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5年9月,小米印度员工从高峰期1500人锐减至1000人以下,裁员幅度超过三分之一。这家曾经占据印度智能手机市场28%份额的中国巨头,如今市...
2025-10-04 0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最新研究显示,一种名为TREM2 H157Y的遗传变异会显著增加中国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研究发现,此遗传变异所带来的致病风险,与目前已知最强的阿尔茨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APOE-ε4相近,能使病情迅速恶化和带来更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港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神经系统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主任叶玉如教授(前排中)及其研究团队揭示,TREM2 H157Y基因变异显著增加中国人群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风险,而此遗传变异所带来的致病风险,与目前已知最强的阿尔兹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APOE-ε4相近,能使临床病情快速恶化,并造成更严重的神经退化。
研究团队成员包括:本研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淑雯女士(前排左二)及区淑惠医生(前排右二); 港科大生命科学部研究教授傅洁瑜教授(前排左一); HKCeND首席医疗官莫健英医生(前排右一); HKCeND首席科学家叶翠芬博士(后排左三); 港科大生命科学部研究助理教授王晓怡教授(后排右三); 以及港科大生命科学部博士后研究员江源冰博士(后排左一)。
这项研究是该领域首个针对中国人群多发的阿尔茨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TREM2 H157Y遗传变异所进行深入的家族临床个案研究。研究成果已刊登于国际权威科学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对疾病监测和病人照顾影响深远。
港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中)与两位研究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淑雯女士(右)及区淑惠医生(左)今日于记者会上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团队主要成员与研究合作伙伴──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郭志锐教授(左三)合照。
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TREM2 H157Y 遗传变异与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增加相关。
大约每 200 名中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就有一人携带 TREM2 H157Y 遗传变异。
携带TREM2 H157Y遗传变异患者的临床病情恶化更迅速。
携带TREM2 H157Y遗传变异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出现更严重的病理影响。
TREM2 H157Y遗传变异携带者的血液蛋白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揭示了特定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凸显其在监测疾病进程及制定个人化疾病管理策略方面的应用潜力。
目前在中国内地,大约有1000万人罹患阿尔茨海默症,预计至2050年,患者人数将飙升至5000万人。遗传因素占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症患病风险的60至80%,当中APOE基因是主要研究焦点,其次是TREM2基因。这两种遗传风险基因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普及率和风险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最常被研究的TREM2 遗传变异R47H在欧洲人群中多发,但在中国人群却并不常见。由于大多数阿尔茨海默症基因研究均以欧洲人群为主,因此针对不同族群进行此类研究至关重要。
为填补此研究缺口,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建立了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研究的生物样本库(HKCeND Biobank),收集和整合了中国人群的临床数据、神经影像及多组学数据,成为研究TREM2 H157Y等中国人群多发遗传因子的关键资源,意义重大。
这项TREM2 H157Y遗传变异的研究由港科大校长、晨兴生命科学教授、神经系统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InnoHK香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叶玉如教授领导的团队完成。
是次研究带来了多项新发现。临床个案研究显示,与非携带者相比,同时带有TREM2 H157Y遗传变异及APOE-ε4风险因子的患者,在早期阶段临床病情恶化速度更高。认知评估、神经影像学及阿尔茨海默症血液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携带TREM2 H157Y遗传变异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其认知功能衰退更显著、神经退行性病变更严重,以及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更为严重。此外,血液蛋白质谱分析揭示了这些患者的免疫、血管及骨骼相关生理进程出现异常改变,这凸显了利用血液生物标志物来研究遗传风险因子如何影响阿尔茨海默症病理的潜力,为揭示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机制和开发新型疗法提供了全新视角。
研究团队揭示,作为中国人相对多发的阿尔兹海默症遗传风险因子TREM2 H157Y变异,与阿尔兹海默症风险增加相关。 此外,带有此遗传变异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出现更严重的疾病进展。
叶教授表示:「这项研究首次证实TREM2 H157Y遗传变异与更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症病理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TREM2 H157Y遗传变异在中国人群的普及率凸显了针对中国人群进行基因研究的重要性。」她补充说明:「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及时干预和个人化疾病管理提供了关键资讯。我们的研究有赖公众参与,以及临床医生和科学家的紧密合作,希望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更佳的治疗方案。」
叶玉如教授于记者会上分享是次研究的重要突破。
这项研究获多个机构支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署旗下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研究资助局、创新及科技基金、周大福慈善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与香港地区联合实验室辖下的脑科学联合实验室支持。临床个案研究则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及威尔斯亲王医院的郭志锐教授合作完成。(香港科技大学)
相关文章
前言2025年9月,小米印度员工从高峰期1500人锐减至1000人以下,裁员幅度超过三分之一。这家曾经占据印度智能手机市场28%份额的中国巨头,如今市...
2025-10-04 0
香港科技大学(港科大)最新研究显示,一种名为TREM2 H157Y的遗传变异会显著增加中国人群罹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研究发现,此遗传变异所带来的致病...
2025-10-04 0
随着三大产品稳定后,华为大力发展智能手表、耳机、智慧屏、路由器等,让产品生态更完善,毕竟华为以全生态全场景发展为主,产品自然越来越丰富。其中不少产品走...
2025-10-04 0
还记得去年被疯狂吐槽的AI Pin和Rabbit R1吗?这样的AI硬件,被贴上智商税的标签。但仅仅一年,局面已完全不同,并彻底逆转。2025年上半年...
2025-10-04 0
潮新闻 通讯员 成良田 蔡迪 记者 应磊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十周年纪念封首发 通讯员供图日前,屠呦呦诺奖10周年纪念封首发仪式暨“名校名企名所...
2025-10-04 0
走在城市街头,不难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骑小牛、九号电动车的人,似乎很少会换骑雅迪、爱玛。看似都是两轮电动车,却像分属两个“阵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2025-10-04 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电气(上海)中央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龙创电机技术创新有限公司申请的“涵道风扇系统及电推进装置...
2025-10-04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