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 2025)日前正式揭晓了各项大奖的获奖名单。ICCM首届林家翘奖由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5-11-03 0
马斯克的狂傲,从他敢硬刚美国总统,“成立”美国第三党就能看出来。但政治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种新的人生尝试,想要真正让他信服,只能在科技和航天领域击败他。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狂人,却在近期点名了中国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火箭,直言这枚新秀有能力击败他一手打造的传奇——猎鹰九号。此话一出,瞬间引爆全球航天圈。
可随后,马斯克话锋一转,紧接着补充道,当朱雀三号在五年后真正达到猎鹰九号如今的成熟度时,他的SpaceX早已全面转向发射下一代巨无霸——星舰。
这一前一后的表态,兼具认可与警告。那么,马斯克这种自信的源头究竟来源于哪里?我们的火箭技术,距离SpaceX到底还有多远?
朱雀三号的技术选择,展现了一种极为聪明的追赶策略。它没有选择完全从零开始,而是在设计蓝图上,玩了一手“借道超车”与“换道先行”的混合牌。
在宏观架构上,它明显借鉴了猎鹰九号的成功经验。一枚两级构型的运载火箭,第一级被设计为可重复使用。这无疑是一条被市场反复验证过的、能够最快通向成功的捷径,有效降低了研发过程中的试错成本。
但真正的看点,在于它“换道”的核心技术选择,这些选择与猎公九号截然不同,反而处处透露着星舰的影子。马斯克本人也敏锐地指出了这一点,称其设计思路借鉴了星舰的理念。
首先是材料上的大胆革新,朱雀三号放弃了猎鹰九号使用的传统铝锂合金,转而采用了不锈钢作为箭体材料。不锈钢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更出色,关键是,它的制造成本远低于传统航天材料。
蓝箭航天甚至宣称,这一改变有望将发射成本压低惊人的80%到90%。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材料替换,更是一种从生产制造源头建立成本优势的深远布局。
其次是燃料的前瞻性选择,朱雀三号采用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而非猎鹰九号的液氧煤油。液氧甲烷燃料的一大优势,是能够有效解决火箭复用过程中恼人的积碳问题,为高频次重复使用铺平了道路。
有趣的是,这一燃料方案恰好与SpaceX为星舰选择的方案不谋而合。更让蓝箭航天自豪的是,凭借2023年7月朱雀二号的成功入轨,他们成为了全球首家将液氧甲烷火箭送入轨道的公司,在这一特定赛道上,甚至实现了对星舰的“抢跑”。
然而,这场蓝图博弈的终点在哪?朱雀三号的纸面运载能力直指18至21吨的近地轨道,对标的正是当下猎鹰九号约22.8吨的水平。可马斯克那句“五年后我们将发射星舰”的警告,无情地揭示了领先者最残酷的玩法。
如果说设计图纸可以被学习和借鉴,那么航天竞赛中真正难以逾越的,是由无数次飞行数据和高频次运营经验构筑起来的无形壁垒。纸面参数的接近,并不能掩盖实际运营能力的巨大鸿沟。
朱雀三号对其第一级的初始设计是重复使用20次,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相比之下,猎鹰九号最初的设计复用目标仅为10次,但在实际运营中,单枚助推器已经实现了超过20次的重复发射。
SpaceX积累的运营数据堪称恐怖:超过550次成功发射,超过350次第一级回收,着陆成功率稳定在97%左右。这些冰冷数字的背后,是数以百计的真实回收任务中积累的海量工程数据,这些是任何地面模拟都无法替代的。
正如业内人士所说,这就像在游泳池里训练和直接跳进大海里游泳的区别。蓝箭航天近期确实取得了长足进步,比如完成了全尺寸的推进剂加注演练,以及九台发动机并联的静态点火测试。这些都是为中国首次轨道发射与着陆回收尝试做的最后准备。
但从地面测试到稳定可靠的商业运营,这条路远比想象的更长。所谓的可重复使用,只有在火箭能够次次精准、可靠着陆的前提下,才具备真正的经济价值。
目前SpaceX的商业发射成本折合每公斤载荷大约在2720到3000美元,而中国商业火箭的普遍报价区间则在每公斤5000至15000美元,是前者的数倍之多。这种成本差距的根源,正是SpaceX通过高频次发射带来的规模化效应和技术成熟度。
现在,马斯克提出的“五年”论断,听起来就不再是简单的口头警告。它更像是一个冷静的预判——这是一个追赶者积累运营经验、完善工程细节、优化成本曲线所必需付出的时间成本。这五年,考验的不仅是技术的迭代速度,更是耐心和毅力。
把视线拉远,这场竞赛的参与者也并非只有蓝箭航天一家。SpaceX凭借其无可匹敌的先发优势,在商业航天领域几乎形成了一种“孤狼”独舞的垄断格局。而在它身后,中国正在展现一种“群狼”并起的产业生态。
中国的商业航天赛道上,远不止一个挑战者,马斯克在评价中,也提及了航天科技集团的长征十二号甲和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等。事实上,中国有数十家民营火箭公司正在同步研发各自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方案。
这种“多线并进”的模式有利有弊,一方面,资源可能会被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但从长远来看,它激发了剧烈的内部竞争,催生了技术路线的多样性,有望在“百花齐放”中,从不同路径上实现关键突破。
当我们将马斯克的公开评价置于这个“群狼环伺”的背景下,其言论的战略意味就更加浓厚了。这更像是“头狼”对身后紧追不舍的狼群发出的一次明确信号,既是一种警告,展现自己依然遥遥领先,也是对这股集体力量潜在威胁的一种承认。
甚至有评论认为,马斯克可能还在利用这种来自中国的竞争紧迫感,为其自身资本更为密集的星舰项目,在美国国内争取更多的资源与支持。他的话语既是对事实成就的认可,也是对自己团队的一种无形鞭策,提醒市场:领先者从未停下脚步。
面对挑战,中国的航天企业家们也展现出了十足的雄心。蓝箭航天创始人张昌武坚信,凭借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公司能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深蓝航天的创始人更是曾豪言,有信心在2030年追上SpaceX。
说到底,马斯克的“五年之约”,精准地描绘了这场太空马拉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它不仅仅是蓝箭与SpaceX之间一枚火箭对另一枚火箭的较量,更是两种技术哲学、两种运营模式和两种产业生态的全面碰撞。
未来的看点在于:是SpaceX继续依靠星舰这样的颠覆性技术代差,保持“孤狼”的绝对领跑地位。还是中国的“群狼”能够通过快速迭代和成本创新,从量变积累到质变,最终改变整个赛道的游戏规则。
无论最终格局如何演变,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这种由追赶者带来的强烈紧迫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全人类探索太空的技术边界。
这场竞赛的最终受益者,将是整个航天事业的进步,真正的考验,早已从“能不能飞上去”,变成了“能不能飞得可靠、飞得便宜、飞得更远”。
京报网2025-10-27《马斯克称赞:朱雀三号可能在5年内超越“猎鹰9”》
相关文章
记者从北京大学获悉,第十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 2025)日前正式揭晓了各项大奖的获奖名单。ICCM首届林家翘奖由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5-11-03 0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单挑社马斯克最近又给自己整活儿了。这次是给自己开出了一份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一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全球最富有的几个...
2025-11-03 0
马斯克的狂傲,从他敢硬刚美国总统,“成立”美国第三党就能看出来。但政治于他而言不过是一种新的人生尝试,想要真正让他信服,只能在科技和航天领域击败他。然...
2025-11-03 0
2024年12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上)、宋令东(下)在气闸舱舱门内外工作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 李 杰摄2023...
2025-11-03 0
⏰ 一、表决时间与背景关键日程特斯拉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11月6日对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进行投票。该方案若通过,将成为企业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管激励计划。方...
2025-11-03 1
家用别墅小型电梯一般要多少钱 安装家用电梯一般3万-40万一台,价格覆盖的区间比较大,从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均有,且不同品牌价格又不相同,因此需要看档次...
2025-11-03 69
十大装饰公司排行:助你轻松找到心仪的装修公司 家装公司十大排名为业之峰、龙发装饰、北京阔达装饰、九鼎装饰、居众装饰、北京大业美家家居、华浔品味装饰、生...
2025-11-03 18
整木定制十大品牌排名 1、好莱客:以其高品质、设计感强和服务好而受到消费者喜爱。 厚道家居:以环保、健康、实用为设计理念,深受消费者信赖。 喜临门:以...
2025-11-03 5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