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科技文章正文

卖断货的大疆Nano 让影石创新感受到了危机

AI科技 2025年10月01日 05:15 1 aa

记者丨王杰仁

实习生丨汗青

出品丨鳌头财经

作为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领域的佼佼者,影石创新的腹地正在被大疆攻入。

卖断货的大疆Nano 让影石创新感受到了危机

9月23日,大疆发布了首款自由视角穿戴相机Osmo Nano,该设备在产品和功能上均与影石创新8月21日发布的GO Ultra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在价格上叠加国补还便宜了近千元。

Osmo Nano一经发售便复制了大疆pocket3的火爆情况,鳌头财经走访重庆多家大疆门店得知,Osmo Nano的64G版本在发售两天内便已全市断货,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该产品的64G版本也都处于缺货状态。

这并不是大疆首次进入影石创新的核心品类,今年7月31日,大疆便发布了首款全景相机产品Osmo 360,以全景相机为核心的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业务,在今年上半年为影石创新贡献了超过86%的营收。

外界喜欢把大疆进入全景相机、拇指相机产品领域的行为视作对影石创新推出无人机产品的反击。

今年8月份,影石创新与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影翎Antigravity”发布首款8K全景无人机Antigravity A1,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无人机领域。

两家公司互相进入对方核心产品领域的动因或许并没有外界猜测的那样“意气用事”,但真相可能更加残酷,大疆和影石创新,在核心产品品类占据绝大多数市场后,都需要新的赛道寻求增长,而互相的存量市场,均被视作了自身的增量空间。

大疆Nano“卖爆了” 影石无人机仍是“期货”

大疆和影石创新,都在自身的核心品类中做到了第一。大疆自不必说,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占据70%以上的市场;在全景相机品类中,影石创新则是当之无愧的头部企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每卖出10台全景相机,就有8台来自影石创新,市占率高达80%。

“市占率高意味着品牌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同时也意味着单一品类的增长趋近天花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的动作边际效应递减,此时不如复用技术,扩充品类寻找新的增长。”行业分析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大疆和影石创新都是这么做的,二者都试图通过自身的优势能力给予对手降维打击。

大疆强于技术能力与供应链效率,以Osmo Nano为例,在“推料”上,与影石GO Ultra相差无几,例如传感器都拥有5000万像素,在广角镜头度数、电池续航、机身重量等参数上二者也都无明显差距。

但在价格上,影石GO Ultra价格为2598元,而Osmo Nano的64G版本售价仅为1998元,在叠加国补后,更是低至1698元,比影石便宜了900元。

卖断货的大疆Nano 让影石创新感受到了危机

鳌头财经对比发现,Osmo Nano在多个核心零部件上与大疆去年9月发布的运动相机大疆Action5Pro一致,这意味着Osmo Nano在供应链和技术上对其此前的产品进行了复用,进一步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通过供应链的复用,在产品性能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大疆的成本或许更低,这让大疆在价格策略制定上有了较大的空间,供应链优势转化为了价格优势,而价格优势最终将体现在市场份额上。”前述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Osmo Nano卖断货似乎说明这一点,在销量对比上,大疆已经先下一城。以二者在京东自营旗舰店作对比,影石GO Ultra发布一个半月销量为6000+,而大疆Osmo Nano发售仅一周销量便已经10000+。

相比于大疆接连发布全景相机、拇指相机产品,影石创新的动作慢了一些,其无人机目前仍是“期货”产品。

鳌头财经了解到,影石创新采用上下双全景镜头设计的全景无人机Antigravity A1预计发售时间为明年年初。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消费级无人机是比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更大的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达48.5亿元,预计2023年—2030年复合增速达13.5%,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37亿美元。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50.3亿元人民币。

换言之,影石进入无人机赛道比大疆进入全景相机赛道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研发费用翻了倍 影石的压力有点大

当然,难度也更大。

除了市场占有率,大疆在无人机领域拥有超过3.8万项技术专利,在飞控、云台、图传等核心技术上实现了100%自研;在成本控制能力上,供应链和规模优势也能带来更低的成本。

卖断货的大疆Nano 让影石创新感受到了危机

在飞控、图传这些硬技术上仍需补课的影石创新选择在“夹缝中”找机会。影石创新的强项在于软件算法和画面处理能力,推出的无人机产品也正是以全景为切入点,试图在细分赛道占据大疆未发现的市场。

“市场也乐于看到挑战者的出现。”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近年来大疆的产品发布被部分消费者视作‘挤牙膏’式创新,挑战者的出现也会激励行业更快速,更深入的发展。”

影石创新最终会成为搅动池水的鲶鱼还是砧板上的鱼腩,取决于其技术补课的进度,在这一点上影石创新感受到了压力,从费用端的激增和各类激励的发放便可看出。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影石创新实现营收36.71亿元,同比增长了51.17%;实现净利润5.2亿元,仅同比微增了0.25%。拉长周期看,2022年至2024年,影石创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3.30%、103.66%和19.91%。

净利润增速突然放缓,源于销售、研发等费用对利润的侵蚀。今年上半年,影石创新销售费用6.28亿元,同比增长了75.4%,研发费用5.62亿元,同比增长了100.7%。

研发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赢在了无人机研发上,半年报显示,目前影石在全景无人机产品和相关的感知导航避障系统的计划直接研发费用就高达6.1亿元(不含人员薪资),上半年实际投入超过1.7亿元(不含人员薪资)。

除了研发费用投入加大,影石创新还对公司人员进行了激励。今年8月14日,影石创新宣布全景无人机公测后,公司创始人刘靖康向员工撒钱的视频在网上流出。

这一略显草莽的“大称分金银”也引发了市场讨论,影石创新事后对此道歉,并表示接下来会以更好的方式激励团队。

激励没来的太晚,9月24日,影石创新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合计138.7146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35%。

公告显示,本次拟授予激励对象共计695人,以2024年的营收55.74亿元为基数计算,影石创新2025年的业绩考核目标超过72.46亿元;2026年的业绩考核目标超过83.61亿元。

研发投入加大和员工激励双管齐下,折射出了影石创新当下的增长焦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大疆与影石创新将会在更多的产品线上直面竞争,这是影石创新不可避免的一仗,也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大势所趋。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