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济南“城市合伙人”,多了一群机器人

抖音热门 2025年09月29日 11:59 1 admin

9月27日,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济南开幕。来自全国高校及培养单位的325支队伍携交互式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鱼等硬核“黑科技”机器人竞相亮相。开幕式上,济南公布的一组数据引发关注:全市现有机器人企业113家,核心产业规模达150亿元,覆盖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全产业链。这些数字背后,预示着未来的济南“城市合伙人”名单中,将会多出一群机器人及其背后的“最强大脑”团队。他们“合伙”做的事情,就是打造“黄河流域机器人产业新高地”,这相当于宣告了济南抢占智能时代制高点的决心。

济南“城市合伙人”,多了一群机器人

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步入“深水区”,城市间的较量已从技术攻坚延伸至人才生态的比拼。在这样的背景下,济南通过一套人才政策“组合拳”,逐渐打造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精准适配的人才引育体系、前瞻性的场景化应用布局,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济南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并非偶然。早在十年前,这座城市就开始布局智能制造领域,逐步形成了以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如今,济南机器人企业已覆盖全产业链,其中不乏国网智能、兰剑智能、奥太电气等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这种全产业链布局的形成,得益于济南对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培育。为推动技术供需高效对接,济南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办公室首次发布了首批应用场景“三张清单”:“需求清单”涵盖87个场景机会,涉及制造、教育、医疗、农业等11个领域;“供给清单”汇集28家企业的技术方案;“匹配清单”已初步对接56组供需项目。清单的出炉,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机制打破技术与应用的壁垒。

作为典型的“人才密集型”领域,机器人产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济南精准锚定产业痛点,以“精准滴灌”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机器人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深谙此道的济南,通过构建“天下泉城人来无忧”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打造吸引高端人才的强磁场。其人才政策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层面:政策精准化上,针对算法工程师、系统集成专家等紧缺岗位,推出“一人一策”薪酬补贴,最高给予企业1000万元引才资助;平台生态化方面,联合山东建筑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成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一体化平台,已孵化12家机器人初创企业;服务人性化层面,用“保姆式”服务消除人才后顾之忧,将人才服务嵌入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

在大赛成果展现场,交互式人形机器人“小瑶”凭借拟人化表情与流畅对话能力成为焦点。浙江大学团队负责人介绍,这款机器人已在养老院实现情感陪护商业化落地。类似的应用场景创新,在济南已成常态。实际上,济南发布的机器人产业“需求清单”“供给清单”“匹配清单”,本质上是为人才搭建“用武之地”。这种场景开放策略,不仅加速了技术产业化进程,更重塑了产业生态。

机器人产业的竞争,终将是人才生态的竞争。济南以“千金买马骨”的魄力引进顶尖人才,以“十年树木”的耐心培育本土英才;以“场景开放”激发创新活力,以“全周期服务”构筑人才港湾。这座城市的实践,正是本次大赛主题“具身探索智筑未来”的生动注脚。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