的画面传递信息。这种极简主义风格,与当下主流短视频的“强节奏、高密度信息”形成鲜明对比。
“这个视频为什么会火,谁能告诉我原因?”
“用心拍的作品没人赞,随便一拍就是几万赞”
网友在评论区你一言我一语,这种令人困惑的吸引力,恰恰成为燕的视频迅速传播的原因之一。
算法逻辑:完播率与用户行为的博弈
要理解“燕”的走红,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抖音的推荐算法。据2025年抖音公开的算法机制,推荐系统并非基于内容标签和用户属性,而是通过直接预估每一个用户的行为,以及对应行为的权重来确定视频推荐的优先级。
抖音推荐系统的核心公式为:综合预测用户行为概率×行为价值权重=视频推荐优先级。
与普遍认知不同,抖音算法并不关心内容是否精致,只关心用户会对内容采取什么行为。在“燕”的案例中,她的视频可能触发了以下高权重行为:
高完播率:短视频长度可能极短,或内容有某种“魔性”,导致用户反复观看
高互动率:评论区充满了“这是什么意思?”“我怎么看不懂”等困惑的表达,推高了评论率
高分享率:用户出于“看看别人是否能看懂”的心理,大量分享视频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算法的用户行为价值权重是实时动态调整的,平台会阶段性地调整权重优先级,通过降低某些行为(如完播率)的权重,提升其他行为(如收藏/分享率)的权重,来构建更多元的内容生态。
反精致化:对过度制作内容的审美疲劳
燕的走红并非孤例。近年来,一系列反精致、反传统的内容在抖音上获得关注。从记录朴实乡村生活的“山村小万”,到意外走红的学霸潘周聃,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对过度制作内容的审美疲劳。
“山村小万”用手机记录乡村日常,没有华丽特效,也无需精心设计剧本,却凭借最本真的乡村日常,收获了56.5万粉丝的喜爱。他的视频中,山间的晨雾、灶台上的蒸汽和乡亲们的笑脸,成为网络世界里动人的流量密码。
这种反精致趋势反映了用户对真实性与原生性的渴望。在内容过度加工、过度设计的时代,粗糙反而成为一种新的“真实”,模糊感反而创造了某种亲切感。
模仿狂欢:从内容消费到参与式文化
随着“燕”的走红,抖音上迅速涌现出大量模仿者。这种模仿狂欢并非首次出现,此前潘周聃模仿秀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就超过了60亿次。
模仿文化的兴起,源于普通用户对热点的追逐和参与感的满足。当用户看到热门话题时,参与创作不仅能获得潜在的流量回报,也能满足成为社群一分子的归属感。
从平台生态角度看,模仿创作实际上丰富了话题多样性,延长了热点的生命周期,为平台创造了更多内容价值。抖音算法显然识别并鼓励这种集体创作行为。
流量分配:平台的有意调控?
“燕”的走红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平台是否在有意调整流量分配策略?
一方面,这可能反映了抖音试图打破信息茧房的努力。算法通过引入一些看似“不合常规”的热门内容,来增加内容的多样性,防止用户对固定内容形式产生厌倦。
另一方面,平台可能也在测试用户对不同内容形式的反应,为后续的算法调整收集数据。抖音公开的算法文档表明,平台确实会通过动态调整不同行为的权重,来引导内容生态的发展。
给创作者的启示:规则正在改变
“燕”的案例给内容创作者带来了一些重要启示:
1.内容价值的核心正在回归“真实”:用户越来越渴望看到真实、原生、不加修饰的内容,这种真实感比制作精度更能建立情感连接。
2.互动行为比内容质量更重要:算法可能更关心内容引发的用户行为(完播、评论、分享等),而非内容本身的精致度。
3.平台鼓励内容多样性:为了避免内容同质化,算法可能会主动推送一些反常规的内容,以测试用户的接受度。
4.创新和冒险可能带来意外收获:在所有人遵循相同规则时,打破规则可能成为突破的机会。
流量逻辑的本质是什么
“燕”的走红看似偶然,实则揭示了流量世界的本质——算法终究是服务于人。当人们厌倦了精雕细琢的完美,粗糙变得珍贵;当观众看腻了设计好的情感,真实变得动人。
抖音把流量给了“燕”,看似把大家整不会了,但实际上,这只是再次证明了内容世界的永恒规则: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形式上的完美,而是情感上的连接。
在算法支配的流量世界里,人性依然是最高的逻辑。也许,我们不是不会了,只是暂时忘记了——最好的内容,就是最真实的内容。
对此,“燕”的视频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它让我们开始思考:在内容创作的道路上,我们是否在过度精致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开始的初心?
或许如评论区的一位叫网友所说,“真没想到一条4秒无声视频能刷爆全网,8万多人点赞,(4.1万人)追问‘为什么火’,原来最打动人的,从来不是刻意营造,而是不加修饰的生活本身。”(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王瑞红)
相关文章
最近总听人说“AI要抢工作”“以后AI可能造反”,连我妈都问“要不要给你囤点粮,万一AI控制世界了呢”。结果Meta的扎克伯格直接站出来泼冷水,“别瞎...
2025-10-14 0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芯片行业那时候可热闹了,美国的英特尔公司基本上垄断了电脑处理器市场,市场份额高得吓人,差不多占了八成以上。竞争对手AMD虽然有技术,...
2025-10-14 0
这两天,整个抖圈都在带着问号看“燕”的视频:她怎么就火了?一条仅露出半张脸和空调的视频,点赞量高达8.9万,评论量高达4.1万;从8月6日起仅拍了四条...
2025-10-14 0
现在人们打棋牌麻将谁不想赢?手机微乐麻将必赢神器但是手机棋牌麻将是这么好赢的吗?在手机上打棋牌麻将想赢,不仅需要运气,也需要技巧。掌握的棋牌麻将技巧就...
2025-10-14 0
10月14日,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在京举行。活动现场,京东11.11交出首份成绩单。自10月9日京东11.11全面开启以来,在现货开卖、官方直降等...
2025-10-14 0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14 0
您好: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14 0
倘若未来之城有模样,它一定是科技与诗意交织的生命体。科技的触角深入日常生活,机器人成为我们的伙伴与同事。老年人身心愉悦越活越年轻,文化与创意萦绕城市的...
2025-10-14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