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支付宝用户逾期4天遭“社死式”催收:3万借款捅破熟人圈子!

景点排名 2025年10月05日 05:31 0 admin

广东湛江的李先生最近被一通电话“整破防”了——因为支付宝借呗3万元借款逾期4天,催收电话直接打到了公司同事和亲戚手机上。更让他崩溃的是,自己在淘宝花80块做的声纹鉴定实锤了催收方违规操作,而这种被业内称为“爆通讯录”的手段,竟是蚂蚁集团合作的第三方公司所为。

支付宝用户逾期4天遭“社死式”催收:3万借款捅破熟人圈子!

两个月前,李先生通过借呗借款3万元周转生意,原计划8月还清。没想到临近还款日资金链卡壳,他主动联系支付宝客服申请延期,对方同意宽限3天。但就在第四天(8月17日),一通166开头的催收电话开启了连锁反应:

1. 同事来电质问:“你借呗逾期了?”原来催收员冒充“紧急联系人”,称李先生将同事电话填写在借款资料里;

2. 亲友连环轰炸:父母、亲戚接连收到催款电话,直接点破借款金额和逾期事实;

3. 声纹鉴定实锤:比对催收电话录音和同事接听录音,声波纹、振幅梯度等核心指标100%吻合。

面对投诉,支付宝客服先是否认存在违规催收,直到李先生甩出声纹报告才改口:“166号段是第三方合作公司。”更戏剧性的是,自称催收主管的人随后致电,试图用“已辞退涉事员工”说服李先生撤诉,却对“如何获得其亲友电话”避而不谈。

支付宝用户逾期4天遭“社死式”催收:3万借款捅破熟人圈子!

致命问题浮出水面:

  • 借款时仅授权通讯录用于“风险控制”,为何逾期后变成催收工具?
  • 第三方催收公司使用个人手机号而非工作号段,是否存在监管漏洞?

今年实施的《互联网金融催收风控指引》明确规定:禁止向无关第三人透露债务信息。但现实中,像李先生这样能保留完整录音、主动做声纹比对的维权者不足1%。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刘乔乔律师指出:即便催收外包,平台也需对信息泄露负连带责任。若催收方非法获取通讯录超50条,就可能构成犯罪。

支付宝用户逾期4天遭“社死式”催收:3万借款捅破熟人圈子!

目前李先生已启动司法程序,要求蚂蚁消金删除被泄露的联系方式。这场3万元借款引发的纠纷,捅破了消费金融领域长期存在的脓包:当平台用“隐私授权”换取放贷便利时,普通人手机里的200个联系人,随时可能变成暴力催收的“人质”。

正如李先生所说:“我可以认罚息,但不能认平台把我的生活圈当催收筹码。”眼下这起个案,或许正在改写整个行业规则——毕竟,声纹鉴定的80块钱,比某些平台的“合规承诺”贵多了。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长征号 Copyright © 2013-2024 长征号.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