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中国成欧盟高科技产品进口第一,美国让位高科技供应霸主?

排行榜 2025年09月25日 10:39 1 aa

据欧盟统计局9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欧盟高科技产品进口中,30%来自中国,总值达1410亿欧元,首次超越美国(23%,1110亿欧元),成为欧盟最大高科技供应国。这场贸易格局的重塑背后,是中国在电子电信、计算机、光伏等领域的全面突围,更是欧盟在性价比与安全焦虑之间的艰难抉择。

中国成欧盟高科技产品进口第一,美国让位高科技供应霸主?

中国高科技出口的崛起绝非偶然。从5G基站到光伏组件,从锂电池到人工智能,中国制造正从“代工标签”向“技术源头”转变。华为和中兴的5G设备全球份额超40%,光伏产品占全球出口六成以上,宁德时代电池在欧洲市场卖到脱销——这些成就背后,是中国每年超3.6万亿元的研发投入和724万科研人员的持续攻坚。德国媒体曾直言:“每卖四件高科技产品,就有一件是中国产”。

欧盟内部对中国技术的态度却充满矛盾。今年3月,一项试图将中国电信设备彻底排除出欧洲市场的提案遭到14国反对而流产。反对派中的德国、匈牙利等国,其电信运营商采购中国设备的比例均超60%。现实困境摆在面前:替换中国设备意味着塞浦路斯需支付日均600万欧元违约金,德国需承担27亿欧元系统改造成本,瑞典5G建设周期将延长18个月。更让欧盟纠结的是,测试数据显示中国设备年均断网0.7次,竟低于美系设备的3.2次。

中国成欧盟高科技产品进口第一,美国让位高科技供应霸主?

这场贸易格局变革的核心动力,还是市场选择。中国5G基站单台采购成本比美国思科低47%,年度维护费省63%。德国电信等12家运营商依靠中国设备,每年节省9.8亿欧元运营成本,占其利润总额的18%。就连欧盟引以为傲的半导体设备领域,虽然拥有光刻机巨头ASML,但在芯片制造环节仍高度依赖亚洲产能,本土晶圆代工产能仅占全球3%。这种结构性依赖使得欧盟在追求“战略自主”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经济考量。

中国医疗科技的突破同样值得关注。法国《费加罗报》今年6月曾以“中国正挑战美欧医疗霸权”为题,报道中国在抗癌药、基因治疗等领域的突破。中国PD-1抑制剂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2%飙升至2023年的70%,价格降至进口药的三分之一。康方生物的新型肺癌药物在临床试验中甚至击败了默沙东的“药王”Keytruda。

面对中国高科技的崛起,欧盟正在调整其经济战略。从强调“开放竞争”转向“防御自主”,通过《欧洲芯片法案》投入430亿欧元提升本土产能,目标到2030年将全球份额提升至20%。但与此同时,中国已在44项关键技术中领跑37项,欧盟智库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现实。

文章最后一问:您认为中国高科技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崛起,会对未来全球科技格局带来怎样的改变?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相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本文内容综合自欧盟统计局官方数据及相关行业报道,数据来源包括央视新闻、欧盟委员会报告等公开信息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