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生物制造的“富贵”,华熙生物接得住吗?

排行榜 2025年11月02日 19:53 1 aa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包括生物制造在内的未来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前,生物制造被写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之一。

生物制造这个专业术语成为市场看重的热点之一,而华熙生物最近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也有涉及这个前瞻产业的论述。

当被问及公司各主要板块在三季度分别有哪些亮点时,华熙生物提到:“公司以合成生物制造能力为基础,构建‘原料-终端产品’一体化业务布局,聚焦衰老干预领域,提供涵盖医药、医美、营养科学、皮肤科学的整合解决方案,围绕生命科学核心物质拓展产业生态。”

当被问及公司在研发和创新方向上有哪些最新进展与布局时,其提到:“公司掌握平台级生命物质—透明质酸的生物制造技术,通过对全球最新研究的吸收和整合,主导了基于透明质酸的三次关键技术迭代。”

当被问及当前的核心战略布局与长期发展逻辑时,公司提到:“依托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制造平台和中试转化能力,公司能够快速实现多物质协同转化,最大程度发挥细胞外基质的整体价值,形成在全球范围内领先的抗衰科技平台。”

上述论述都和生物制造有关联,且分别对应公司当前、未来以及研发方面的布局,可以说华熙生物的下一步发展确实和生物制造这个大概念有较强的关联度。

那么到底什么是生物制造呢?

光明网最近一篇报道对这个术语做了解释:“生物制造是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生物体,包括酶和微生物细胞,结合工程学的原理进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是将生物技术的创新产品推向商业规模的引擎,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材料等领域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其产品包括燃料、材料,以及食品和饲料等。与传统制造业相比,生物制造具有高效性、原料可再生等特点,且只需常温常压条件,安全性、环保性较好。

华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以合成生物科技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聚焦衰老干预领域。目前,原料与医疗终端业务为公司核心业绩基础,约占公司整体收入的60%,还包括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和营养科学方面的营收。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已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70%以上。国内一些投资人认为,生物制造是未来10年中国最值得长期投入的产业方向之一。

由此可见,华熙生物所聚焦的合成生物技术,因其是生物制造的重要支撑,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

在未来研发和创新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细胞外基质”领域,华熙在“医用多糖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医用蛋白的绿色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支撑的生物活性物绿色生物制造模式创造与迭代”等方向都在积极布局,一旦有新的突破,还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生物制造赛道的能级。

但未来的研发叙事也不是没有风险。从最新业绩上看,根据华熙生物发布的今年三季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营收31.63亿元,同比下降18.36%;实现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30.29%。尤其是报告期内的应收账款体量很大,当期应收账款是2024年报归母净利润的3倍还多。

虽然今年三季度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升,销售费用率进一步下降至5年新低,研发投入继续保持增长,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同比增加3.83个百分点,但应收账款体量较大以及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下降等问题,依然体现出公司在运营端和盈利端的问题。

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后续发力固然重要,但如果当前主营业务和运营效率得不到持续显著提升,公司的发展前景依然有清晰的风险。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