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个挺颠覆的事儿芯片散热居然能用激光了!以前总听搞硬件的朋友抱怨,芯片晶体管越堆越多,热量跟坐火箭似的往上飙,风冷、液冷使劲吹也没用,最后只能把...
2025-10-28 0
最近刷到个挺颠覆的事儿芯片散热居然能用激光了!以前总听搞硬件的朋友抱怨,芯片晶体管越堆越多,热量跟坐火箭似的往上飙,风冷、液冷使劲吹也没用,最后只能把80%的晶体管闲置着,这就是业内说的“暗硅”困境。
现在美国有家叫MaxwellLabs的初创公司,说能用光子冷却技术打破这僵局,从芯片内部把热量“抽”走。
作为常年盯科技新品的小编,我第一反应是“这能行吗?”,毕竟激光在我印象里都是用来切割、打标的,怎么还能降温?翻了他们的技术资料才发现,这里面藏着量子物理的门道,还真不是瞎吹。
要理解光子冷却,得先改改对“光”的认知。
咱们平时见的荧光,比如荧光笔,都是吸收高能光、吐出低能光,差额变成热量散出来,是“能量降级”。
但Maxwell用的反斯托克斯效应刚好反过来,是“能量升级”。
简单说,系统会给芯片热点射低能激光,这些光子像“小搬运工”一样,主动去抓芯片里代表热量的“声子”就是晶格振动产生的能量粒子。
抓完声子,光子能量变高,然后以高能“冷光”的形式跑出去。
按能量守恒算,光子多带的能量,正是从芯片里抽走的热量,这样就把温度降下来了。
这原理听着简单,实操里有个关键坎:得让“冷光”赶紧跑,别被芯片材料再吸回去。
好在实验数据显示,这技术的响应速度是“光学时间尺度”,也就是纳秒级,比风冷的毫秒级、液冷的微秒级快太多了。
之前采访过数据中心工程师,他们说最头疼的就是芯片局部“发烧”,风冷液冷只能顾着整体,局部热点根本压不住,这技术刚好戳中了痛点。
要实现这过程,还得靠一套硬件配合,光子冷板特别小,也就1平方毫米,得平铺在芯片基板上形成阵列。
传感器先盯着芯片,一发现热点就报警,耦合器马上把低能激光精准射到热点,等光子吸完热量变成冷光,耦合器再把它导出去。
背反射器还得挡一下,别让激光或冷光射到CPU、GPU核心,免得搞坏硬件,这套流程跟流水线似的,少一步都不行。
光子冷却的优势确实挺明显,传统散热是从外面“吹凉”,跟给发烧的人敷冰毛巾似的,慢还不均匀;这技术是从内部“抽热”,能精准到单个晶体管,测试显示能把局部温度降15-20℃。
更关键的是省电,数据中心现在25%-30%的能耗都花在散热上,Maxwell说这技术能降IT能耗40%,还能回收60%的能量当辅助电用,对要碳中和的数据中心来说,这吸引力太大了。
但我翻完他们的商业化计划,又觉得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激光器的问题,这技术需要大量微型激光器供能,可现在商用的微型激光器寿命也就1万小时,芯片却要用到5万小时,总不能让数据中心隔三差五换激光器吧?而且激光器自己也会发热,要是它先“扛不住”,冷却效果不就白搭了?
然后是集成难度,光子冷板、耦合器这些零件,得用纳米级精度装到芯片里,传统封装工艺根本做不到。
台积电、三星现在都在研发“异构集成工艺”,但据说验证周期得2-3年,这就意味着光子冷却想大规模用,还得等工艺跟上。
成本也是个坎,高纯度砷化镓做的冷板,成本是传统铜冷板的8倍。
虽然Maxwell说长期能靠省电费摊平,但中小数据中心哪有这么多钱先投入?我之前跟一家云服务商聊过,他们说除非有政策补贴,不然短期肯定不敢试新技术。
不过Maxwell也在推进合作,跟桑迪亚国家实验室一起调材料,把砷化镓纯度做到99.9999%,还推出了MXL-Gen1计划,找英伟达、英特尔这些大厂测试。
他们预计2027年先用到高性能计算和AI集群上,2028年之后再推广到主流数据中心。
作为科技小编,我觉得这技术方向没毛病芯片性能要再涨,散热必须先革命, 但它能不能成,不只是技术的事,还得看成本能不能降、工艺能不能跟上。
毕竟当年液冷刚出来时也被吹成“散热救星”,结果因为漏水风险,数据中心犹豫了好几年才敢用。
光子冷却要是能解决激光器寿命、集成精度这些问题,说不定真能让芯片的“暗硅”被重新点亮,到时候AI芯片不用再“藏着掖着”算力,大模型训练速度能提一大截,这对整个科技行业都是好事。
就是不知道2027年能不能如期落地,我还挺想亲眼看看激光给芯片“降温”的场景。
你们觉得这技术靠谱不?
相关文章
最近刷到个挺颠覆的事儿芯片散热居然能用激光了!以前总听搞硬件的朋友抱怨,芯片晶体管越堆越多,热量跟坐火箭似的往上飙,风冷、液冷使劲吹也没用,最后只能把...
2025-10-28 0
AI钉钉的众测大赛刚结束俩月,这事得跟大伙儿聊聊。之前咱们办公总遇到些糟心事儿,比如在聊天记录里翻半天文件、来回切换好几个APP拼数据报告、对着复杂软...
2025-10-28 0
亲,这款游戏可以开挂的,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这款游戏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这...
2025-10-28 15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
2025-10-28 5
崛起之路坚实稳健中国科技发展这条路,走得踏实,从追赶到领跑,用了不到20年。2003-2007年,美国领跑60多项关键技术,中国只3项,但到2023年...
2025-10-28 0
作 者:正风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一语激起千层浪!这两天,爱彼迎CEO布莱恩·切斯基的一番表态在全球AI界掀起了一轮大讨论,其中...
2025-10-28 0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指引下,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医疗体系智能化、精准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作为医疗A...
2025-10-28 0
南昌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10月27日上午,南昌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大会举行,“南昌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南昌大学校长陈晔光表示,人工智能不仅...
2025-10-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