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千兆光纤还没鸽子快?程序员把鸽子接入互联网,标准被官方盖章?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3日 19:42 2 admin

2009年南非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比拼,信鸽温斯顿跟当地电信公司比传4GB文件。

温斯顿飞了80公里,落地下载完总共才用2小时,那边电信网折腾半天,才传完一小部分。

第一次看到这数据我都觉得离谱,千兆光纤听着多厉害,居然输给一只带储存卡的鸽子?

千兆光纤还没鸽子快?程序员把鸽子接入互联网,标准被官方盖章?

不过温斯顿能赢,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顺利的。

早在2001年4月,挪威就有人较真过这事儿,找了9只鸽子做实测。

他们把数据打印成纸条,用胶带缠在鸽子腿上,让鸽子飞5公里。

搞不清的是,鸽子居然先去跟邻居鸽群唠嗑,盘旋了一小时才肯动。

最后只有4只鸽子送到了,剩下的要么丢了要么没找着。

千兆光纤还没鸽子快?程序员把鸽子接入互联网,标准被官方盖章?

现在想想,动物的行为确实没法完全控制,这实验没彻底失败,已经算运气好的了。

从纸条到储存卡

后来有人开窍了,传纸条效率太低,还容易被风吹坏或者弄湿。

不如直接让鸽子背储存卡?1TB的microSD卡才0.3克,鸽子轻松能背60克,算下来能装200张1TB的卡,总容量就是200TB。

而且鸽子飞行速度近100公里/小时,这么一算,传输效率直接拉满,比当时的家庭宽带快多了。

千兆光纤还没鸽子快?程序员把鸽子接入互联网,标准被官方盖章?

这思路一换,我都觉得之前传纸条有点傻,科技产品跟动物结合,居然能玩出这么实用的花样。

不过这“鸽子传数据”的点子,可不是谁随便想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写进了互联网的正式文档里。

1990年4月1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了一个叫RFC1149的技术规范,名字特逗,叫“鸟联网协议”。

IETF平时都是搞正经互联网标准的,突然整个这活,当时估计不少人以为是恶作剧。

写这文档的程序员叫戴维・怀兹曼,他在里面写得明明白白,把IP报文打印成16进制纸条,缠在鸽子腿上粘紧,接收的时候再用OCR转成电子数据。

千兆光纤还没鸽子快?程序员把鸽子接入互联网,标准被官方盖章?

更逗的是,他还说“带宽看鸽腿长度,腿越长传输单元越大”。

本来想这就是个愚人节玩笑,毕竟4月1日发布的,没想到后来越来越多人当真,甚至有人专门去做实验验证。

IETF玩梗30年

1999年的时候,IETF居然又补了个RFC2549,给“鸟联网”加了QoS功能就是服务质量,还分了协和式、头等、商务、经济舱四个等级,说“用贵鸽子体验更好”。

如此看来,现在咱们用的视频会员、云服务分级,说不定早被这“鸟联网”玩过了,IETF这群人是真有前瞻性,玩笑里都藏着对未来的预判。

到了2011年,这“鸟联网”还没凉,IETF又发了RFC6214,让它支持IPv6。

千兆光纤还没鸽子快?程序员把鸽子接入互联网,标准被官方盖章?

要知道那时候IPv4地址快用完了,主流技术都在转IPv6,没想到一个玩笑协议也跟上了。

毫无疑问,跟其他技术圈的小玩笑比,比如后来的“星际互联网协议”“土豆供电服务器”,这“鸟联网”能火30多年,确实有点东西,比不少正经技术还能打。

其实我觉得,“鸟联网”早不是单纯的玩笑了。

它更像个提醒,技术演进不一定非要追高精尖,有时候看似原始的办法,在特定场景里反而更有用。

比如偏远地区没信号,拉光纤成本太高,用鸽子传储存卡,说不定又快又省钱。

千兆光纤还没鸽子快?程序员把鸽子接入互联网,标准被官方盖章?

而且这背后也藏着技术圈的浪漫,不是所有人都只盯着代码和数据,偶尔开个玩笑,还能玩出持续30年的故事,挺难得的。

现在回头看,从1990年的愚人节梗,到2001年的挪威实测,再到2009年温斯顿赢了电信,这鸽子承载的不只是数据,还有一群技术人的脑洞。

下次再跟朋友吐槽家里千兆光纤网速慢,我可能真会调侃一句,“不如放只鸽子试试”,既好玩,又能想起这个30年的技术玩笑。

千兆光纤还没鸽子快?程序员把鸽子接入互联网,标准被官方盖章?

这种能让人笑着记住的技术故事,比那些冷冰冰的标准文档有意思多了,也让更多人看到,技术不只是复杂的代码,还有接地气的趣味。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