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10月30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围绕我国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新任务,集结食品科技力量,...
2025-11-01 1
10月31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启航。这是第十艘去见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于11月1日3时2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
太空驻守,六个月一轮。这次,“生命之舟”要赴一场“十全十美”的约定。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瞬间(白龙 摄)
3.5小时,更快对接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二十一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后,任务的焦点便从强大的推力保障转向了精巧的轨道控制。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田恩杰表示,此次任务最引人瞩目的技术成就,无疑是飞船首次在载人状态下成功实施3.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完成了从最初神舟八号耗时约2天的“基础验证”,到神舟十二号至二十号6.5小时的“常态化应用”,再到如今3.5小时“高效优化”的重大跨越。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
飞船的“智慧大脑”与“忠实舵手”是GNC(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它掌控着飞船从与火箭分离、入轨、与空间站对接以及未来任务结束后飞船分离、返回着陆的全过程。每一个轨道调整指令的生成,每一次姿态的微调,都源于GNC系统对海量数据的瞬间处理与精准决策,其性能直接决定了任务的成败。
交会对接通常分为远程导引和近程导引两个阶段。远程导引是通过数次精确的轨道控制发动机点火,将飞船引导至空间站后下方几公里至几十公里区间的既定“等待区”。近程导引则是从远程导引的终点开始,启动更为灵敏的控制发动机,对自身的轨道和姿态进行精细调整,以极其缓慢且稳定的相对速度,逐步逼近空间站,直至飞船与节点舱的对接机构捕获并锁紧。
神舟二十一号能够将总时间从6.5小时缩短至3.5小时,主要有3个层面的技术优化。
首先,要通过更精确的发射和入轨控制,使飞船进入了一条初始相位差更小的轨道,使其绕飞由3圈减为2圈,大幅节约了时间成本。
其次,缩短近程导引段的初始距离,让飞船在更近的“起跑线”开始精准机动,压缩耗时。
另外,研制团队还对远程导引末段和近程导引初段的飞行轨迹进行了统一的优化设计,增强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和适应性。新的轨迹规划算法能够在空间站实际轨道可能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依然引导飞船走出安全、最优的逼近路径,充分体现了载人任务对安全性的极致追求。
此次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的成功实践,其意义远不止于缩短了航天员在狭小飞船座舱内的等待时间,提升了舒适度。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它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空间站任务规划的灵活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一方面,它显著降低了对发射窗口的约束,放宽了能源对发射窗口的要求,为任务规划提供更大灵活性。另一方面,可提高和时间强相关类重大故障情况下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能力,确保任务实施和航天员安全。
航天科技集团钟丹华指出,以往由于对太阳电池翼发电角度的严格限制,飞船的发射窗口受到约束。而神舟二十一号的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神舟十八号以来配备的长寿命、大容量锂离子蓄电池强强联手,一举摘掉了曾经束缚发射窗口的“能源紧箍咒”。
齐力托举,完美配合
一场完美的载人航天任务,像一场宏大的交响乐,需要所有乐器声部的完美配合。
在火箭与飞船这两大主角身后,是一张由众多分系统构成的、至关重要的保障网。从地面到太空,这张保障网确保了航天员从出征到入驻“天宫”的全过程安全、顺畅。其中,能源动力、信息通信和精准对接三大系统,扮演了尤为关键的角色。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
飞船在太空中一切活动的根基,来自其持续而稳定的能量供应。电源分系统被喻为神舟飞船的“能量心脏”,它不仅是所有仪器设备运转的动力来源,更是确保任务成功、守护航天员安全的“生命线”。
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这一高强度的任务模式,对电源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极短的时间内,飞船需要完成多次频繁的轨道机动和姿态调整,每一次发动机点火、每一台设备启动,都消耗着大量电能。
研制团队通过应用软件智能“寻零和归零”技术,实现了太阳翼初始位置的快速扫描与确定,让太阳电池翼能更迅速地找到太阳、始终保持充足电力。同时,对关键锌银电池进行隔膜改进和锌银配比优化,并为锂离子电池设置防止过充、过温以及过放的“三重保险”,保障任务顺利实施。
当飞船在太空中依靠稳定的能源进行机动时,强大的测控与通信系统确保它“永不迷路”、与地面和空间站保持“永不失联”。这套系统由遍布全球的地面站、高悬于中轨道的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以及安装在飞船和空间站上的众多通信设备共同构成,宛如一座横跨天地、无形却坚实的“太空天桥”。
通过这座“天桥”,地面指挥中心可以实时接收飞船发回的遥测数据、航天员的生理参数、舱内视频画面以及科学实验数据,同时也能向飞船发送指令,并与航天员进行清晰、流畅的语音和视频通话。
当飞船与空间站翩然共舞至“最后一厘米”时,对接机构压轴登场。这个充满智慧的缓冲与捕获机构,其核心技术在于能够吸收、消耗两个航天器在对接瞬间产生的碰撞能量,并实现柔顺、精准的捕获与锁紧。
与早期神舟八号任务采用的阻尼刚度固定的机械式缓冲系统相比,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的对接机构已经进化为一套“刚柔并济”的受控阻尼缓冲系统,无论面对怎样的对接初始条件,这套系统都能实现灵活缓冲、平稳导向,最终完成严丝合缝的刚性连接,大幅提升了对接的适应范围、成功率和可靠性。
从持续供能的“心脏”,到畅通无阻的“神经”,再到最终紧密相连的“臂膀”,这些分系统各司其职,又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高度集成、反应敏捷、备份冗余的天地一体化保障体系,共同托举起“生命之舟”一次次安全远航。
神箭启新程,神舟赴天宫,中国古老的飞天神话又一次化为现实。
每一次成功,都是下一次远征的基石;每一次远征,都是对未知之域的丈量、对民族梦想的托举。星河璀璨,征途漫漫,中国载人航天,一直在路上。
文/记者 任长胜
图/除署名外均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编辑/靳晴
审核/贺喜梅
监制/索阿娣
相关文章
光明网讯10月30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十二届年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围绕我国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新任务,集结食品科技力量,...
2025-11-01 1
10月31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启航。这是第十艘去见中国空间站的载人飞船,飞船入轨后,于11月1日3时22分,成功对接于...
2025-11-01 1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本司针对手游进行,选择我们的四大理由: 1、软件助手是一款功能更加强大的软件!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2、自动连接,用户只要开启...
2025-11-01 8
来源:新浪财经新浪科技讯 11月1日上午消息,今日举办的2025 GOTC全球开源技术峰会上,零一万物CEO、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分享中指出,“今天,...
2025-11-01 1
新华社照片,北京,2025年7月26日7月19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迎来公众开放日。这是参观者在数字科技链展区的TCL公司展台体验一款眼镜...
2025-11-01 11
三季度过后,当国内彩电市场正为守住3000万台基本盘而“努力”时,全球彩电走势又如何呢?事实是,形势也是不容乐观。近日,行业知名数据机构奥维睿沃(AV...
2025-11-01 1
曾几何时,若追求极致性能,英特尔处理器无疑是首选。虽说在某些时期,其性价比未必最优,特定工作负载下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但总体而言,自从2006年酷睿2全...
2025-11-01 13
昨日,第138届广交会第三期正式开幕。首次在广交会展馆D区设立的“智慧医疗专区”成为全场焦点。从“能爬楼的轮椅”到“AI智能老中医”,47家聚焦智...
2025-11-01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